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宣和博古图》《考古图》等著作和公私收藏、研究的兴起,是宋以降瓷器、铜器及工艺品仿古风尚流行之源新安沉船出水的以金属器、瓷器为主的仿古容器,特别是铜器,为我们了解宋代铜器制作提供了珍贵的参照样本学者袁泉指出,“这批特殊货船的器类主要包括鼎炉、壶瓶、觚爵之属,造型特征与纹样装饰既追摹古风,又不乏新意,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铜器的鉴别 铜器知识你知多少?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铜器的鉴别 铜器知识你知多少

铜器的鉴别 铜器知识你知多少

宋代《宣和博古图》《考古图》等著作和公私收藏、研究的兴起,是宋以降瓷器、铜器及工艺品仿古风尚流行之源。新安沉船出水的以金属器、瓷器为主的仿古容器,特别是铜器,为我们了解宋代铜器制作提供了珍贵的参照样本。学者袁泉指出,“这批特殊货船的器类主要包括鼎炉、壶瓶、觚爵之属,造型特征与纹样装饰既追摹古风,又不乏新意,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

  明中晚期,文人士大夫已经相当重视铜器收藏及工艺、美学研究,屠隆《考盘余事》、文震亨《长物志》、高濂《遵生八笺·燕闲清赏》、袁宏道《瓶史》、李渔《闲情偶寄》等著作中,对铜器的收藏、鉴别、陈设使用有着相当精辟的论述。对于宋元明清铜器的研究专著,至今依然缺失。换句话说,也就是宋元明清铜器的学术研究直今未受到学界应有的重视,中外收藏者反倒是这一领域的先行者,借助拍卖交易,王世襄、乌尔里希、保罗、休·莫斯的收藏经验及藏品,为我们提供了可供借鉴的民间样本。

  据保罗·莫斯回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业界多视晚期铜器为陪衬装饰,仅为桌面或饰架之物,与高古青铜器比较,更显劣拙,粗制滥造,不值一提,莫论分析鉴赏。总体而言,晚期铜器,饱受鄙夷。”威廉?沃森(William Watson)在其所著《中国艺术的风格》(Style in the Arts of China)一书中,对宋元明清铜器也不屑,“生搬硬套之粗滥之物”。对宋元与明代早期品类纷呈的仿古花瓶,更嫌其铜胎单薄,铸工粗糙,甚至认为年款亦属假造。实际上,这种观点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具有相当的代表性。

  双耳手提铜罐口径:13cm 高:15.7cm

微信ID:15207949942 (每天推送最新古玩咨询)

主编ID:15207949942 (为您提供最好的藏品、鉴定、评估、文物艺术品交易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