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反黑刑侦剧《狂飙》在各大网络平台热播。该剧讲述京海市一线刑警安欣(张译饰)与黑恶势力代表高启强(张颂文饰)漫长的缠斗。截至目前,《狂飙》在豆瓣评分已高达9.1,成为2023年开年最重磅剧集。有趣的是,剧中大反派高启强喜欢研读《孙子兵法》。连日来,“看孙子兵法,品启强人生”成为网络热词,#孙子兵法被高启强带火#的话题一度登上热搜。春节假期期间,这部撰写于2000多年前的古籍,还冲上了各个图书网站的热销榜……

这究竟是一本怎样的书?为何盛行两千年仍受海内外追捧?

《狂飙》掀起《孙子兵法》阅读热潮

综合澎湃新闻、扬子晚报报道,图书销售平台当当网称,目前《孙子兵法》是当当古籍销售榜第一名;各种版本、注本的《孙子兵法》也在热搜榜中跻身排行榜前列;在最近七天销售热榜top20里,有5个版本的《孙子兵法》。而2021,2022年全年榜单里都没有《孙子兵法》,只有在2019年年度榜单中出现过一次《孙子兵法》。不难看出,影视剧的带动效应可谓显著。

1月29日,微信读书平台飙升榜前五名中,有两部是与《孙子兵法》有关的图书。打开评论区,到处都是网友留言自己是被《狂飙》“安利”。此外,在网购平台上,只要搜索“孙子兵法”四个关键词,显示结果中最热门的也是各种“狂飙同款”。

梳理《狂飙》剧集发现,高启强一直在看《孙子兵法》。这本书多次在剧中出现,并被高启强常置案头,每每阅读要做笔记,时不时地还要向他人展示手中因为勤于翻看已经读得破旧的书。

以一个细节为例,高启强曾随口引用《孙子兵法》中的“围师必阙,穷寇勿迫”提醒弟弟高启盛在改造项目上,对他人的打击要适可而止,留有余地,不要做得太过分。

“围师必阙,穷寇勿迫”这句话出自《孙子兵法》的第七篇《军争篇》,这一部分写得很精彩,讲的是战争中的心理战部分。其中,“围师必阙”是作战的“八戒”之一,说的是围困敌人的时候,不要完全围死,因为围死了,敌人见没有活路,就会做困兽之斗,拼死抵抗;如果给敌人留一条活路,敌人就会一心想逃跑,因而没有斗志。“穷寇勿迫”,也是说对于陷入穷途末路的敌人不要逼迫,否则敌人会拼死求生。《狂飙》里的这段台词,引发小红书、B站、豆瓣等平台网友的讨论。

网上卖的孙子兵法是真的吗(被狂飙带货成功的孙子兵法)(1)

张颂文饰演的高启强。(图片来自狂飙官微)

2500多年前的中国军事哲学

《孙子兵法》对人心与战术的洞悉,是极为迷人的。资料显示,《孙子兵法》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兵书,作者是春秋时祖籍齐国乐安的吴国将军孙武。其书现存共有六千字左右,一共十三篇,包括《计篇》《作战篇》《谋攻篇》《形篇》《势篇》《虚实篇》《军争篇》《九变篇》《行军篇》《地形篇》《九地篇》《火攻篇》《用间篇》。《孙子兵法》是世界上最早的军事著作,早于克劳塞维茨《战争论》约2300年,被誉为“兵学圣典”。

自《孙子兵法》问世以来,为历代研究者所重。东汉著名的军事家曹操是《孙子兵法》的最早注解者之一,唐代以后,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繁荣和印刷技术的进步,《孙子》的注解与流传进入到新的阶段,研究《孙子》成为一时之风尚,据不完全统计,唐宋以来,为《孙子》作注者有二百余家,存世的亦在七十家以上。

《孙子兵法》为何能备受推崇两千年?孙中山曾评价:“那十三篇兵书便是解释当时的战理。由于那十三篇兵书,便成立中国的军事哲学。”

需要说明的是,《孙子兵法》其实并不只是提出一些奇谋巧计,而是很注意全盘打算、小心地计算实力。《孙子兵法》中对于实力的计算叫“五事七计”,实际就是比较敌我双方的政治、天时、地利、人才和法治。具体而微处,《孙子兵法》也对战争矛盾现象的洞察,提炼出一系列兵学概念和范畴,诸如攻守、强弱、奇正、虚实、形势、众寡、劳逸、治乱、勇怯、利害、主客、迂直、远近。这些彼此矛盾的范畴并非孤立的、静止的。而是互相依存、普遍联系的,可以在一定条件下向对立面转化的。

可以说,孙子兵学作为一个独特的知识和思想体系,揭示了军事斗争领域的一般规律,而这些规律性认识对人类社会诸多具有矛盾、对抗性质的活动同样具有指导意义。

网上卖的孙子兵法是真的吗(被狂飙带货成功的孙子兵法)(2)

由中国苏州孙子兵法国际研究中心汇编、古吴轩出版社出版的《孙子兵法传世典藏本》。(图片来自中新社)

西方将它视为“战争的艺术”

《孙子兵法》不仅在中华有这“百世谈兵之祖”的地位,其在海外也有着巨大的影响。《国家人文历史》报道,在西方,《孙子兵法》经常被翻译为《战争的艺术》,对其评价极高,而且孙武也经常被视为来自古老东方的哲学先贤,抬到同孔子、老子相仿的地位。

去年5月,据共青团中央消息,俄罗斯军队完全攻下马里乌波尔后,在沦为一片废墟的伊里奇冶金厂,俄罗斯记者在乌克兰武装人员原先居住的掩体内,发现了一本《孙子兵法》。这不禁让许多人感叹,原来乌克兰军人也在读《孙子兵法》。

更令人意外的是,俄罗斯人也读。俄罗斯联邦安全会议副主席梅德韦杰夫去年4月曾在社交媒体上援引《孙子兵法》中的名句——“故用兵之法,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也;无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以此揭示俄罗斯为何要对乌克兰采取特别军事行动。

当今世界的头号军事大国美国也是该书的拥趸。二战后,美国军界对《孙子兵法》进行了深入研究,有数据显示,美国有300家机构在研究《孙子兵法》。上世纪70年代末以来,美国西点军校将《孙子兵法》列为教学参考书。海湾战争期间,《孙子兵法》还被英译后制成录音带,供美国海军陆战队员随时聆听。而2003年美英军队在伊拉克实施代号为“震慑”的大规模空袭行动,被舆论广泛解读为借鉴了《孙子兵法》中“不战而屈人之兵”。据悉,不少美国高阶将领也极其推崇《孙子兵法》,曾在特朗普政府内担任首任国防部长的马蒂斯,就经常引用《孙子兵法》教导下属。

此外,不少商界精英认为,可以从《孙子兵法》中学习商业管理和经营谋略。被称为日本“经营之神”的松下电器创始人松下幸之助说:“《孙子兵法》是天下第一神灵,我们必须顶礼膜拜,认真背诵,灵活运用,公司才能发达。”他规定,凡是自己的部下必须读《孙子兵法》……

值得一提的是,近几年,开年热播大剧带火经典古籍成为一个颇有意思的现象。除了此次的《孙子兵法》,2021年开年热播的《大秦赋》中,段奕宏饰演的吕不韦带火了《吕氏春秋》;2022年,热播剧《人世间》中,辛柏青饰演的周秉义带火了《传习录》……有声音知乎,当古籍遇见热播剧,擦出的火花背后折射的或许是当代观众对传统文化的致敬与膜拜。(完)

综合扬子晚报、澎湃新闻、国家人文历史、共青团中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