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最近因为父母喜欢陈建斌,我就入坑了《三叉戟》这部剧,发现它的确有不少值得一看的地方。

豆瓣9.3最霸气武士 豆瓣评分8.4三叉戟(1)

剧情的发展从一开始起就抓住了我的眼球。有个片头穿插二十年前年轻版四大名捕的设计,能帮观众理解几个人为什么感情这么深——因为有过命的交情。他们曾因大背头的谨慎,躲过一劫。

而那句“破大案,喝大酒,这种感情什么也换不来”,也成了三叉戟重新聚首后的新燃点。让本来就要光荣退休的老头们摩拳擦掌,准备上阵找到凶手破获案件。

【简介】

  1. 《三叉戟》改编自公安作家吕铮的同名小说,对于他,当了十八年的警察,写了12本小说。对于工作,早已分不清,是作家还是警察。值得一提的是,凭借自己努力和经验,连续四年获得茅盾文学奖的青睐
  1. 创作者在开篇选择了两条线索交织的叙事策略二十年前,一桩卧底时发生的惨案,成为了牵动每个人物的关键前史。年轻时的“大背头”崔铁军利用“大棍子”徐国柱的线人二冬子进入毒品交易现场,却意外地被对方识破。危急之际的交火导致了二冬子的死,也让“大背头”和“大棍子”埋下了长达二十年的隔阂。
  1. 《三叉戟》是一部打破传统叙事路径的作品,它不是一部我们习惯中的公安题材剧集,而是从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结作为切入口,展现这群老警察们在中年危机之后,选择让自己的人生重新炽热。浑身散发着纵然青春已逝却仍在闪闪发光的理想光芒。
01 中年人的无奈

⑴精力和体力也不比从前

20年前,“大撒把”夏春生(侯岩松饰)、“大背头”崔铁军(陈建斌饰)、“大棍子”徐国柱(董勇饰)和“大喷子”潘江海(郝平饰)是赫赫有名的“四大名捕”。

“大背头”,这外号源于年轻时潇洒不羁的背头发型,擅长经侦,四人中最为智谋机警。“大棍子”,脾气火爆一点就着,嫉恶如仇,英勇善战,擅长抓捕。我真是被他的暴脾气笑死,第一集里,老崔被人拿螺丝刀挟持,他不但不劝,还用激将法刺激对方,不过顺利帮老崔解了围。还有后面,老夏追悼会后,当着众人面飞踹吕征那一脚,丝毫不留情面。他和老崔因为二十年前耿二冬子的事闹别扭,也挺能反映人物性格。

大喷子”,人如其名,擅长“嘴上”功夫,负责预审。这张嘴巴地下,没有零口供的案子。圆滑世故、八面玲珑,经常在电视上抛头露面。

豆瓣9.3最霸气武士 豆瓣评分8.4三叉戟(2)

时过境迁,青春不再。三个中年男人,嘴上抱怨着“时间就像贼偷了似的,一眨眼20多年就过去了”.。他们时刻需要面临中年危机,导致了他们在心理上的不平衡,精力和体力也不比从前,常常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就像剧中那些幽默里透着点心酸的细节,现在“大背头”,整天抱着保温杯在后勤部打杂;“大棍子”,一路“下沉”到派出所巡警;“大喷子”是郝平饰演,看上去很像是精明的成功人士,在商界混得风生水起。心思早已不在警局的他忙着上电视、搞关系,身在警局心在外,天天请病假,早就在筹备退休后的“事业”。

豆瓣9.3最霸气武士 豆瓣评分8.4三叉戟(3)

⑵复杂家庭生活

每个人在事业上虽然各自失意,但还是要在家庭中承担起顶梁柱的角色。而与这份家庭的压力相伴而来的,还有父辈与晚辈之间的代沟。两代人各有各的经验和观念,理解世界的方式自然也各不相同。

豆瓣9.3最霸气武士 豆瓣评分8.4三叉戟(4)

对人物复杂家庭生活的展现,是《三叉戟》另一个独特之处。剧中,“大背头”在顾及自己家庭的同时,还要操心照管老夏的女儿。“大喷子”被妻子寄予厚望,希望他能下海转行任大公司的法律顾问,从而得到更高的收入。

豆瓣9.3最霸气武士 豆瓣评分8.4三叉戟(5)

三叉戟

其实,三人在各自的领域,亦各有难处。他们或是为了家庭自请退居二线,或是沉浮多年仍在谋求新出路。如今叱咤风云的“三叉戟”,也只能泡茶等退休呢。昔日赫赫有名的“三叉戟”,也成了后辈口中的“老三位”。

豆瓣9.3最霸气武士 豆瓣评分8.4三叉戟(6)

02 误打误撞中,重新走上一线

⑴老夏牺牲

老夏一直以来他也是“三叉戟”的调和剂。他生前还打算着和“三叉戟”庆祝自己退休,并帮崔铁军和徐国柱打开心结。

但是,即将退休的最后一个工作日,“大撒把”老夏自告奋勇参与了一场抓捕行动,不幸牺牲。

豆瓣9.3最霸气武士 豆瓣评分8.4三叉戟(7)

老夏牺牲

03 “三叉戟”再度合体

经过老夏的案件,“大背头”燃起重回一线的念头。恰逢此时,经侦支队正好要展开一轮探长竞聘。他们想要加入专案组。至此,本已退居二线的“三叉戟”再度合体。为了在短短两周内就抓住凶手,他们使出浑身解数。

豆瓣9.3最霸气武士 豆瓣评分8.4三叉戟(8)

⑴“窃取”情报

虽说是一帮大男人查案的戏,但不觉得特别严肃,反而轻松幽默的地方一点儿也不少。因为三叉戟”为了老夏的案子,不约而同地来到案情分析会“窃取”情报。

尤其是老田带队开案情分析会那段,三叉戟一个接一个地走进去旁听,第一个进来的“大背头”,背着修理包、带着手套,装备齐全,以修投影仪的借口过来看看。下一个出场的“大喷子”,虽没有“大背头”心思细腻,但胜在能说会辩,以预审的借口过来旁听,他的理由也算合理。最厉害的是“大棍子”,他二话不说推门而入,拿起手机就拍照。

豆瓣9.3最霸气武士 豆瓣评分8.4三叉戟(9)

仨人计谋被识破后,继续装傻充愣。短短三四分钟的戏,将三个人的性格特征表现得淋漓尽致。

豆瓣9.3最霸气武士 豆瓣评分8.4三叉戟(10)

豆瓣9.3最霸气武士 豆瓣评分8.4三叉戟(11)

豆瓣9.3最霸气武士 豆瓣评分8.4三叉戟(12)

⑵丰富经验与潮流之间的代沟

尽管“三叉戟”有着一身的经验,但岁月在身上留下的痕迹,成为了与潮流之间的代沟。对待工作,一副狡诈如狐的老练。比如,在警察局门口,碰见一个“伸冤”的傻子。对于他,早就将对方的底了解的一清二楚。

对于此,也并不是是非不分,先制服对方再说。而是,先将扩音器给他,让他将自己的真实情况说出来。结果,这一举动验证了有精神方面的问题。这就是占理,对于围观的群众来说,也表明并不是是非不分。

豆瓣9.3最霸气武士 豆瓣评分8.4三叉戟(13)

豆瓣9.3最霸气武士 豆瓣评分8.4三叉戟(14)

执行追捕的时候,被嫌疑人挨个胖揍,仨人大战小混混,几个回合就上气不接下气。胡可饰演的花姐以为他们“打傻了”,其实他们是体力不支了;三个人拧成麻花儿才好不容易把人制服。

豆瓣9.3最霸气武士 豆瓣评分8.4三叉戟(15)

第一次外出执勤,“大背头”居然被小偷把包扒了个底朝天,“玩了一辈子鹰,让小家雀给叨了!

豆瓣9.3最霸气武士 豆瓣评分8.4三叉戟(16)

连老婆也苦口婆心地劝说:“你有旺盛的精力吗?你有健康的体魄吗?你有的是什么呢?是高血压、关节炎、高血脂,一吃完饭您就犯困,一日三餐药不能停,去一线简直就是给祖国添负担!关键现在各城市都是信息化,犯罪行为都已经更新换代了,手机不会、电脑不会,您这样的老人家怎么去破新型案件?”

豆瓣9.3最霸气武士 豆瓣评分8.4三叉戟(17)

再比如预告中呈现的,随着时代变化,犯罪手法高科技化,破案手法同样要与时俱进,但对于这些50 的人来说,他们可能电脑还玩不明白……

因此,“三叉戟”初登场时,挺让人不以为然,他们跟普通中年男人没什么大的不同。中年男人的失意、不得志、颓废,他们也都有。但是转折很快到来。

三叉戟”很快再振雄风

《三叉戟》重点在于表现,中年人的破案。其中,就通过与警队的其他年轻同事,形成了鲜明对比。

为加入到抓捕逃犯的行动组当中,“大背头”向上级请缨,并最终达成“一切行动听指挥”的妥协。进入行动组后,他马上变被动为主动,重走案发现场的路线,发现了那个无人机。在兴隆钢架厂,他又发现了那个无人机,并且很快地锁定了涉事车辆。

他又从从调取无人机提供逃犯长相,到在老油条口中撬得关键线索,再到连续蹲点适时打草惊蛇,最终成功将犯人逮捕归案。而“大喷子”提审犯人时强势发问,一个个招数轮环使出,逐步击垮对方的心理防线,同样充分诠释了什么叫“姜还是老的辣”。这些很自然地就交代了老崔专业技术过硬,擅长搞侦查的人物特征。

比如,剧中有一个开门的动作。年轻的警察,对于凶手开门,是直接在门口堵好,然后开始叫门。“谁呀”“9933外卖”

豆瓣9.3最霸气武士 豆瓣评分8.4三叉戟(18)

崔铁军三人,去找凶手家里,对于开门,并不是直接敲门。而是,首先断了电,然后在门口佯装聊了起来。“怎么又停电了呢”“不知道呀,得是线路烧了,得看一下嘛”“跳闸了吧”。

豆瓣9.3最霸气武士 豆瓣评分8.4三叉戟(19)

这就是老谋深算,不是直来直去,而是旁敲侧击。更让其中的嫌疑人,降低了警惕性。进而趁其不注意,来一个出其不意。相比缓缓而来的警队同事,效率明显更高。他们有更丰富的侦破思路、行动经验和审讯技巧。

最终,三叉戟顺利破了老夏被杀案,成功抓捕凶手后,大家一曲高歌《少年壮志不言愁》告慰老夏,“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八个大字仿佛就刻在他们的胸口,你感觉不到他们的半分窝囊,只有不灭的荣光。也让三个退居二线的人民警察重回一线。驱动他们不懈追凶的,是对老夏的兄弟情谊,这也是最打动人地方。

⑶被年轻人拜师

三个老警察调教一个小菜鸟也挺有意思的,四大名捕变老三加新组合,也有种薪火相传的感觉。吕征不是没有优点,他在排查耗子相好会去哪里时发挥了作用。

豆瓣9.3最霸气武士 豆瓣评分8.4三叉戟(20)

“大棍子”一开始也看不上他,可慢慢也有改观,觉得他“挺有眼力见的”,还教训他“先观察,后行动”,因为怕他莽撞出事。作为他们的剧中搭档,年轻人吕征对三位前辈钦佩有加:“师父的侦破思路,徐师傅的行动经验,潘师傅的审讯技巧,这些都是在警校课堂上学不到的!”

豆瓣9.3最霸气武士 豆瓣评分8.4三叉戟(21)

豆瓣9.3最霸气武士 豆瓣评分8.4三叉戟(22)

04 调去专案组

“好汉要提当年勇”,背后实际上是“好汉只余当年勇”的无奈。借人物之口,不同时代间的巨大落差被道明,又轻易消解于自嘲,颇有些黑色幽默的意思。

郭局长说他们三个人不守纪律,他那是既恭维又顺从,还给人家带高帽子,让郭局根本拿他没办法。提审嫌疑犯就更别说了,十五分钟就撬开了他的嘴。

据说后面还有他的精彩提审环节呢。提审了邱远强,又怕得罪同事,在同事面前那叫装得一个好呀,不知情的还以为,他对此事真的毫不知情呢

还有郝平饰演的大喷子潘江海,主意多,懂人情世故,有提审技巧,在三叉戟中负责活跃气氛。老夏去世后他承担了粘合剂的作用,一张巧嘴走天下,只要是话,从他嘴里说出来都能变成花。

有个情节是,三叉戟为了从邱远强嘴里挖出新证据,他们瞒着郭局提审了嫌疑人。不过这事儿传到了小潘顶头上司齐队那里,俩人在食堂吃饭那段戏,看得我哈哈哈大笑。大喷子绝对是属泥鳅的,谁都抓不住他的把柄,看齐队那明明知道事情来龙去脉但懒得拆穿下属的样子,都觉得好笑。

还有几个人调去专案组那里,那魔鬼的步伐,那扔U盘的气势。

豆瓣9.3最霸气武士 豆瓣评分8.4三叉戟(23)

再加上如何处理从耗子相好那里买来药的细节,几个人大念“能让老树发新芽,能让枯树再开花”,这是难道不是内涵三叉戟重新组团嘛?

豆瓣9.3最霸气武士 豆瓣评分8.4三叉戟(24)

当然,我们也能从这个案子出几个人擅长的领域。陈建斌抓住了崔铁军的沉着冷静,而故意打草惊蛇的时候,又能装作多嘴轻佻,老戏骨就是老戏骨。

“大喷子” 提审邱远强那次,太凸显办事能力了,一方面是有老崔没成功的衬托,另一方面是二十多年预审经验的沉淀,几句话就震住了对方,炸出了关于耗子的新线索。

豆瓣9.3最霸气武士 豆瓣评分8.4三叉戟(25)

在第4集结尾,他们接受了局长委派的新的任务。办了一个洗钱案,需要找一个叫“屁三儿”的人,徐国柱找人,三教九流都用上了,不仅如此,他还用自己的钱,去帮助他们。

豆瓣9.3最霸气武士 豆瓣评分8.4三叉戟(26)

因此观众开始看到,三个中年大叔像少年一般,对工作全身心投入、勇于冲在危险前线;他们“焕然一新”,仿佛老去的只是他们的身体,但他们的斗志并没有年龄增长而削减半分。

【树叶有话说】

  1. 我认为,二十年间,他们或许有过消沉、低落的时刻,一个警保处的,一个派出所的,一个预审队的,但在困境和机遇面前,还是决定鼓起勇气挺直腰板,发挥自身优势,用二十多年的经验投入到保护人民安全的工作中。或许无论什么职业、什么性格,当人到中年,总不免有一些相似的困境。这也告诉我们,岁月老去不可怕,最怕的是丧失好好生活的心气。三叉戟的重现,代表着一种中老年男人的振奋和积极。
  1. 《三叉戟》将父辈们不为人知的一面,以诙谐的情节和精炼的台词揭示出来,但同时,它的主旨并没有停留于此。三个性格各异、宛如“被时光抛下”的警察,在剧中有着扎实的人物塑造,呈现出浓厚的现实质感。他们之前在各自工作领域都是当仁不让的好手,可随着时代发展,现如今不得不给新人让位。而三人之间的矛盾和摩擦,又总是能让我联想到生活里的有些长辈——他们在什么事情上都很热心,却偏偏放不下年轻时候的心结,隔三差五地旧事重提、耿耿于怀。可以看得出来,他们在这几十年中,人生经历了离析与重组,彼此之间也有不小的理念冲突。这构成了剧集在情节推进上的一个前提,其中所显露出的,既是他们自我审视的不同,也有着中年危机所带来的“第二重危困”。
  1. 《三叉戟》中对父辈们的群像处理,落实到了每一个具体的人物上。其中或许有世故,或许有执拗,却也不乏感人之处。他们在社会这几十年的毒打下摸爬滚打,人到中年,重新选择了更加热血的活法。我们不妨从《三叉戟》开始,读懂父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