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秋天一些有咽炎的朋友就会抱怨,嗓子里又有痰了,他们经常会和我要一些化痰的小药方,这个“痰”字,人们第一反应是嗓子里的粘稠物,但在中医学里“痰”这个字可没这么简单。中医说的“痰”,是身体水液代谢异常形成的,水液,即水分,人体摄入水分后,要通过阳气使其“气化”,运输、分布到五脏六腑,保证人体的正常运行。当水液代谢异常,人体就会表现出许多病症,“痰”就是其中之一。而中医认为,凡气血不畅之处,即津凝生痰之所。尤其天气一凉,湿邪容易乘虚侵入身体,这种遍布五脏六腑的湿气很容易化为痰浊,引起的身体不适也是方方面面的,尤其脾虚者,“脾为生痰之源”,更容易痰热上扰,进而出现头晕、腹胀、恶心等症状,这种具体该如何的调理,下面我以一个真实的面诊案例来和大家讲讲。

脾胃虚弱痰浊头痛(经常头晕腹胀又恶心)(1)

这位患者今年37岁,来了以后说她自己大毛病没有小毛病一堆,最让她难受的就是时不时地头晕,她也去医院做了相关检查,结果只是脑供血不足,吃了些药也没什么效果。我给患者看了舌苔,把了脉,发现患者舌质偏淡,苔黄腻、脉弦滑。我问患者是不是经常的腹胀、恶心、便溏,吃不好睡不好,患者点了点头。但是,她觉得这些症状和头晕没关系,可能自己脾胃不太好,所以经常会吃些消食片。我告诉患者,这些症状和她脾虚有一定关系,包括头晕时,患者有些难以置信。其实,这位患者就是脾虚湿盛导致的痰浊上扰,痰浊太过,则清窍被蒙,久痰生热,则运化失常,这就是为什么患者又头晕又腹胀,所有的症状都因为一个“痰”字。因此,我给患者开了清痰、健脾、化湿的方子,方中有:黄连、枳壳、竹茹、半夏、白术、天麻、陈皮、茯苓、炒山药、炒薏苡仁、鸡血藤、酸枣仁、决明子、紫苏梗、焦山楂、神曲、生甘草等,辨证加减。患者服用了两个疗程后,头晕的情况消失,整个身体都感觉比较清爽。

脾胃虚弱痰浊头痛(经常头晕腹胀又恶心)(2)

痰浊为患的情况很多,引起的疾病种类也很多,很多人头晕第一反应不是淤堵就是供血不足,但痰湿内蕴一样会上扰清窍,虽然痰湿影响最多的是五脏六腑,五脏六腑上通七窍,因此痰热上扰就容易引起头晕,抓住这点,服用清痰化湿的方剂就能达到不错的效果。

痰湿体质最容易被痰浊困扰,这类人通常体形肥胖,腹部肥满,不想被痰浊困扰,就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少食生冷肥腻之物,平日里可以吃些生姜片,注意保暖,防止外感寒湿之邪伤脾困脾。

中医治病,讲究辨证论治,一人一方。如果你也有此类问题,或者阳痿早泄,前列腺疾病,不育症等男科疾病,以及心脑血管,肠胃消化系统等各种慢性疾病的健康问题,需要帮助的话,可以通过私信或者评论区留言。我会真诚地帮助大家解决健康方面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