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女性阅读的历史书籍(读书从清代女史)(1)

今年收到的“三八节”礼物致敬了一位传奇女性、清代天文学家王贞仪——在遥远的金星上,有一座环形山以她命名。礼物造型源于她研究月食实验的故事,仿故宫博物院“金嵌珍珠天球仪”,展现探索梦想历程中的多种心境。此前妇女节礼物多有致敬女娲、花木兰、穆桂英等,这次的贞仪并非一位硬核“女英雄”,但她追随本心,活出自己的故事同样值得被听见。

推荐女性阅读的历史书籍(读书从清代女史)(2)

作者收到的妇女节礼物

王贞仪(1768—1797),字德卿,原籍安徽,生于南京,自号江宁女史,清代“女三杰”之首(注:王贞仪、葛宜、沈绮均为精通算学的才女)。这位乾隆年间女子,29岁的人生中“学骑射,通星象,精历算,工诗文,擅绘画,通医理,破礼教”,以超越时代的勇气突破局限,追求梦想,是位极具现代气质的“知识女神”。

在那个女子无才便是德,“唯酒食缝纫是务,不当操管握牍、吟弄文史翰墨为事”的闭锁年代,江南闺秀王贞仪生如夏花,却灿若星河。

清人史书载“平生博通经史,兼精算法,旁通医卜壬遁之学”。她有极强的学习能力、钻研精神,涉猎广泛,客居吉林5年,读完祖父留下的75柜藏书。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随父亲行医“向东出山海之地,向西游临撞之所,而后复历吴、楚、燕、越等地,经行程不下数万里” 。自撰《题女中丈夫图》诗:“忆昔历游山海区,三江五岳快攀途。足行万里书万卷,尝拟雄心胜丈夫。西出临潼东黑水,策马驱车幼年喜。亦曾习射复习骑,羞调粉黛逐骑靡。”

推荐女性阅读的历史书籍(读书从清代女史)(3)

王贞仪诗集

她以诗词闻名,袁枚《随园诗话》评其诗“有奇杰之气,不类女流”。同代诗人余秋农称颂”海徼宏篇饶健气,莺花小制亦多情。自惭同住乌衣巷,不识西邻道韫名。曾向蒙古人学骑射,“跨马横戟,往来如飞,发必中”,获评“文武兼资,旁通六艺”,“绝无而仅有”。

《清史稿》判语:女子治历算盖至鲜。她就是那个追寻科学的“特例”。著有:星象图释二卷,历算简存五卷,筹算易知、重订策算证讹、西洋筹算增删,皆一卷,象数窥馀四卷,女蒙拾诵、沉疴囈语,皆一卷,绣紩馀笺、文选诗赋参评,皆十卷,德风亭集二十卷。今人已整理的全集便有十万字。

清人评:贞仪有实学,不可没,班惠姬(注:班昭)后一人而已。她”为诗文皆质实说事理,不为藻采”,在《自箴》诗中提出:“人生学何穷,当知寸阴宝。所难在实践,所尚在闻道”。为此,大胆试验、融汇中西,坚持数年夜观天象、日算星辰,达到“言晴雨丰皆奇验” ,自制设备研究月食,甚至在跟姐妹的通信中,都在讨论几何题。她在200年前便断言:“中西固有所异而亦有所合”,“理求其是,何择乎中西?惟各极其兼收之义。”。

推荐女性阅读的历史书籍(读书从清代女史)(4)

她是当时的“叛逆另类”,已然意识到男女平等:“往往论学术,断不重女子。”“岂知均是人,务学同一理。”面对讥讽她“失闺阁本来面目”的言论,掷地有声地反问:“今世迂疏之士,动谓妇人女子不当以诵读吟咏为事,夫同是人也,则同是心性,六经诸书皆教人以正性明善、修身齐家之学,而岂徒为男子辈设哉!”并写下“始信须眉等巾帼,谁言女儿不英雄”这样鼓舞后世的佳句。

她不言“女权”但身体力行,走出闺门、经济独立、晚婚晚育。《清代闺秀集丛刊》主编肖亚男考证,她经常接济家里,有经济赡养行为,在家中“有相当的话语权”。她不惧世俗,惊世骇俗地收有男弟子。不择名门,在25岁的“高龄”嫁给宣城秀才詹枚,相敬相惜。《<德风亭初集>自序》中写婚后难免被家务所累,“ 分职中馈,遂半废笔墨”,但丈夫提醒她不要放弃,“往往代惜之,嘱仪自集从前及今所作。”

她直面名利,不忘本心。面对持“妇女不以名尚”观点的士人,《德风亭初集自序》洒脱宣示:好名之心,人皆不能无。而概观古今来能于诗古文章者,士大夫固无论,即闺阁之中代不乏人,一云乎传,何啻寥寂不数,数觏即或传矣,而不能卓然以传,则与不传等。仪何敢以名是好,况仪之所作,固有不足云者哉!噫嘻,剑头一吷,聊用自娱。应对与自省,理性而爽直,尽显林下之风,更具现代气魄。

推荐女性阅读的历史书籍(读书从清代女史)(5)

在央视著名栏目《国家宝藏》第三季,演员张子枫在《金嵌珍珠天球仪 前世故事》里演绎了王贞仪的“追梦”人生。剧中人说:从小爷爷给了一个被嘲笑痴心妄想的小姑娘一个梦,“一个不沉陷于世间蝇营狗苟、仰望星空的梦”。

她用30年不到的时间,完成了别人三辈子做不到的事。因为她,我们相信“闺阁中历历有人”;因为她,我们更相信,从古至今的中国人从未停止仰望和探索那深邃的远方。

推荐女性阅读的历史书籍(读书从清代女史)(6)

当世界发现了贞仪,全球的网友们都惊叹于这位大写的的奇女子 “穿越般“的人生。早在1994年,国际天文学联合会(IAU)以“王贞仪”命名金星上新发现的环形山,获此殊荣的还有简奥斯汀、波伏娃等名人。2016年,美国畅销书《勇往直前:50位杰出女科学家改变世界的故事》中,王贞仪和居里夫人、吴健雄等同列。2018年,美国数学教授撰写的《数学的力量:数学的反叛女性》(Power in Numbers)中,王贞仪作为第一位“先驱者”被介绍。2019年《自然》(Nature)网站把王贞仪列为“为科学发展奠定基础的女科学家”。

推荐女性阅读的历史书籍(读书从清代女史)(7)

推荐女性阅读的历史书籍(读书从清代女史)(8)

或许,当下的女孩们还不能像贞仪那般饱览群书、看遍星辰大海,但她提供了一个让后人不断回眸、认知、警醒、激励的范本——

千百年来,虽然枷锁重重,始终有女性无惧现实的磨折甚至死亡的威胁,从柴米油盐的琐屑中抬起头来,在社会重压的缝隙中努力伸。在贞仪的身后,有“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的秋瑾、向警予等女界楷模,也有吴健雄、林巧稚、谢希德等科学先锋。她让我们相信榜样的力量,两百年来,若干年后,女性一定会看到更广阔、更高远的宇宙。

以贞仪之名,向拥有同样品格的当代职业女性们致意:工作中突破局限,勇于追求梦想;生活中美好芬芳,绽放自我光芒。愿大家:专注事业时,静若处子,心意贞定;对外交流时,自信优雅,仪态从容。认真工作,快乐生活。追求真理,探索世界。脚踏实地,仰望星空。

借贞仪之光,正视女性的困境,也看到女性的力量。以思想做武器,在世间走出路、发出光。无论何时、何地,无论独行或家庭、办公室还是厨房间,都要坚持看到自己、发现自己、创造自己。

贞仪的故事,与性别有关,又无关。

黑格尔说,一个民族要有一群仰望星空的人,才有希望。她便是千万年来那些仰望星空的先贤中的一员。

四方上下曰宇,往古来今曰宙。在宇宙面前,地球只是脆弱的“暗淡蓝点” 。《菜根谭》说“石火光中争长竞短,几何光阴?蜗牛角上较雌论雄,许大世界?”面对寰宇,不妨自问:我们为世界贡献了什么?

王贞仪们之所以被宇宙镌刻,无关性别出身,无关民族国别,只因作为一个普通的人,她拼尽一生、奉献力量,努力去解释和改造周遭,从而被历史铭记,馨香永恒。

作者:朱淑娴

编辑:金久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