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尚晋书,卷79,列传49

注释,多查询自《汉语大词典》《王力古汉语字典》

译文,来自《二十四史全译》

谢尚,字仁祖,豫章太守鲲之子也。幼有至性。七岁丧兄,哀恸过礼,亲戚异之。八岁神悟夙成。鲲尝携之送客,或曰:“此兒一坐之颜回也。”尚应声答曰:“坐无尼父,焉别颜回!”席宾莫不叹异。十余岁,遭父忧,丹阳尹温峤吊之,尚号咷极哀。既而收涕告诉,举止有异常童,峤甚奇之。及长,开率颖秀,辨悟绝伦,脱略细行,不为流俗之事。好衣刺文袴,诸父责之,而因自改,遂知名。善音乐,博综众艺。司徒王导深器之,比之王戎,常呼为“小安丰”,辟为掾。袭父爵咸亭侯。始到府通谒,导以其有胜会,谓曰:“闻君能作鸲鹆舞,一坐倾想,宁有此理不?”尚曰:“佳。”便著衣帻而舞,导令坐者抚掌击节,尚俯仰在中,傍若无人,其率诣如此。

谢尚识才文言文译文(文言文详解晋书)(1)

至性,多指天赋的卓绝的品性。--汉语大词典

神悟,犹颖悟。谓理解力高超出奇。神,喻机灵颖异,不寻常。--汉语大词典

夙成,早成,早熟。--汉语大词典

一坐,②指全部在座的人。--汉语大词典

父忧,指父丧。--汉语大词典

号咷,①啼哭呼喊;放声大哭。--汉语大词典

开率,犹显露。--汉语大词典

颖秀,聪明;理解力强。--汉语大词典

辨悟,聪明颖悟。辨,通“辩”。--汉语大词典

绝伦,无与伦比。--汉语大词典

脱略,①轻慢不拘。--汉语大词典

细行,①小节;小事。--汉语大词典

刺文袴,绣有花纹的裤子。--汉语大词典

诸父,②指伯父和叔父。--汉语大词典

博综,亦作“博纵”。犹博通。--汉语大词典

博通,①广泛地通晓。亦谓广具各种知识。--汉语大词典

众艺,②各种技艺,艺术。--汉语大词典

掾,官名。古代属官的通称。--王力古汉语字典

通谒,通报请求谒见。--汉语大词典

胜会,①犹盛会。②谓脱略的兴会,不凡的风度。--汉语大词典

倾想,向往;思念。--汉语大词典

衣帻,衣服与头巾。--汉语大词典

击节,①谓出使。节,符节,使者的凭证。②打拍子。③形容十分赞赏。--汉语大词典

率诣,犹放达。--汉语大词典

放达,豪放豁达,不拘礼俗。--汉语大词典

转西曹属,时有遭乱与父母乖离,议者或以进仕理王事,婚姻继百世,于理非嫌。尚议曰:“典礼之兴,皆因循情理,开通弘胜。如运有屯夷,要当断之以大义。夫无后之罪,三千所不过,今婚姻将以继百世,崇宗绪,此固不可塞也。然至于天属生离之哀,父子乖绝之痛,痛之深者,莫深于兹。夫以一体之小患,犹或忘思虑,损听察,况于抱伤心之巨痛,怀忉怛之至戚,方寸既乱,岂能综理时务哉!有心之人,决不冒荣苟进。冒荣苟进之畴,必非所求之旨,徒开偷薄之门而长流弊之路。或有执志丘园、守心不革者,犹当崇其操业以弘风尚,而况含艰履戚之人,勉之以荣贵邪?”

谢尚识才文言文译文(文言文详解晋书)(2)

乖离,①背离。②离别;分离。--汉语大词典

进仕,进身为官。--汉语大词典

屯夷,①艰危与平定。②偏义词。偏指困厄。--汉语大词典

三千,①《书•吕刑》:“墨罚之属千,劓罚之属千,剕罚之属五百,宫罚之属三百,大辟之罚二百。五刑之属三千。”后因以“三千”指古代所有的刑罚。--汉语大词典

宗绪,祖先的绪业。--汉语大词典

绪业,事业;遗业。--汉语大词典

绪,①丝头。②头绪,开端。③人的感情被牵动的部分。④世系,前人留下来的事业。⑤残余。⑥寻绎,推求。--王力古汉语字典

天属,①⒈天性相连。⒉后因称父子﹑兄弟﹑姊妹等有血缘关系之亲属为“天属”。--汉语大词典

乖绝,①分离;隔绝。--汉语大词典

听察,语本《周礼·秋官·乡士》:“听其狱讼,察其辞。”后因以“听察”谓探听审察。--汉语大词典

忉怛,①忧伤;悲痛。--汉语大词典

戚,①⒈斧。⒉戚又用于乐舞。②忧患,悲哀。★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王力古汉语字典

方寸,③指心,脑海。--汉语大词典

综理,①总揽;管理。②整理。--汉语大词典

时务,②当世大事。--汉语大词典

冒荣,贪图荣耀。--汉语大词典

苟进,苟且进取,以求禄位。--汉语大词典

畴,①⒈已耕之田。⒉泛指田亩。③同类。④疑问代词,谁。

偷薄,浇薄;不敦厚。--汉语大词典

浇薄,③指社会风气浮薄。--汉语大词典

流弊,相沿而成的弊病。--汉语大词典

执志,坚持素志,不改变其操守。--汉语大词典

丘园,①家园;乡村。②指隐逸。③指坟墓。--汉语大词典

守心,①⒈坚守节操之心。⒉亦指守志不移。--汉语大词典

不革,①不改变。②未除。--汉语大词典

革,①⒈去毛并经过加工的兽皮。⒉又指皮。②人的皮肤。③⒈兵胄。⒉又指士兵。⑥⒈改变。⒉又为除去。--王力古汉语字典

操业,①从事职业的活动。②志行,节操。--汉语大词典

迁会稽王友,入补给事黄门侍郎,出为建武将军、历阳太守,转督江夏、义阳、随三郡军事、江夏相,将军如故。时安西将军庾翼镇武昌,尚数诣翼咨谋军事。尝与翼共射,翼曰:“卿若破的,当以鼓吹相赏。”尚应声中之,翼即以其副鼓吹给之。尚为政清简,始到官,郡府以布四十匹为尚造乌布帐。尚坏之,以为军士襦袴。建元二年,诏曰:“尚往以戎戍事要,故辍黄散,以授军旅。所处险要,宜崇其威望。今以为南中郎将,余官如故。”会庾冰薨,复以本号督豫州四郡,领江州刺史。俄而复转西中郎将、督扬州之六郡诸军事、豫州刺史、假节,镇历阳。

谢尚识才文言文译文(文言文详解晋书)(3)

咨谋,讨论商酌。--汉语大词典

破的,①箭射中靶子。②亦作“破镝”。喻发言正中要害。--汉语大词典

鼓吹,①即鼓吹乐。古代的一种器乐合奏曲。亦即《乐府诗集》中的鼓吹曲。用鼓、钲、箫、笳等乐器合奏。源于我国古代民族北狄。②演奏乐曲。③演奏乐曲的乐队。④鼓吹声;乐曲声。⑦宣扬;宣传。⑧⒈吹嘘;吹捧。⒉引申为捧场,怂恿。--汉语大词典

鼓吹,①⒈乐名。用鼓、钲、箫、笳等乐器合奏。本用于军中,后用于朝廷宴飨等。⒉又指演奏鼓吹乐的军队。②宣扬,宣传。--古代汉语词典

清简,①清廉俭约。②清正不苛细。③简约。④清新简练。--汉语大词典

襦袴,①短衣与裤。亦泛指衣服。--汉语大词典

戎戍,行伍,军队。--汉语大词典

事要,③重要的事情。--汉语大词典

辍,①⒈停止,废止。⒉引申为舍弃。⒊又指让出。--王力古汉语字典

黄散,①指黄门侍郎与散骑常侍。--汉语大词典

军旅,①部队。②作战或战争。③军事。--汉语大词典

领,⑤宋代称兼任较低的官职为领。--王力古汉语字典

假节,①假以符节,持节。古代使臣出行,持节为符信,故称。②汉末与魏晋南北朝时,掌地方军政的官往往加使持节﹑持节或假节的称号。使持节得诛杀中级以下官吏;持节得杀无官职的人;假节得杀犯军令者。③借用符节。--汉语大词典

大司马桓温欲有事中原,使尚率众向寿春,进号安西将军。初,苻健将张遇降尚,尚不能绥怀之。遇怒,据许昌叛。尚讨之,为遇所败,收付廷尉。时康献皇后临朝,即尚之甥也,特令降号为建威将军。初,尚之行也,使建武将军、濮阳太守戴施据枋头。会冉闵之子智与其大将蒋干来附,复遣行人刘猗诣尚请救。施止猗,求传国玺,猗归,以告干。干谓尚已败,虑不能救己,犹豫不许。施遣参军何融率壮士百入鄴,登三台助戍,谲之曰:“今且可出玺付我。凶寇在外,道路梗涩,亦未敢送玺,当遣单使驰白。天子闻玺已在吾许,知卿等至诚,必遣重军相救,并厚相饷。”干乃出玺付融,融赍玺驰还枋头。尚遣振武将军胡彬率骑三百迎玺致诸京师。时苻健将杨平戍许昌,尚遣兵袭破之,征授给事中,赐轺车、鼓吹,戍石头。

谢尚识才文言文译文(文言文详解晋书)(4)

绥怀,安抚关切。--汉语大词典

收付,①谓拘捕罪犯,交付案办。--汉语大词典

临朝,①⒈临御朝廷(处理政事)。⒉亦特指太后摄政称制。--汉语大词典

行人,①出行的人;出征的人。③使者的通称。④小吏差役。⑤媒人。--汉语大词典

止,①⒈足,脚。②⒈栖息,居住。⒉引申为留,留住。--王力古汉语字典

谲,①⒈言行多变化,诈异。⒉引申为欺诈,诡诈。②变异,变化。--王力古汉语字典

梗涩,①阻塞。②迟钝;滞涩。--汉语大词典

单使,②单身使者。--汉语大词典

白,②⒈明显。⒉动词,弄清楚,说明白。⒊又为告白,禀告。★孔雀东南飞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王力古汉语字典

白,③下对上的告诉,陈述。★孔雀东南飞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许,①⒋又引申为赞许,赞同。②处所。③或许,大约(后起义)。④表示大约的数量,后起义。★柳宗元小石潭记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⑤这,这样,后起义。--王力古汉语字典

赍,①付与,送给。②⒈持,携带。⒉引申为怀抱。★江淹恨赋赍志没地,长怀无已。--王力古汉语字典

永和中,拜尚书仆射,出为都督江西淮南诸军事、前将军、豫州刺史,给事中、仆射如故,镇历阳,加都督豫州扬州之五郡军事,在任有政绩。上表求入朝,因留京师,署仆射事。寻进号镇西将军,镇寿阳。尚于是采拾乐人,并制石磬,以备太乐。江表有钟石之乐,自尚始也。

谢尚识才文言文译文(文言文详解晋书)(5)

采拾,犹选取。--汉语大词典

石磬,①一种石制的打击乐器。--汉语大词典

钟石,钟和磬。古代乐器。--汉语大词典

桓温北平洛阳,上疏请尚为都督司州诸军事。将镇洛阳,以疾病不行。升平初,又进都督豫、冀、幽、并四州。病笃,征拜卫将军,加散骑常侍,未至,卒于历阳,时年五十。诏赠散骑常侍、卫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谥曰简。

谢尚识才文言文译文(文言文详解晋书)(6)

病笃,病势沉重。--汉语大词典

征拜,征召授官。--汉语大词典

无子,从弟奕以子康袭爵,早卒。康弟静复以子肃嗣,又无子。静子虔以子灵佑继鲲后。

谢尚识才文言文译文(文言文详解晋书)(7)

从弟,堂弟。--汉语大词典

袭爵,封建时代,子孙承袭先代的爵位。--汉语大词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