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车以后 竞争力分析】每年冒出来的车圈“后浪”们,只要是中型或中大型SUV,个个叫板汉兰达,几乎无一例外。然而,这么多年过去了,汉兰达的销量并没有被打垮,月销破万,下定还需要等半年才能提车。

7座suv新老神车硬碰硬(天天被吊打)(1)

汉兰达之于七座SUV,基本可以类比MINI之于豪华小型车、iPhone之于智能手机、周杰伦之于华语流行音乐,都是各自领域内的标杆,要么以一己之力带火了整个市场,要么成为范本去引领一个领域的发展。最终结果是让友商意识到商机,催生出无数竞品复刻标杆的成功路线,与之一战,但是……

标杆就是标杆,哪里是那么容易超越的!这篇文章就来聊聊,汉兰达凭什么能坐稳王座?

核心竞争力

先把这个问题抛给大家——汉兰达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7座suv新老神车硬碰硬(天天被吊打)(2)

在试驾过汉兰达之后,我觉得它的核心竞争力是动力和底盘调校。机械素质历来是合资车型的优势,也是汉兰达如今发展到第四代,仍旧明显领先竞品的地方,技术壁垒就像“护城河”,给了消费者一个“非它不可”的理由。

7座suv新老神车硬碰硬(天天被吊打)(3)

(丰田普锐斯)

很多人知道混动的概念,就是从2005年引进国内的第二代丰田普锐斯开始的。实际上丰田的混动研发始于1993年,28年的技术积累,THS混动系统已经发展到第四代,目前丰田包括卡罗拉、凯美瑞、RAV4荣放、汉兰达、赛那在内的一众主流车型均搭载THS系统,在国内HEV混动市场的占有率超50%(比亚迪DM-i属于PHEV,上绿牌),真·半壁江山。

7座suv新老神车硬碰硬(天天被吊打)(4)

市占率从侧面证明了用户口碑,丰田THS系统不但拥有超强的燃油经济性,驾驶体验也完全贴合家用车的需求。以第四代汉兰达为例,百公里油耗仅6-7L,动力输出完全做到了线性平顺,即便切换到运动模式依旧不急不躁,动力储备对于一款7座中型SUV来说恰好够用,由于电机的介入,城市内驾驶甚至有一定的轻快感。

7座suv新老神车硬碰硬(天天被吊打)(5)

个人认为,THS系统具备很强的普适性,它能兼容驾驶习惯不同的车主,让他们成为家里称职的“司机”,即便比较粗暴地对待它,也能收获相对温和的动力输出。不过,无论你开其他车是什么操作,坐在汉兰达的驾驶位,基本也不会有激烈驾驶的“非分之想”了吧。

7座suv新老神车硬碰硬(天天被吊打)(6)

想让乘客坐着舒服,底盘也是很重要的一环。第四代汉兰达的底盘给所有家用7座SUV做出了表率——这就是它应该有的样子,保证足够舒适性的同时,具备一定韧性,对路面的起伏化解得很自然,不会有忽忽悠悠开大船的感觉,调校得恰到好处,确实是标杆级别的表现。不过汉兰达毕竟是接近5米的大车,很难兼顾车身跟随性,还是得尽量避免紧急并线之类的激烈操作。

7座suv新老神车硬碰硬(天天被吊打)(7)

(传祺GS8)

标杆还是标杆,即便近些年国产崛起,已经能做到汉兰达等合资标杆的八九成水准,优质国产车绝对不至于在机械素质层面被“吊打”,但汉兰达依旧能凭借技术积累,比竞品水平“高出一截”。只是,汉兰达的领先优势已经不足以弥补它在配置、用料、价格等方面的短板,只为了精益求精的机械素质多花10万块,似乎没有性价比可言。

那消费者为什么还会汉兰达如此趋之若鹜呢?这就得说到产品力之外的东西了。

“江湖地位”

看到这里大家肯定不服,汉兰达明明就是卖品牌吗!把丰田标抠掉,谁给它勇气卖这么贵!

诶,不得不承认,这就是汉兰达的“标杆效应”,或者说“江湖地位”,即便第四代汉兰达部分产品力已经被超越,但它在市场上的地位短时间内很难被撼动,拥有标杆地位靠的不仅仅是硬实力,市场营销、用户口碑、品牌形象等等软实力同样不可或缺。

7座suv新老神车硬碰硬(天天被吊打)(8)

经过长达十多年的积累,最终形成了一种类似社会认同感的东西——车子成为个人形象的延伸,当你买下汉兰达,可能已经和稳重顾家的刻板印象挂了钩。这种印象来源于群众的广泛认知,已经高于口碑能带来的社会效应,促成一个现象级的产品的诞生。

不过反过来想,为什么丰田标会值钱,为什么合资总显得“高人一等”?其实归根结底还是靠技术硬实力。国产崛起不过是近十年内的事情,合资车带着技术优势入华已经几十年,在老一辈的心目中留下深刻的印记,潜移默化地影响了整个市场。

7座suv新老神车硬碰硬(天天被吊打)(9)

具体是怎么个影响法呢?你在买车的时候,往往会被爸妈、亲戚甚至老丈人的意见左右,也许由于信息不对称,很多人时至今日对国产的印象还停留在山寨成风的年代,机械素质不行、可靠性差的杂牌成为共识,宁可加钱“买个牌子货”。但事实是国产车早已今非昔比,2021年一线国产品牌的车型在技术层面已经非常接近合资,只是可靠性还需要时间去检验,其实不必再过度“迷信”合资车了。

假以时日,江湖地位也是会改变的。近几年一线国产品牌的新车进步明显,国产车逐步开始放弃“打价格战”的路子,车型价格上提,正面拼实力,让优质的产品逐渐积累正面口碑,长此以往何愁品牌价值?

7座suv新老神车硬碰硬(天天被吊打)(10)

除此之外,近期不断传出老牌合资大厂与一线国产品牌合作的传闻,比亚迪、吉利在新能源领域的研发成果,获得丰田、雷诺、戴姆勒等国际品牌的青睐,说明在新能源方面国产已经开始向合资输出技术,大概是“弯道超车”的开端吧。在未来的十年二十年,随着新能源车保有量攀升,或许会打破大家对合资的迷信,让国产不再因为“牌子不硬”而吃亏。

编辑总结

站在2021年这个时间点,诸如汉兰达等合资标杆车型的技术优势仍然存在,合资品牌的光环仍然闪耀。与此同时,2021年也涌现出一大批优质国产车型,它们可能卖得不便宜,可能销量还不足以与合资抗衡,但一定是国产品牌向上的开端。所以,即便强如汉兰达,如果不在短板上有所改进,很难说现在这一车难求的场面,还能持续多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