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大家对“看板”的误解

看到过太多企业把挂在墙上、摆在走廊上等林林总总的板子统统称之为“看板”。

比如随处可见的有:“生产进度管理看板”、“5S管理看板”、“XX活动看板”、“XX宣传看板”等等。我们在互联网上度娘一下,

这种叫法也是屡见不鲜。即使在一些精益类公众号内,也会经常看到“生产管理看板”、“电子看板”等这些字眼。

究其原因,还是有很大一部分同仁对“看板”的认知是一知半解。

02

“看板”的来源与定义

1.“看板”的来源

“看板”是日语“kanban”的直译,是丰田的专用术语, “看板”一词来源于超级市场的运营模式。

顾客在超市购买商品付款时,计价器自动登记顾客购买走的商品种类及数量,

并把详细记载着被买走的各种商品及其数量的卡片送往采购部,采购部便可以根据这张卡片迅速的补充商品。

“看板”是一种情报、一种信号。再深入理解,“看板”可以是一张卡片、一张单据、一个空箱子、一个空料车,

甚至可以是任何一个物品等,其主要的目的是传达生产指示或领取物料。

“看板”系统的真正意义,正如大野耐一所说的这句话:“其实是因为现场的人总是要过量生产,我实在是无计可施,才想出这样的办法。”

3.“看板”的类型

“看板”分为两种:【领取看板】和【生产指示看板】。

领取看板:主要记载由后工程向前工程领取的制品之种类与数量等;

生产指示看板:则是用来指示前工程必须生产的制品之种类与数量等。

其他一些常见的“外包看板”、“三角看板”等,严格来说都隶属于以上两种之内。

看板基础知识(你所认知的看板)(1)

03

“看板”的实施规则

针对“看板”实施的六规则,很多精益书籍说法各异,但回归大野耐一先生的《丰田生产方式》,整理为如下内容:

看板基础知识(你所认知的看板)(2)

1.后工程按照“看板”到前工程去领货(领取指令or运送指令);

2.前工程根据“看板”的种类和数量生产(生产指令);

3.没有“看板”时,不运送,不制造(防止生产过量&过量运送);

4.“看板”必须挂在实物上(作为“实物单”是证明需要作业的证件);

5.必须生产100%的正品(一种“防止出废品”的系统,让次品工程感到痛心);

6.“看板”的数量降低到越低越好(是“暴露问题”、“库存管理”的工具)。

04

“看板”拉动中的店面

看板基础知识(你所认知的看板)(3)

谈到“看板”,必须再说下TPS中的另一个专业术语:“店面”。

店面:取自超市货架之意,引申为物品集中放置区。

大家都知道,当供应和需求速度一致时,即前工程刚好完成,就及时被后工程领取;

或后工程每次去前工程领取时,前工程恰好及时完成,这是最完美的理想状态。

但往往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干。实际状况中,供需却很难达到一致,当供应和需求不一致时,这时就需要设置店面。

而店面又分为:【顺序店面】和【后补充店面】两种。

顺序店面:物品种类不一样,后工程按顺序领取,前工程则按被领取的顺序生产,做到物品先进先出,按顺序进行流动;

后补充店面:物品种类一样,我们则称之为“后补充店面。”

从完成品店面的库存数量,不仅能够看出管理者的实力,也可暴露出工程间的问题,了解大家努力的程度。

店面的库存会因改善而减少,为此我们只有持续不断地改善,来建构“物的流动”的环境,从而逐渐接近于JIT。

05

关于其他板的补充说明

其余“板”以目的不同,名称也不同。

例如:为达到某种管理目的而设置的板子——管理板(EX:生产进度管理板);

为达到某种宣传效果而设置的板子——宣传板;

为活动推进而设置的板子——活动板;

为揭示某种目的而设置的板子——揭示板;

纯碎说明目的的板子——说明板…...等等。

以上希望不要和“看板”混为一谈,更不可混用。我们只有清楚地理解精益中的这些专业术语的内涵和意义,才不会被混淆或错误使用。

看板基础知识(你所认知的看板)(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