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755年12月16日,安史之乱爆发,唐朝将领安禄山、史思明叛乱,进而引发大唐盛衰转折点。
这场内战消耗大量人口,也让唐朝国力锐减,曾经的盛唐成过去式。不过即便如此,大唐依旧延续了144年,这144年中,即便威风不再,也曾在对外战争中建树不少。
(安史之乱后唐朝依旧打压吐蕃)
很多人探讨这问题,都觉得一头雾水,初通历史者皆对安史之乱后的唐朝不甚了解。其实那时的大唐,在藩镇无数格局下,虽然中央渐渐势微,却也用了各种手腕,维系了帝国的稳定,甚至有数次中兴的机会。
可是后续的一场属于读书人的报复,却让这一切烟消云散,这报复的人就是黄巢。
黄巢起义,属教科书中大书特书的农民起义之一,起于乾符五年(878年),终于和四年(884年),延续六年的起义,算唐末高仙芝起义的延续,也是唐末民变中影响力最大的一场起义。
起义中,黄巢义军采用运动战方式,义军足迹从山东、河南的北方中原腹地一路游走到湖南湖北甚至广西广东福建等地。。。。
这大范围游走,大范围破坏,就此将中唐时候业已成型的相对稳固政局结构破坏殆尽,最后黄巢起义军也因为长期流动作战的弊端,毫无稳定根据地的短板,失去了立足的根基甚至群众基础。
失败也就在所难免了。
(黄巢起义)
可是这被平定的动乱,却让大唐最终的灭亡,敲响了倒计时的钟声。因为大唐国家均衡机制中的支柱都已因起义而瓦塌,大唐也犹如失去了梁柱的房子,即便依靠惯性继续苟延残喘23年,依旧难逃灭亡命运。
而这两大支柱。
第一个和政治势力的平衡有关,那就是藩镇平衡中央左右大局。公允的说,经历过安史之乱的大唐王朝,就因为地方藩镇问题尾掉不大,失去了不少地方的实际控制权。
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中央依旧面对藩镇占据有相对的实力优势,只要他们不是同心协力对抗中央,依旧有相对的控制权。
于是安史之乱后的大唐,维系国家稳定的国策,就成了调控藩镇间的势力平衡,让他们互相牵制,再借助中央供养,铸造了一支保护大唐的大军:神策军。
神策军的出现,让大唐即便对数个藩镇联手依旧能占据战力优势,有这样的实力作依托,才有大唐中央和地方讨价还价,甚至拉拢、控制、甚至削弱的本钱。
也正是这实力依托,才有了河北三镇节度使即便桀骜不驯,依旧不敢公然叛乱的根源。
(中晚唐帝王手腕不差)
内部,河北三镇难以协同,经常被中央制衡手腕弄的互相牵制。
外部,大唐扶持控制的河东、昭义、河阳、义武等藩镇也会对河北三镇的过度扩张持戒备状态。
内部不协同,外部有掣肘,就让实力最强却最不安分的河北三镇,成了乖宝宝。
而这就是大唐在安史之乱后,即便国力下降,依旧能稳固朝局的根源。
稳固了朝局之后的大唐,还通过一系列军事政治手腕,消灭了如西川刘辟,浙西李锜,淮西吴元济这样意图分裂独立的藩镇。
经过大唐中央的苦心经营,还有步步削弱的军事行动,到黄巢起义爆发前的唐僖宗乾符年间,大唐领土上,不听命于中央,保持半割据状态的藩镇仅剩河西的归义军、幽州三镇还有顽固的河朔魏博、成德等。
可以说黄巢起义前的大唐,通过精妙的政局平衡手腕,已经构筑了稳定的统治基础。
(战火大唐)
但是一场由黄巢这个读书人引导的起义,却让这稳定的统治格局瓦解。黄巢起义属流动作战,越是流动越是破坏力惊人,起义之初的连战连胜,就让势力相对巨大的藩镇起了异心,这异心在公元880年黄巢起义军攻陷长安,整个大唐中央权力机构遭遇毁灭性打击之后,因为唐僖宗和田令孜的表现更是让他们失去了节制。
这对糊涂君臣,在长安被攻破之后,顺着祖先的足迹又一次跑到了四川成都,勤王令下,无数藩镇军队都积极平叛,他们却少有过问平叛事宜,反而让所有节度使在军事上便宜行事。
这虽属特殊时期的特殊对待,却开了一个坏的口子。
那么为何会如此?除了唐僖宗和田令孜行事荒唐之外,失去了神策军的威慑也成了因由之一。
失去了军队的威慑,中央的权威必定会削弱,皇帝需要藩镇救护,当然要提条件。
于是这群藩镇,通过勤王举措纷纷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自主权,这自主权从财政权、军权一路延伸到政治野心上。
至于攫取权利的理由也特别充分,平叛啊!上行下效间,藩镇独立潮成风,进而让中央靠边站,原本经近百年平衡举措相对稳固的大唐朝局,就此陷入瓦解边缘。
随后就顺理成章迎来了藩镇兼并的时代。
这个时代的特征和汉末军阀混战有些许相似之处,朱温、李克用、杨行密纷纷崛起,各行其是,有的拉大唐旗帜奉天子讨伐不臣,有的干脆就不鸟大唐。
代理人战争和诸侯兼并战争,让唐末一片乌烟瘴气,强藩崛起威压中央,弱藩则选择依附强藩。
面对这样几乎瓦解的时局,大唐中央完全失去了控制天下的实力,甚至因为困守长安,成了实力不算强悍的京西北藩镇手中玩偶。
当朱温成为唐末最大诸侯,进而在唐昭宗天复元年(901年)率军入关中控制大唐中央之后,大唐的灭亡就此进入倒计时。
(朱温和曹操类似)
朱温的所作所为,不就是汉末三国故事的翻版吗?挟天子以令诸侯,随后取天子而代之,大唐就此步步沉沦,天祐元年(904年)朱温逼迫统唐昭宗迁都洛阳,这是让皇帝进入自己根据地和曹操做的事一样(迁都许昌),随后朱温就杀死了唐昭宗,立唐哀帝做傀儡皇帝,这是司马昭做的事情。
然后按耐不住的朱温在天祐四年(公元907年)逼迫唐哀帝禅让,建立了后梁,这是司马炎做的事。
朱温是牛人啊,用六年时间就做到了曹操和司马家50年才做到的事。
以上是大唐灭亡的政治均衡原因,失去了中央军事权,地方控制权的大唐,成了汉末军阀混战时代。
大唐公允说,如果没另一个问题爆发,依旧可以延续,这问题就是经济。唐朝中晚期,决定国家稳定的方向主要有两个。
第一个:西北的政治中心,也就是关中区域。
第二个:东南的经济中心,也就是江南富庶之地。
这两个中心相辅相成,密不可分。东南富庶之地的钱财,是西北政治中心保有军事相对优势的关键,而西北政治中心的稳固,又是东南富庶之地安全的保障。
因为对当时的唐朝而言,重兵布防的重点从不是江南之地而是和不安分的藩镇接壤的北方地区,养兵的开销极大。
除了养兵开销之外,居住于长安附近的贵族也好,士族也好都是吞金巨兽,他们的衣食住行都需要东南税赋的供养。东南税赋成了西北政治安全的首要问题,失去了东南的财富供给,西北将无钱可用,进而失去根基。
可是黄巢起义的流动性,让他游走大唐全国,从西北一路走到了少有战火涉及的江南地区,福建、广东、广西一路破坏殆尽,也让无数藩镇兴奋不已。
原因也很简单,这群藩镇都可以打着平叛的名义,名正言顺的进军江南。
至于平叛之后,走没走?那还不是拳头说话的事情?
就此,原本属中央财富基本盘的江南富庶之地,突然出现一大推割据军阀,他们的出现,将原本属于中央的税赋截断,也让唐朝再也没有了翻倍的资金保证。
(唐朝分区)
原本就因黄巢起义备受打击的大唐中央政府,在借助平叛为由大肆进军江南的军阀两路夹击之下,彻底失去了度支、盐铁、茶税所有权。
只能依赖四川财税勉强维持的大唐,在唐昭宗初年王建崛起,进而控制了天府之国财税之后,彻底失去了一切经济来源。
政治经济学告诉我们,拥有经济权,才有政治话语权,连钱都没了,大唐如何有复兴军队,重新来过的资本。
唯一的结局只能是,成为藩镇的玩偶,就此一蹶不振。公允的说,安史之乱后的大唐,之所以能延续144年国祚,和大唐曾经的威风还有后续的自我修复能力息息相关,他们在乱后建立了新的政治平衡经济平衡机制,成就了百年国祚。
这和安史之乱战火没有蔓延全国,有密切关系。
而黄巢起义的破坏性,非安史之乱可比,黄巢义军就如旋风一般,席卷全国,也让唐朝失去了最后的基本盘。
没有黄巢之乱,大唐国祚超过300年并不难,只能说可惜了!
这个汉人王朝中,最富有朝气的王朝,衰于一场武将叛乱,亡于一场文人造反,文武都来一次,他就玩完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