葡萄种植技术及葡萄病害防治

谷春花

1 葡萄种植技术

1.1 建园与栽植

1.1.1 品种选择。在进行葡萄种植之前,必须选择合适的且优良的葡萄品种,并且考虑当地的栽培条件、气候变化等因素,以免品种选择不当,降低葡萄产量。在选种过程中,应吸取专家的经验,多与专家进行交流,再结合当地市场需求进行选择,避免在葡萄采摘以后无法进入市场流通。目前,在州城镇葡萄种植中,多以红提为主,其他品种占比较小。

1.1.2 科学选择园地。葡萄对于土壤条件的要求并不高,但是生长发育所需的养分、水分等不可缺少,而且葡萄植株本身的适应性非常强。如果从葡萄种植效益方面来考虑,可以选择旅游景点附近、交通主干道附近等建设葡萄园,可以起到很好的宣传效果,也方便消费者旅游采摘,减少葡萄运输带来的不便。

1.1.3 处理苗木。对于葡萄苗木的处理可以使苗木更好地生长发育,可以在定植苗木之前对苗木进行修剪,如轻剪根梢,促进苗木新根发育;枝蔓上留两三个芽为宜。苗木修剪以后,还需要进行消毒,以保证苗木健康生长,一般使用石硫合剂即可。

1.2 肥水管理

葡萄肥水管理也是十分重要的环节,应遵循“追肥为辅、基肥为主”的原则,实施科学施肥、规范管理的方式。通常,基肥应在葡萄采收后施加,在这一阶段葡萄植株为了正常生长发育会消耗很多营养,所以这一阶段对于养分的需求量非常大。施加基肥以后,可以使花芽进行深度分化,也使新梢更加成熟,而且在茎和根等部位可以储存大量的营养成分,为植株在冬季来临时及来年生长发育提供充足的养分条件 。

基肥可以使用有机农家肥,可满足基本的养分需要。施肥时可以采用“开沟施肥”的方式,施肥量以施加30.0~37.5 t/hm 2 农家肥为宜。在后期的追肥阶段,可以使用速效性肥料,需要包含葡萄生长需要的钾和磷,控制好氮肥的施加量,并按照钾肥和磷肥深施、氮肥浅施的原则进行施肥。或者可以将肥料溶解在水中,以喷洒的方式,将肥料喷到葡萄植株的嫩梢、叶面等位置。完成葡萄植株追肥操作后,要及时做好覆土、浇水等工作 。

1.3 葡萄植株的整型修剪

葡萄植株的整形修剪也是提高葡萄产量与品质的重要方法,并可确保葡萄果园整体布局的合理性。同时,经过整形修剪的葡萄植株,结构更加合理、骨架更加牢固,易于农户栽培管理。对于葡萄植株的整形修剪,可以在绑蔓上架、摘心抹芽或冬季的时候进行。需要注意的是,葡萄是藤本果树,枝条较柔软、无法直立,因此需要采用异于乔本果树的整形修剪方法。尽管葡萄整形修剪方式有很多,但都需要遵循葡萄生长发育规律与生产管理目标来进行,以充分发挥不同葡萄品种的特性,提高葡萄产量和品质。

葡萄的种植技术及管理(葡萄种植技术及葡萄病害防治)(1)

2 葡萄病害

2.1 葡萄霜霉病

2.1.1 发病范围。葡萄霜霉病主要为害叶片,也能侵染新梢、幼果等幼嫩组织。叶片被害,初生淡黄色水渍状边缘不清晰的小斑点,以后逐渐扩大为褐色不规则形或多角形病斑,数斑相连变成不规则形大斑。天气潮湿时,于病斑背面产生白色霜霉状物。发病严重时病叶早枯早落。

2.1.2 传播方式。葡萄霜霉病主要通过大风和雨水等,从葡萄叶片背面的气孔进行传播。因此,葡萄霜霉病的发生与降雨有很大关系。7—8月高温、高湿的气候条件下发病尤为严重,需要提前做好预防。

2.1.3 防治方式。将葡萄园彻底清理干净,除去残枝败叶、杂草等,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病原菌。发病初期,用65%代森锌500倍液喷施葡萄园地,14 d后再喷施

一次,确保药剂的治理效果。

2.2 葡萄白粉病

2.2.1 发病范围。葡萄白粉病对于果实、叶片和嫩梢等的影响比较大。叶片受害,在叶表面产生一层灰白色粉质霉,随着病情的加重,灰白色粉质霉逐渐蔓延到整个叶片,严重时病叶卷缩枯萎。果实受害,先在果粒表面产生一层灰白色粉状霉,擦去白粉,表皮呈现褐色花纹,最后表皮细胞变为暗褐色,受害幼果容易开裂。

2.2.2 传播方式。葡萄白粉病也是借助风进行传播。病菌以菌丝体在被害组织内或芽鳞间越冬,第2年条件适宜时产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借气流传播,侵入寄主组织后,菌丝蔓延于表皮外,以吸器伸入寄主表皮细胞内吸取营养。在密度大、高温高湿环境中,该病的发病率高,并易于传播扩散。

2.2.3 防治方式。可以用3~5°Bé石硫合剂进行防治,一般可以在葡萄发芽前喷施石硫合剂;葡萄幼果阶段用70%甲基托布津进行喷施防治,10 d后再喷施一次,以保证防治效果 。

葡萄的种植技术及管理(葡萄种植技术及葡萄病害防治)(2)

葡萄的种植技术及管理(葡萄种植技术及葡萄病害防治)(3)

3 葡萄虫害

3.1 葡萄瘿螨(葡萄毛毡病)

3.1.1 危害范围。葡萄瘿螨(葡萄毛毡病)主要对叶片产生明显的危害,该虫刺入叶片中吸食其中的嫩汁,吸走叶片中的养分,使危害部位渐渐失去绿色,出现斑块和隆起,然后叶片背面形成毛毡状的白色茸毛,后变茶褐至深褐色,直至叶片掉落。

3.1.2 防治手段。可以用0.3~0.5°Bé石硫合剂进行防治,为保证防治效果,一般在葡萄发芽阶段进行。如果该病逐渐严重,应使用50%乐果乳剂1 000倍液进行喷施防治。

3.2 葡萄短须螨(红蜘蛛)

3.2.1 危害范围。葡萄短须螨(红蜘蛛)的危害也比较大,如嫩梢、叶片、叶柄、果实的柄段及果穗等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使葡萄植株的果柄脆性增加,耐不住风吹,一旦遇到大风天气,就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折断,降低葡萄产量。发病初期,叶片会渐渐变成浅黄色,然后为褐色,再转变为红色,最终会脱落。嫩梢受害后,呈现黑色斑块,严重时焦枯脱落。果穗受害呈黑色,变脆易折断。果粒被害,果皮变成铁锈色,粗糙易裂,影响产量和品质。

3.2.2 防治手段。可将3°Bé石硫合剂加0.3%洗衣粉进行充分混合,然后将混合液喷施到葡萄架上;或者配制300~400倍的硫磺胶悬剂进行喷施防治。

4 葡萄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

4.1 加强葡萄果园综合管理

一是定期清洁管理。保持葡萄果园整体清洁,可以有效降低病虫害发生率。可以定期将葡萄植株的枝丫进行修剪并清除出去。尤其是葡萄植株已经出现病虫害的枝条、叶片、嫩芽等部位,必须及时清理。二是注意通风问题。保持葡萄果园通风和透光良好,因为密度过大、果穗过多,会降低通风和透光效果,为病虫害发生提供所需条件。三是定期对葡萄植株进行修剪,尤其是冬季和夏季,合理布置营养枝与结果枝,实现科学化管理,提高葡萄品质与产量。

4.2 科学进行肥水管理

施肥前,需要考虑葡萄植株本身的生长发育情况、果园土壤的养分情况等。通常,每年施肥三四次为宜,并在施肥过程中将葡萄植株生长所需的钙、铁、硼、锌和镁等多种微量元素喷洒到植株表面,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在结果阶段,一般需要追施一次壮果肥,施肥量为施低氮高钾复合肥600 kg/hm 2 。采摘完成后也需要对果园进行施肥,一般施加高氮中钾复合肥300 kg/hm 2 。

对于葡萄植株的灌水管理,应注意避免果园严重积水,雨天必须及时将雨水排出;葡萄萌芽前、开花前及浆果生长等关键时期需要根据情况进行灌水。一般葡萄果园的土壤水分含量在75%左右为宜,如果遇到高温天气,应选择早晚灌水。

4.3 合理的病虫害防治方法

对于葡萄病虫害的防治,可以选择化学、物理及生物防治多种方法,可以结合种植需要合理选择 。首先是化学防治,主要用各种化学药剂进行防治,如石硫合剂、多菌灵、百菌清或敌敌畏等;其次是物理防治,如安装杀虫灯、套袋等,不需要投入大量成本,经济性好,操作简单;最后是生物防治,主要利用生物的天敌,效果比较明显,也可以避免多次使用农药带来的危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