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国际出版商协会,将每年的4月23日正式确定为“世界图书与版权日”,又称“世界图书日”、“世界读书日”。今天是第27个世界读书日。

无论你的生活有多么忙碌,也不要忘记读书。读书,是世界上门槛最低的高贵举动。读书不会让你一夜暴富,但它会带给你另一种生活的可能。读书是一种随处可得的愉悦。于山中可读书,得其空灵;于海上可读书,得其辽阔;于花荫下可读书,得其馨香;于月夜可读书,得其静谧。关于读书的好处,很多作家不吝笔墨:迟子建说,书籍是无声的音乐,是绚丽的绘画,是巍峨的建筑;毕淑敏说,书是一座快乐的富矿,储存了大量的浓缩的欢愉因子;梁实秋说,对于一般人而言,读书是最简便的修养方法;毛姆说,养成阅读的习惯,等于为你自己筑起一个避难所……人为什么要读书?今天,面对这个古老又多解的人生之问,我们一起来寻找答案。

读书,是书法大家对读书人的殷切希望:要珍惜少壮年华,勤奋学习,否则到老一事无成,后悔已晚。

《劝学诗》

【唐】颜真卿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读书,也是人们对时间珍贵的深刻领悟:知识是靠时间积累起来的,为充实和丰富自己,应十分珍惜时间才是。

《白鹿洞二首·其一》

【唐五代】王贞白

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

不是道人来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寻。

以读书来明辨是非(世界读书日书卷多情似故人)(1)

古时,人们认为只有读书做官才是正途。虽有些偏激,但读书明理、求上进却是不争的事实。

《神童诗•天子重英豪》

【宋】汪洙

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读书,是长辈对晚辈的谆谆教诲:少年时期辛苦读书,将为一生的事业扎下根基,切莫有丝毫懒惰,浪费了大好光阴。

《题弟侄书堂》

【唐】杜荀鹤

何事居穷道不穷,乱时还与静时同。

家山虽在干戈地,弟侄常修礼乐风。

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

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

以读书来明辨是非(世界读书日书卷多情似故人)(2)

读书,熏染出高雅不凡的气质,还能让人在面对失意和窘迫时,表现出一份豁达之态。

《和董传留别》

【宋】 苏轼

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

厌伴老儒烹瓠叶,强随举子踏槐花。

囊空不办寻春马,眼乱行看择婿车。

得意犹堪夸世俗,诏黄新湿字如鸦。

读书,是宋真宗对天下学子的苦心劝勉:读书不仅能增长学识,还能使人走向成功。

《励学篇》

【宋】赵恒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

安居不用架高楼,书中自有黄金屋。

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

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

男儿欲遂平生志,五经勤向窗前读。

以读书来明辨是非(世界读书日书卷多情似故人)(3)

读书,让你在阅读中触摸到前人风骨,在纷扰中觅得一片心有所依:

《读书》

【唐】皮日休

家资是何物,积帙列梁梠。

高斋晓开卷,独共圣人语。

英贤虽异世,自古心相许。

案头见蠹鱼,犹胜凡俦侣。

读书,还可以延伸一个人的生命长度,丰富精神世界:

《四时读书乐》

【元】翁森

山光拂槛水绕廊,舞雩归咏春风香。

好鸟枝头亦朋友,落花水面皆文章。

蹉跎莫遣韶光老,人生唯有读书好。

读书之乐乐何如?绿满窗前草不除。

修竹压檐桑四围,小斋幽敞明朱晖。

昼长吟罢蝉鸣树,夜深烬落萤入帏。

北窗高卧羲皇侣,只因素谂读书趣。

读书之乐乐无穷,瑶琴一曲来薰风。

昨夜前庭叶有声,篱豆花开蟋蟀鸣。

不觉商意满林薄,萧然万籁涵虚清。

近床赖有短檠在,对此读书功更倍。

读书之乐乐陶陶,起弄明月霜天高。

木落水尽千岩枯,迥然吾亦见真吾。

坐对韦编灯动壁,高歌夜半雪压庐。

地炉茶鼎烹活火,四壁图书中有我。

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

以读书来明辨是非(世界读书日书卷多情似故人)(4)

读书,让人摆脱孤独,读一本好书像交一位益友,时间过得越长,情谊就越深厚。

《观书》

【明】于谦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

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

活水源流随处满,东风花柳逐时新。

金鞍玉勒寻芳客,未信我庐别有春。

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读书带来的精神饱足感、内心的充盈感,是无可取代的。

《读书有所见作》

【清】萧抡谓

人心如良苗,得养乃滋长。

苗以泉水灌,心以理义养。

一日不读书,胸臆无佳想。

一月不读书,耳目失清爽。

黄庭坚说:人如三日不读书,则义理不交于胸中,对镜觉面目可憎,向人亦语言无味。莎士比亚说: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在书中发现自己,检查自己,用读书所得去生活。

来源:古诗词赏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