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是中国历史上的一幅杰出画作。自从它问世以来,受到上至皇宫贵族、下至文人墨客的赏识和珍藏而辗转数百年。此图卷全长528厘米,宽24.8厘米,是一幅描绘北宋都市生活各方面的长卷风俗画。张择端用十分高超的艺术手法,横向全景式构图,将极其繁复的场景处理得有条不絮,严密紧凑。它的笔法谨严,设色典雅,人物传神,器物逼真,是世人公认的中国古代遗产中的伟大作品之一。对了解和研究当时的经济、文化、建筑、交通、服饰、民俗等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便是北宋风俗画 宋代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中(1)

清明上河图卷 北宋 张择端

这是一幅风俗画,又称城市风景画。描绘的是北宋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汴河及其两岸的风光。全画分三段:首段描绘郊区风景,春寒料峭,薄雾疏林,渐次有新绿杨柳和人群,这是全卷的序幕。中段描绘汴河风光,汴河为当时的全国交通命脉,作者以虹桥为中心,展现水陆交通繁忙的气象,表现了壮丽的京都气派。后段描写市街店铺鳞次栉比,人群熙来攘往,就在这种喧闹繁华中画幅嘎然而止,令观者意犹未尽。

但是,此画原来既没有画家本人的署名,也没有画名。后来,金人张著在卷后题跋,认为此画为“翰林张择端”所作,并附了简短的作者小传,同时提到了张择端画有《清明上河图》及《西湖争标图》。至此,这幅画卷才被称为《清明上河图》。由于画卷上有宋徽宗题诗之句“如在上河春”,后人因此确定此画描绘的是清明时节的景色。从那之后,直至20世纪80年代,人们都认为他画的是清明时节的景物,未有异议。

而今,学术界却对这幅画的名称发起了一场争论。尤其是“清明”一词,其说不一。

一是“清明节”说。

近代一些艺术史家持“时令说”的观点,认为图中描绘的是在清明时节,汴京城郊居民进行扫墓、踏青、探亲等种种活动。并肯定了是“清明节”。

二是“清明坊”说。

1981年有人对画面中的内容提出了质疑,并提出了“地名说”,从画面所展现的内容推断此画描绘的是中秋节前后的景色,而非“清明”,他又据画中的“城门楼”设想《清明上河图》应该是描绘的从“清明坊”到汴河口这一段上河的繁华热闹的景色。“清明”是指汴京城中的“清明坊”。

三是寓意“承平”说。

画面所显示的是秋色而不是春光,是沿河数里好几处街道,并不仅指在郊外的某一个地点。这里所说的“清明”应该是在称颂“太平盛世”。《后汉书》有“固幸得生于清明之世”的话,用“清明”即意味着“治平”。张择端作为一名皇帝御用画院的待诏创作这幅鼓吹“歌舞升平”的作品,以迎合宋徽宗的心意,是很有可能的。他为了加强歌功颂德的气氛,成功地向皇帝进献此画,因而选用了“清明”一词。这一说法,颇有见地。

综上所述,从各方面加以分析,第三种意见是很有说服力的。因此,在《清明上河图》有关“清明”二字的解释还没有定论之前,我们一般情况下将其视作北宋一般的都市生活的典型写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