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玲,云南省红楼梦学会会长,研究《红楼梦》十四年,出版了红学专著《红楼梦真相还原》。《红楼梦真相还原》显著观点:
1.《红楼梦》主题思想是要求男女平等。具体说,就是要求婚姻自主、个性解放;要求女人能像男人一样建功立业,参与国家事务;
2.“曹雪芹”不是《红楼梦》作者的真实姓名,只是作者的笔名,是一组具有深刻含义的寓意符号。《红楼梦》是由包括江苏常州女诗人王采薇、钱孟钿,云南晋宁女诗人李含章在内的七位女性集体创作完成;
3.《红楼梦》一百二十回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其章回结构与故事情节是根据“《红楼梦》章回结构图”精心安排、填写组装出来的,《红楼梦》通部书稿是完整的;
大家好!上期我们讲曹雪芹和曹寅没有任何关系。理由之一就是曹寅的别号叫“雪樵”,他孙子的别号不可能叫“雪芹”,因为古人要避讳。针对这一条,有听众反驳我说,“‘寅’字批”就是在避曹寅的讳,“‘寅’字批”就能证明曹雪芹是曹寅的孙子。好,今天我们来讲这个“‘寅’字批”。
所谓“‘寅’字批”,指庚辰本《石头记》第五十二回的一条批注。当时晴雯给贾宝玉补孔雀毛大衣,这件大衣是贾母送给贾宝玉的,俄罗斯进口的。贾宝玉穿着去舅舅家吃酒烧了一个洞,晴雯就熬夜帮他补。
晴雯补完之后,书中写到“只听自鸣钟已敲了四下。” 在“自鸣钟敲了四下”的文字下面,有一条脂砚斋批注:“按四下乃寅正初刻,寅此样写法,避讳也。”
这条“‘寅’字批”,倍受胡适推崇,是支撑“新红学”,建立“曹家自叙说”的重要“法宝”,重要依据。因为“‘寅’字批”可以证明曹雪芹为避他爷爷“寅”的讳,不敢写“寅正初刻”。这个说法好像成立,遗憾的是,书中根本不避讳“寅”字,“寅”字在《红楼梦》前八十回至少出现过四次。
第十回,秦可卿生病,大夫诊断时,说秦可卿的病状在“寅卯间必然自汗”;第十四回,写凤姐到了“寅正”时刻,被平儿请起来梳洗;第二十六回,薛蟠请客,薛蟠给贾宝玉说他看见“庚黄”画的一张春宫图很好。贾宝玉听后,猜“庚黄”二字可能是薛蟠认错了,便在手心里写了“唐寅”两个字让众人看,还特别强调薛蟠的“庚黄”错了,正确写法应该是“唐寅”。对此“寅”字,众人还极不严肃嘲笑一番。如果避讳“寅”字,曹雪芹不会把自己的爷爷放在春宫图中嘲笑。第六十九回,尤二姐死,来给尤二姐选入殓日子的天文生告诉贾莲说:“明日寅时入殓大吉。”
而在后四十回,“寅”字也至少出现九次。第八十六回,第九十五回,第一百零二回,第一百零七回都出现过。
“寅”字多次出现,说明一个问题:《红楼梦》根本不打算避讳“寅”字。那这条“‘寅’字批”避讳什么?它真正的意图是什么?真正的意图就是不讳“寅”字,而讳懂得《周易》的“知者”。
我们说过,《红楼梦》的创作是按照“章回结构图”来谋篇布局的,对照“《红楼梦》章回结构图”,“‘寅’字批”含有三层意思:
第一层,死门敲钟寄予生的希望。“四下”敲在西南方,对应在东北方。“敲”的作用是使物体发出声音,“发出声音”的过程有“回应”、“对应”的效果,而与西南方对应的是东北方,东北方在先天八卦排序中,为震卦位,震为四,“四”代表“震动”。所以出现“‘寅’字批”的第五十二回,被安排在西南方。前面说过,后天八卦八宫中,西南方为死门,是女人的死地,而东北方艮宫代表生门。“四下”的“四”代表“震卦”,代表“震动”,死门敲钟,震动生门,目的就是希望“震”出一条女子的生路来。因为《周易·说卦》中说,艮卦代表路,代表门。艮卦为万物的终结点,也为万物的起点,作者希望《红楼梦》宣扬的主张在这里有一个新的开始,有一扇大吉门,走向一条新的大道。
第二层,“四下”敲在东北方寅虎位。在中国古代时辰的安排上,“寅正初刻”指每天的凌晨四时正。“四下”和“寅正初刻”指的就是寅虎位,因为“四下”对应“寅正初刻”的“四时”,“四下”被准确无误的敲在了东北方寅虎位,而寅虎位是“地天泰卦”的位置,作者希望《红楼梦》追求的理想有所回应。
第三层,提示“寅”字的重要性。脂批说“‘寅’此样写法,避讳也。”脂批在此故意采用“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提示手法,告诉读者,“寅”字重要,“寅”字是解读《红楼梦》的重要密码。所谓“自鸣钟”,“自鸣”的“鸣”,谐音通“明白”的“明”,“自鸣”者,即“自然明白”,意思就是只要解开“‘寅’字批”,《红楼梦》章回结构的奥秘及诉求“自然明白”。
那为何要避讳懂得《周易》的“知情者”?因为作者一方面希望有人能够解读出《红楼梦》章回结构的奥秘及诉求,同时,又避讳能轻易解开《红楼梦》章回结构奥秘及诉求的知情者。
这是一种十分矛盾的心理,作者既想让《红楼梦》流传于世让人读懂,又故设迷障不愿让世人轻易读通弄懂《红楼梦》。因为只有世人读懂了,《红楼梦》宣扬的主张才有人思索、响应、继而行动,但如果世人轻易破解,就可能遭来杀身之祸、灭门之灾。
通过以上分析,《红楼梦》并不避讳“寅”字,“寅”字与“曹寅”毫无关系,因“‘寅’字批”而认定“曹雪芹”是曹寅孙子的事实不成立,曹雪芹“自叙说”自然也不成立。
那“新红学”的第二块理论基石是否经得起推敲?下次再说!
-
版权声明:文中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文章作者为吴玲,如需转载请与我们联系。
-
云南省红楼梦学会Ynshlmxh,呈现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