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封建社会中所尊奉的正统思想就是儒家学说,而一提到儒家学说我们肯定都会想到我们的至圣先师孔圣人亦或者孟子等。

朱熹犯了什么戒 圣人面具下的朱熹(1)

但在历史上儒家这一领域还有一个人被称为能与孔老夫子并驾齐驱,他就是南宋的朱文公朱熹,还被称为朱老夫子。

若要说一个人死后的名声,无非就是流芳百世或者遗臭万年这两种,像辛弃疾那样“赢得生前身后名”的也并不常见。

而朱熹却做到了先遗臭,再流芳,再遗臭的死后名声发展史,朱熹的出现不仅影响了儒家纯朴以及以人为本的根本思想。

朱熹犯了什么戒 圣人面具下的朱熹(2)

他还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创新,使得后世王朝的治国理念受朱熹的影响颇大,虽仍旧是以儒家为本,但却不同于孔孟之儒术。

由此可见,朱熹在古代也是被视为“圣人”一般的存在,那么一代圣人为何又会出现与尼姑和儿媳有染这些为人诟病的事情呢?

”圣人“朱熹

朱熹出生时正值北宋被灭,南宋刚有起色的社会动荡时期,由于宋朝重文抑武的基本国策,国内大部分都是羸弱的读书人。

朱熹犯了什么戒 圣人面具下的朱熹(3)

这些人也都有一个特点就是不思以武力抵抗外敌,而是一心支持投降主张。这让少年时的朱熹十分看不起这些人。

长大后的朱熹入仕之后坚决主张以战谋和,重视为老百姓办实事而非一味地尊奉宗教等旁门左道来办事。

因为他发现,当时的南宋社会大多存在着求仙拜佛,不务实事的风气,这才导致了社会民生之凋敝,国力之衰微。

朱熹犯了什么戒 圣人面具下的朱熹(4)

因此他认清时事之后,就拜当时的理学大师李侗为师,正式开始了理学的学习,为影响后世近千年的程朱理学奠定了基础。

在朝堂之上他也是不畏强权的代表,无论是否会得罪那些地位比自己要高的人,他都会向皇帝进言,针砭时弊,试图改革吏治。

因为官场上贪污之风盛行,且大多数都是那些达官贵人以及皇亲国戚所为,他也没有退缩,反而拿出了要与他们死拼到底的架势。

朱熹犯了什么戒 圣人面具下的朱熹(5)

这让当时南宋的皇帝十分赏识朱熹的胆识与才能,一路将他从一个刚入仕的小官升迁到了在朝中数一数二的大官。

我们都知道,南宋以后的元明清三朝都将朱熹的程朱理学奉为基本的治国理念,元朝开始,科举中就出现了朱熹理学的身影。

但其实,朱熹只是理学的改良发展者,而非开创者。我们所熟知的《爱莲说》的作者周敦颐,以及苏轼同榜进士的程颢程颐都是理学的前辈。

朱熹犯了什么戒 圣人面具下的朱熹(6)

而且朱熹奉献终生的理学,直到朱熹去世还是没有上得了台面,直到后世皇帝在程朱理学中发现了有利于自己统治的理论才被发扬。

存天理,灭人欲

朱熹作为一代理学大师,在世的时候也提出过很多有名的观点学说,对后世影响最为深刻的就是那句“存天理,灭人欲”了。

朱熹犯了什么戒 圣人面具下的朱熹(7)

这句话按照字面意思来理解的话,好像就是让普通人们摒弃所有的七情六欲,听起来呢是相当的不科学。

但这只是我们普通人的理解,朱熹曾经对这个观点进行过解释,对这句话所提出的天理,人欲有过很好的例子注释。

他说:饮食天理也,山珍海味人欲也;夫妻天理也,三妻四妾人欲也;其实说白了就是要克制住自己无下限的欲望。

朱熹犯了什么戒 圣人面具下的朱熹(8)

这一观点,我们现代人所熟知的的王文成公王阳明也是表示十分的赞同,但与朱熹格物的方法论不同,他的方法论是致良知。

程颐曾说:人心即人欲,道心即天理。朱熹也说:圣人千言万语,也只是教人明天理,灭人欲。

朱熹犯了什么戒 圣人面具下的朱熹(9)

可见这些大儒一致认为“存天理,灭人欲”是非常崇高的道德修养,并且我们会认为朱熹作为圣人也肯定是道德修养的最佳典范。

为人诟病的一面

虽然朱熹被称为圣人,并且还提出“存天理,灭人欲”这种用来规范道德修养的主张观点,但其实他本人的人品并不敢恭维。

朱熹犯了什么戒 圣人面具下的朱熹(10)

朱熹的不孝,以及他与他主张的崇高道德修养相悖的生活作风等人品问题,都是被白纸黑字记录在史书当中的。

众所周知,从北宋开始宋朝的朝局就是派系林立,各个主张不同的派系之间往往就是不断地口诛笔伐,都想让对方倒台。

朱熹所处的南宋朝局也是如此,公元1196年,隶属于韩侂胄一派的监察御史沈继祖,上书弹劾赵汝愚一派的朱熹。

朱熹犯了什么戒 圣人面具下的朱熹(11)

在弹劾之前,沈继祖早就做好了充足的准备,在奏折中沈继祖列出了朱熹人神共愤的十大罪状,奏折中言辞之激烈就能看出准备之充分。

在这十大罪状之中,就夹杂着几条完全能够颠覆朱熹“圣人”形象的罪状,可以说这几条罪状就能让朱熹“儒学大家”人设崩塌。

当时南宋的统治者是宋宁宗,他并非是一个像宋仁宗那样的贤君,反而还带一点昏庸,他之前就很反感朱熹“控制自己的欲望”的观点。

朱熹犯了什么戒 圣人面具下的朱熹(12)

宋宁宗正好借着韩赵派系之争这个绝佳机会,想让朱熹赶紧卷铺盖走人,所以就很快认同了沈继祖的上书。

这第一条罪状就是他与他的儿媳妇有着不正当关系,要知道这可就是乱伦啊,更何况对象还是那个满口仁义道德的朱熹。

第二条罪状就是指责朱熹和尼姑庵里已经出家那些尼姑们也有染,这可就属于玷污佛门圣地,一时间朱熹就被天下人所议论。

朱熹犯了什么戒 圣人面具下的朱熹(13)

那么这两条罪状到底是真是假呢?这不得而知,但其实作假的成分比较大,毕竟为了扳倒政敌,什么都能够伪造出来。

而且在宋朝,监察御史有着风闻言事的特权,就是不管事情是真是假,有没有证据,你都可以上书进言,不用承担任何罪责。

而朱熹也的确是被诬陷了,因为他将他儿媳叫到过书房问事,就将与儿媳有不正当关系的一项罪名扣到朱熹的头上。

朱熹犯了什么戒 圣人面具下的朱熹(14)

朱熹也是因为经常出入尼姑庵,就被人们传言称尼姑庵里的尼姑也和朱熹的关系不一般,就这样又一顶罪名被扣到头上。

可见他的这些罪名大多都是被政敌所诬告,只不过是为了将朱熹扳倒而使的手段。再加上好多风言风语的传播,朱熹也逐渐被黑。

但不管怎样,他所提出的观点以及对于儒家学说的改革,都对后世封建王朝治国理政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理念,这一点不可忽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