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年刘长文到陈村给孩子做家访,那孩子正巧就住李木匠家的隔壁。这是小满第一次见到刘老师,小满一眼就看上了年轻帅气的刘长文。

刘长文高大帅气,有文化,小满确定这便是她这辈子要嫁的男人。

小满主动和父亲李木匠提起了心仪的刘老师,希望父亲找人去说媒。

李木匠经常到桃花村打家具,对刘长文的家庭情况也略知一二。一个字,穷啊,家里就一个老父亲常年下地干活,母亲瘫痪在床多年。刘老师也只是个临时的代课老师,一个月十多块的工资。一家三口挤在那两间破旧的土砖房,屋里头连个像样的家具都没有。

李木匠长长地叹一口气:“小满啊,这几年上门提亲的人不少,你一个也看不上。这可倒好,要自己主动找人去说媒,男方还是个穷小子。你可要想清楚,结婚是一辈子的事,你光图个人,他那个家可是穷得叮当响。你要是嫁过去,就得吃苦一辈子。”

小满知道父亲心疼自己,但是在她心里这辈子已经认定了刘老师,劝也没有用,只要刘长文同意,她不要一分钱彩礼也愿意嫁。

媒人很快到了刘家提亲,刘长文的父母对陈村的李木匠还是知道的,现在他的小女儿看上儿子,一分钱彩礼不要。

小满比刘长文大三岁,小学二年级文化。这些在老人眼里都不重要,光是不要彩礼钱,这一点就足够让他们心动。更何况,这姑娘,还长得高大,俊俏,家庭条件也好。简直就是天上掉下来的儿媳妇,太好了,刘长文父母满口就答应了这门亲事。

刘长文上次到陈村给班里的孩子做家访时见过小满,虽然没有说上一句话。但她那白皙的圆脸,丰满的身材,还是给刘长文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比自己大三岁倒也没什么,只不过二年级的文化,刘长文还是难以接受的。这完全不符合自己对爱情,对另一半的想象。

然而生活是现实的,像他现在这样的贫困家庭。有好姑娘不要彩礼也愿意嫁他,即不嫌弃他家穷,还愿意一同照顾父母。这样好事非常难得,如果错过了,自己还会有更好的选择吗?

虽然刘长文高中文化,学生时期热衷于阅读文学诗集,也曾对梦想和爱情有过美好的憧憬,但最终还是回到了桃花村,梦想和爱情早已是遥远的过去了。

刘长文和小满很快就结婚了,结婚前,李木匠到刘家干了一个多月的木工活。把刘家的门窗都给换了新,还给女儿女婿亲手打制了上好的婚床,衣柜。当然木料都是李木匠带来的,女儿要嫁给长文,在他心里早把长文当儿子,只要女婿和女儿过得幸福一切都值了。

婚后小满尽心照顾公婆,每天出门下地干活。把小家庭打理地井井有条,公婆对儿媳妇也是满心欢喜。

刘长文对妻子小满是感激的,这个贫困的家,因小满的到来让他感受到温暧。妻子每天下地辛勤的劳作,从来没让自己下地干农活。

小满白天在地里劳累了一整天,晚上倒头就睡,刘长文还要点灯批改学生作业。夫妻为小家庭各自分工忙碌着,日子越倒是越过越舒心。

但是每到夜深人静时的刘长文心里依然感到无比的寂寞,小满爱他,敬他,但文化的差异在那里,她不懂他。

曾经年少才华横溢的刘长文,也是个充满诗情画意的青年。只不过在现实的生活中,一点点被磨灭了。只有到了寂静的夜晚,刘长文才会打开埋在心底里那些长长绵绵的回忆,回忆里记录了他最美好的青春年华画面……

自从小满嫁给刘长文,日子不管过得多苦多累,她脸上总是乐呵呵的。对生活从未有过抱怨,在田里忙活了一天,回到家只要能看到刘老师,她内心就知足了。

小满的婆婆虽然脾气古怪,但对着一个长年瘫痪在床失去自由的老人,小满对她更多的是怜爱。外面干活回来迟了,做饭晚了,老太太就像个小孩一样乱发脾气,但只要给她吃饱了,她也就安静了。

结婚一年后有了大女儿刘青青,给这个小家庭带来了欢乐。青青从小聪慧,成绩优异,考试几乎都拿第一名,家里墙上贴满了她的奖状。

只不过在年迈的公公婆婆心里还是想再要个孙子,农村人世代耕田为生,男人意味着一个家的重要劳动力,传宗接代延续香火的象征。但此时正赶上计划生育,刘长文已经是正式的国家教师,超生将可能失去教师的工作。

在青青九岁的时候检查出来高度近视,日后生活必须依赖眼镜。年迈的父母亲便以此为由催促刘长文再生二孩,在父母亲的一再催促下刘长文向计生办打了报告,申请再育二孩,后来才有了刘青竹。

小满在怀青竹前吃了不少的中药,全家人都盼着她能生男孩,到处寻找偏方,只可惜天不随人愿,老二又是个女孩。两个老人在青竹出生时, 一时无法接受又是个姑娘,在自己家院子里嚎啕大哭。

看着难过哭泣的父母,刘长文再次感受到命运似乎对他没有太多的眷顾。从那以后便把所有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每天在学校加班加点备课,批改学生作业,夜晚回到家时,孩子老婆都睡下了。

刘长文兢兢业业的工作,培养了不少的优秀学生考上重点中学,学校也曾多次评选他为先进教师。

只是自己的时间精力都用在了工作上,对家庭的付出则太少了。不仅把照顾父母亲的责任给了妻子,也忽视了女儿的成长。对妻子也没尽到做丈夫应有的担当。

如今年过半百,快到退休年龄。回头想想自己一生走过的路,对父母亲,妻子,女儿,心里满怀愧疚。

最后悔的是改了青竹的大学志愿,自己也年轻过,也曾经心怀梦想。只是无奈于当时处于未开放的时代以及家庭的贫穷,凭一己之力无法改变命运。

而如今青竹正处于快速经济发展中的社会主义时代,一个人只要有能力,完全可以通过知识改变命运。她学好国际英语将来可以走得更远,出国学习、工作和生活。既然女儿有出国学习和工作的梦想,我为何要拦着呢?我为何非要她按我的要求去生活?

唉,是我扼杀了青竹的梦想,是我改写了她的命运,也许她会一辈子记恨我。

只要一想到这个问题,刘长文就感到痛苦。小满不理解此刻刘长文的心里变化,难受的时候他只能在桃花村里漫无目的走着……

扫码关注下方公众号,桃花村的故事明日继续……

桃花源人生活方式句子(桃花村人的一生短暂)(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