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三体观音介绍(三十三观音介绍系列)(1)

我国明清时期菩萨形象空前繁多,在表现内容上更加多元和实用,加上观音在民间流传的典故,从内容到形式逐渐走向民俗化,当中最为流传的说法就是三十三观音。正瀚说石继续根据每位各自的典故、造像、赞偈、愿力,来细说这三十三位观音。

第一期:阿摩提观音、阿耨观音、白衣观音、不二观音、持经观音

第二期:持莲观音、德王观音、多罗尊观音、蛤蜊观音

第三期:合掌观音、莲卧观音、琉璃观音、泷见观音

(前面正瀚说石已经介绍了十三位观音,欢迎翻阅。)


三十三体观音介绍(三十三观音介绍系列)(2)

三十三体观音介绍(三十三观音介绍系列)(3)

(澳宝 六时观音 雕刻摆件)

典故:佛经以一昼夜为六时,晨朝、日中、日没为昼三时,初夜、中夜、后夜为夜三时。又以一年为六时,正月十六至三月十五为渐热时,三月十六至五月十五为盛热时,五月十六至七月十五为雨时,七月十六至九月十五为茂时,九月十六至十一月十五为渐寒时,十一月十六至正月十五为盛寒时。观音大慈大悲,于此六时之中,时时在念诵哀悯众生,故而六时观音法相深受民间大众的喜爱与崇拜。

三十三体观音介绍(三十三观音介绍系列)(4)

(程宗元老师绘制的 莲卧观音 局部)

三十三体观音介绍(三十三观音介绍系列)(5)

造像:六时观音常见为站姿,赤足站在莲台或岩石上,端视下方众生。头戴宝冠,身披天衣,下着裙裳,华装严饰。手托香炉或经文,寓意有度脱六道苦果轮回,得六妙门、证六根相应之功德。

六时观音护佑:六时吉祥,事事如意。


三十三体观音介绍(三十三观音介绍系列)(6)

【马郎妇观音】

善德观音马郎妇、寂妙湛然净明露。梦幻泡影示出离、光照痴闇烦恼除。

陕右之俗,习骑射而不知“三宝”之名(在佛教中,称“佛、法、僧”为三宝),观音化为马郎之妇度化当地居民,故称“马郎妇”,因此陕右信佛者多,自宋代以降,马郎妇观音之信仰在民间极为盛行。

三十三体观音介绍(三十三观音介绍系列)(7)

三十三体观音介绍(三十三观音介绍系列)(8)

(澳宝 马郎妇观音 雕刻摆件)

典故:唐朝宪宗时,陕西一带人民,善于骑射,未曾听闻三宝之名。观音菩萨便化作一个美丽的渔妇前来点化。菩萨承诺谁能背诵她所教的佛经便嫁给谁做妻子,结果有一个叫马郎的渔夫如愿以偿,不料刚娶进门的娇妻,突然死了,身体很快就腐烂了,伤心的马郎只好舍不得的把爱妻埋葬了。经和尚提醒,撬开棺一看,爱妻的尸体早也不知去向,只留下一副闪亮的金锁,才恍然大悟,原来观音是来感化他们,并把佛经流传于世。

三十三体观音介绍(三十三观音介绍系列)(9)

值得一提,马郎妇观音 与 鱼篮观音 典故稍有雷同,很多人认为是同一尊观音,所以马郎妇观音的画像作品不多。正瀚说石认为马郎妇观音同为观音随机显化,救苦救难的事迹,在民间广为流传,是不可或缺深植人心的形象。

三十三体观音介绍(三十三观音介绍系列)(10)

造像:马郎妇观音多为妇女身,身穿天衣,鬘髪高鬓,璎珞严饰,自由式坐在岩石上,随性自如。手持的佛尘,寓意外扫尘积,内扫心境,内外同观,身与宙阔。

马郎妇观音护佑:婚姻美满,白头偕老。


三十三体观音介绍(三十三观音介绍系列)(11)

【能静观音】

安稳能静观世音、开示法藏戒定慧。三无漏学善护念、悲智双运登觉岸。

“能静”,意为能使海浪平静,使蒙难者远离灾难,及使众生心性得以清明淨静之意。能静观音能救济及守护遇难众生,使遭难者得安稳平静,故称“能静观音”。

三十三体观音介绍(三十三观音介绍系列)(12)

(澳宝 能静观音 雕刻摆件)

典故:相传开封城有一姓张的大户人家,张家有三位公子,相继取回三位儿媳,但从儿媳进门之日起,就和婆婆的关系处之不洽,经常争吵,家庭不和,吵闹至鸡犬不宁,乃至影响邻里,引起众人反感、生厌,搞得里外都不好做人。观音菩萨化作一个化缘的“比丘尼”来到张家,向婆媳们说了四句偈子:“静慧如海累难修,百千万劫化阎浮。心中常念观自在,甘露遍洒自圆融。”张家婆媳细细品味偈子意境,经观音菩萨点化之后,张家婆媳不再争吵,从此相敬如宾,家庭和睦。

三十三体观音介绍(三十三观音介绍系列)(13)

(程宗元老师绘制的 能静观音 局部)

三十三体观音介绍(三十三观音介绍系列)(14)

造像:能静观音多为坐姿,跏趺坐在莲华上(画作多为海报岩石上),作静寂望海沉思相,洞悉诸法皆空,戴天髻髻冠,袭纯素衣,显示圣洁、淳净的菩提之心。

能静观音护佑:家庭和睦,和谐如水。


三十三体观音介绍(三十三观音介绍系列)(15)

【普慈观音】

宝光普悲观世音, 妙相慈颜净端严。圆明照彻三有海 ,大自在天圣威神。菩萨普悲愍,此无边有情,欲度诸苦厄,安立於佛位。

“普悲”意即普遍施给众生慈悲。大自在天乃三界之最高神,以其威德殊胜,而配以观音平等普遍之慈悲,故称普悲观音。

三十三体观音介绍(三十三观音介绍系列)(16)

三十三体观音介绍(三十三观音介绍系列)(17)

(澳宝 普慈观音 雕刻摆件)

典故:相传北宋年间,江南一高姓男子开了一家钱庄,生意兴旺,后因自己年事已高而把生意给儿子打理,自己则专心礼佛做善事。少东家因年少气盛和处事不当,与手下伙计关系不洽,相互间矛盾重重、狐疑猜忌,钱庄里天天吵吵闹闹、不得安宁,生意每况日下。观音菩萨感其老店主善事之举,化身为一伙计来钱庄上工,调和少东家与伙计间的关系。不久,钱庄少老板和伙计们言和意顺,精诚团结,钱庄生意一天比一天兴隆起来。

三十三体观音介绍(三十三观音介绍系列)(18)

(程宗元老师绘制的 普慈观音 局部)

三十三体观音介绍(三十三观音介绍系列)(19)

造像:普慈观音头戴天冠,身穿法衣,仿佛从高峰上往下观察世间,代表普悲观音的悲悯、慈爱普及于一切众生,其救度众生之心,永不退转之意。双手隐藏于法衣向前下垂,手持念珠,也寓意着使信仰者得到一切佛、菩萨的接引。

普慈观音护佑:上任之初,开局顺利。


三十三体观音介绍(三十三观音介绍系列)(20)

为了表现三十三观音在不同作品中的形象,文中展示的观音画像是被誉为“绘观世菩萨第一圣手”的程宗元老师的作品。

观音雕刻件均采用 地中海蛋白石 雕刻而成,并非牙制品,国内商户又称“地中海澳宝”。

三十三体观音介绍(三十三观音介绍系列)(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