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新读之五

三顾茅庐是《三国演义》里的一场精彩大戏,只要读过这部作品,就不可能不熟悉这个桥段。这里有一个被问过无数次的问题,诸葛亮为何要拖到第三次才出山?

鞠躬尽力还是鞠躬尽瘁(鞠躬尽瘁还是就地躺平)(1)

邮票《三顾茅庐》

这个问题很容易回答,也不容易回答。

容易回答的是,这是一个历史事实,刘备确实是请了三次,诸葛亮本人在《出师表》里也说得很明确:“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这个回答只解答了问题的一半,那就是三顾茅庐,史有其事,是三次而不是四次、五次,但还是没有回答三次出山背后的原因。

通常的看法是,诸葛亮是在试探或者说是在摆谱,看看东家刘备有没有诚意。这是大家都可以想到的答案,不能说没有道理。但问题在于,它与《三国演义》里的实际描写并不符合。

仔细阅读这段描写就可以发现,真正的原因在于,诸葛亮根本就不愿意出山。对一个没有出山意愿的人来说,别说三次,就是请十次也不出来。既然如此,为何诸葛亮第三次就改变了主意?

要弄清这个问题,还得从作品出发,还原这段千古佳话。

鞠躬尽力还是鞠躬尽瘁(鞠躬尽瘁还是就地躺平)(2)

吴湖帆绘蜀主刘备

首先要说的是,刘备的诚意是没有问题的,否则他不可能跑三次。

原因也容易理解,刘备虽然胸有大志,身边也有关羽、张飞、赵云这样的猛将,但始终成不了大事,人都快五十了,还在满世界乱跑,给人家打工,请诸葛亮出山的时候,自己也只是个二东家,跟在大东家刘表屁股后面做小弟。

奔波半生的他心里明白,要想做成大事,身边需要一个运筹帷幄的谋士。

好不容易找到一个徐庶,刚高兴没几天,人家曹操技高一筹,直接把徐庶老娘接走,其实就是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翻版,挟老娘以令徐庶。徐庶是个大孝子,只能乖乖听从曹操的调度。只是这样苦了刘备,军师的屁股还没坐热,转眼间就被人家曹操硬生生挖了墙角。

在此情况下,当徐庶说出如下这番话时,可以想象到刘备的激动心情:

鞠躬尽力还是鞠躬尽瘁(鞠躬尽瘁还是就地躺平)(3)

使君若得此人,可比周得吕望,汉得张良。有经纶济世之才,补完天地之手。……此人乃天下第一人耳。(《徐庶走荐诸葛亮》)

鞠躬尽力还是鞠躬尽瘁(鞠躬尽瘁还是就地躺平)(4)

鞠躬尽力还是鞠躬尽瘁(鞠躬尽瘁还是就地躺平)(5)

连环画《走马荐诸葛》

大家你死我活夺天下都夺到这个份上,竟然还有一位像吕望、张良一样的高人在不远处静静等着自己,而且还是出自徐庶之口,可以想象刘备不断加剧的心跳,不仅激动,而且迫切。作品用“大喜”、“踊跃而大叹”这类夸张的词语来形容他。

当然也有不相信的,比如关羽、张飞,否则三顾茅庐的时候他们也就不会反对了。也许在他们看来,徐庶的这段荐语和电视上的商品推销没有区别,好在他们信不信不是最重要的,只要老大刘备相信就好。

但问题在于,刘备光着急不行,找到诸葛亮的家庭住址并不难,人家愿意不愿意出来,是否真心帮你,这才是关键所在,强扭的瓜不甜,这种事情是勉强不来的。

从作品的相关描写来看,诸葛亮是真不想出山。让刘备跑三次并非自抬身价,而是真的不想出来。

诸葛亮为何不愿意出来?不用他本人说破,他的那帮哥们都替他说出来了。

鞠躬尽力还是鞠躬尽瘁(鞠躬尽瘁还是就地躺平)(6)

清刊本《绣像第一才子书》诸葛亮绣像

就在刘备准备好礼物出发前,水镜先生司马徽到了刘备那里,说是要拜访故人徐庶,说不清是有心栽花还是无心插柳,反正不早不晚来的正是时候。利用这个机会,刘备核实了徐庶的说法,因为司马微的评价与其出奇的一致:

鞠躬尽力还是鞠躬尽瘁(鞠躬尽瘁还是就地躺平)(7)

(诸葛亮)可比兴周朝八百余年姜子牙,旺汉江山四百余载张子房也。(《刘玄德三顾茅庐》)

鞠躬尽力还是鞠躬尽瘁(鞠躬尽瘁还是就地躺平)(8)

这两句话虽然像是出自传销师之口,但坚定了刘备寻找诸葛亮的信心,否则信心不足,去个一两次见不到,也就作罢了。

但就是在这个时候,司马徽的一句话道破天机,也为诸葛亮的出山营造了一丝不祥的气氛:

鞠躬尽力还是鞠躬尽瘁(鞠躬尽瘁还是就地躺平)(9)

徽仰天大笑:“虽卧龙得其主,不得其时。”言罢,飘然而去。玄德叹曰:“真隐居贤士也。”(《刘玄德三顾茅庐》)

鞠躬尽力还是鞠躬尽瘁(鞠躬尽瘁还是就地躺平)(10)

鞠躬尽力还是鞠躬尽瘁(鞠躬尽瘁还是就地躺平)(11)

古隆中

司马徽相信刘备的真诚,知道他找到诸葛亮后,必定会委以重任,卧龙“得其主”不在话下,但问题就在“不得其时”这四个字。所谓时者,命也,运也。诸葛亮虽然是灵丹妙药,但不能包治百病。只要看看当时天下的大势,就会明白这一点。

司马徽能看出这一点,高明如诸葛亮当然更能看出这一点,事实上,在当时隆中一带隐居的高士中,这可以说是一种共识。明明知道“不得其时”,谁还会愿意用自己的一生来做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事情甚至可以说是无用功。诸葛亮不愿意,别人也不愿意,换成笔者,自然也不愿意。

徐庶临走前的一件事证明了这一点,对此作品有很明确的描写:

鞠躬尽力还是鞠躬尽瘁(鞠躬尽瘁还是就地躺平)(12)

徐庶上马,想玄德留恋之情,恐怕孔明不去,遂乘马直至卧龙冈下马,入庄见孔明。孔明问曰:“元直此来,必有事故。”庶曰:“庶本欲事刘玄德,为因老母被曹操所囚,驰书来召,乃舍此而往。庶临行时,将公荐与玄德。望勿推阻,可往见之,当展平生之大才,不负夙昔之所学也。”孔明闻之,作色而言曰:“汝以我为享祭之牺牲乎?”拂袖而入。庶乃满面羞惭,不辞而退。(《徐庶走荐诸葛亮》)

鞠躬尽力还是鞠躬尽瘁(鞠躬尽瘁还是就地躺平)(13)

鞠躬尽力还是鞠躬尽瘁(鞠躬尽瘁还是就地躺平)(14)

叶雄绘徐庶

徐庶是个厚道人,他被刘备的真诚打动了,即便在心急火燎去见老娘的路上,还在很认真地帮刘备做事。他直接跑到卧龙岗去见诸葛亮,将事情的原委全盘托出。按照他的安排,诸葛亮应该主动去投奔刘备,若真是如此,也就没有后来的三顾之事了。

按一般的情理而言,老朋友把自己举荐给刘备,给自己提供一个“展平生之大才”的好机会,应该非常感激才是。出乎意料的是,诸葛亮听到徐庶向刘备举荐自己,一点都不开心,反而很生气,立马翻脸,到了“拂袖而入”的程度。徐庶呢?竟然很羞愧的不辞而别,连顿小酒都没喝上。两个老朋友的见面就这样不欢而散。

何以如此?诸葛亮自己说出了谜底,那就是“享祭之牺牲”。结合司马徽“不得其时”这句话,就很容易理解了。

鞠躬尽力还是鞠躬尽瘁(鞠躬尽瘁还是就地躺平)(15)

诸葛亮刻石

诸葛亮埋怨老朋友,明明知道刘备缺少实力,不可能一统天下,明明知道这是一件不可能成功的事情,为何还要推荐自己出山,白白的去做牺牲品。你徐庶借口老娘的事情算是逃脱了,临走前把我诸葛亮硬拉进来,实在是不应该。

可以想象诸葛亮是真的不开心,到了这个份上,徐庶没有话说,只能一脸羞愧,灰溜溜走人。

不用诸葛亮施展预知未来的特异功能,徐庶就已经提前剧透刘备将要拜访的消息。让刘备去了三次才见面,可见诸葛亮是真的不愿出山,否则刘备第一次、第二次拜访未遇,出于礼貌,也该回访才是。

按照小说的描写,刘备去了三次,其间全是刘备带着关羽、张飞在前台表演,诸葛亮则悄无声息的隐在幕后,静静地候场。

尽管没有出场,但可以想象到,每次刘备的造访,对诸葛亮都形成不小的压力。毕竟刘备也是江湖上有名头的人,而且比自己整整大了二十岁,属于前辈。让人家在隆冬雪天里一趟趟来找自己,连面都不给见,空手而回,实在是说不过去。

鞠躬尽力还是鞠躬尽瘁(鞠躬尽瘁还是就地躺平)(16)

王振麟绘《三顾茅庐》

俗话说,事不过三。到了第三次,实在逃无可逃,诸葛亮只好硬着头皮出来见面。即便是见面,也要给刘、关、张这个聘任小组制造一点小挫折,以睡懒觉的名义让刘备在雪中足足等了两个时辰,急得张飞都想放火把诸葛亮烧出来。

不管怎样,面总算是见到了。寒暄之后,诸葛亮先是理论阐述,后是看图说话,提出了自己的建议,这就是著名的隆中对,可见在刘备三次拜访未遇期间,诸葛亮也没闲着,私下里在做功课,帮刘备谋划建国大业,说起来也是个厚道人。

他为刘备指明了今后努力的方向,那就是鼎足而立,三分天下。更为重要的是。他明确告诉刘备,他可以做到哪些,哪些是做不到的:

鞠躬尽力还是鞠躬尽瘁(鞠躬尽瘁还是就地躺平)(17)

将军欲成霸业,北让曹操占天时,南让孙权占地利,将军可占人和。先取荆州为本,后取西川建国,以成鼎足之势,然后可图中原也。(《定三分亮出茅庐》)

鞠躬尽力还是鞠躬尽瘁(鞠躬尽瘁还是就地躺平)(18)

鞠躬尽力还是鞠躬尽瘁(鞠躬尽瘁还是就地躺平)(19)

邮票《隆中对》

两个“让”字连用,看起来让踌躇满志的刘备有些泄气,却是务实之言,毕竟两人不是在煮酒论英雄,可以把话说得大一些,好听一些。后面两个“取”字则是其中的关键,当时天下虽未安定,但基本格局已初具雏形,北让曹操,南让孙权,天下虽大,其实已经没有多少可以腾挪躲闪的发挥空间,如能拿下荆州、西川,则是下了一盘大活棋,可以“成鼎足之势”,成就大业。

诸葛亮不愧是高明的战略家,他让刘备虎口拔牙,搭上最后一班车,成为当时政治势力的第三极。

值得注意的是,诸葛亮的最后一句话说得很有技巧,统一天下,他既不用“取”字,也不用“成”字,而是用了一个“图”字,可谓话里有话,内涵丰富。

鞠躬尽力还是鞠躬尽瘁(鞠躬尽瘁还是就地躺平)(20)

刘凌沧绘《三顾茅庐》

所谓的图,也就是想想的意思。将夺取中原这件事作为理想目标没有问题,但只能停留在思想层面,不能付诸行动,也不可能成功。可能刘备当时有些小激动,没有太在意,毕竟当时距离“鼎足之势”还差十万八千里,还顾不上这一层。

帮刘备出完主意,并不等于已经答应出山帮忙。在诸葛亮看来,自己的这些谋划诚心诚意为刘备着想,且可操作性强,已经对得起他的三次造访,可以喊童子送客了。

直到这个时候,他仍然不愿意出山,请看作品中的如下一段描写:

鞠躬尽力还是鞠躬尽瘁(鞠躬尽瘁还是就地躺平)(21)

玄德顿首谢曰:“备虽名微德薄,愿先生同往新野,兴仁义之兵,拯救天下百姓!”孔明曰:“亮久乐耕锄,不能奉承尊命。”玄德苦泣曰:“先生不肯匡扶生灵,汉天下休矣!”言毕,泪沾衣衿袍袖,掩面而哭。孔明曰:“将军若不相弃,愿效犬马之劳。”(《定三分亮出茅庐》)

鞠躬尽力还是鞠躬尽瘁(鞠躬尽瘁还是就地躺平)(22)

对刘备来说,诸葛亮的一番话如同人生明灯,照亮了自己的前进方向,徐庶、司马徽的推荐果然靠谱。闯荡半生,终于遇到命中的贵人,他肯定不会放过。

鞠躬尽力还是鞠躬尽瘁(鞠躬尽瘁还是就地躺平)(23)

任率英绘《三顾茅庐》

但是对诸葛亮来说,这可是一场煎熬,这绝对是对人生命运的艰难抉择。自己已经帮刘备设计了未来的蓝图,作为其三顾茅庐的回报,本想着就此打住,仍然过自己悠闲的乡野生活。没想到这样反而让刘备更加坚定信心,非要请自己出山。

面对刘备匡扶生灵的精神感召,面对刘备发自肺腑的失声痛哭,诸葛亮实际上已经没有选择。

但这个没有选择的选择确实很艰难,毕竟自己才二十七岁,用一生的时间来做一件根本就不可能成功的事情,乃至还要亲眼看到自己缔造的事业灰飞烟灭,就像后世孔尚任在《桃花扇》里所写的:“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

这是多么痛苦的一件事。预知未来并非全是好事,要看预知的是什么事情。一个不知道未来的人永远对未来充满期待,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刘备是快乐的,关羽、张飞也是快乐的,但这份快乐并不属于诸葛亮。

鞠躬尽力还是鞠躬尽瘁(鞠躬尽瘁还是就地躺平)(24)

岳飞书前后出师表拓片

不管怎样,诸葛亮最终还是出山了,尽管这颇有些悲壮。从此那个自比管仲、乐毅、闲散浪漫的文艺青年消失了,没有了诗和远方,喧闹的政坛上从此多了一位足智多谋的治世能臣。

出山之后的表现,后人早有定评,那就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但这金光闪闪的八个字只是诸葛亮精神的一个方面,其实还有一个方面是需要加以强调的,因为它被读者有意或无意的忽略了,那就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这同样是诸葛亮留给后人的宝贵精神财富,更需要继承和发扬。

只要认为自己做的是正确的事情,哪怕困难再多,哪怕最后不成功,也要坚持去做,这才是真正的不以成败论英雄。

在当下这个充满欲望和功利的年代里,重温三顾茅庐这段故事也许有些不合时宜,但并非没有意义。

文章作者单位:南京大学

本文获授权刊发,转发请注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