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首届上海市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研究“终身荣誉奖”揭晓,共有10位建国以来长期在公共政治课教育教学一线工作,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中作出重大贡献的、在世的本市资深专家学者获此殊荣。澎湃新闻拟发布“终身荣誉奖”获奖学者系列稿件,本文为原上海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院长叶敦平篇。
叶敦平1932年出生在浙江余姚。从1954年进入上海师范专科学校政教科算起,到1998年从上海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院长的职位上退休,在长达44年的时间里,叶敦平一直坚守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与研究的第一线。20世纪八九十年代,叶敦平领头或参与编写的一批马克思主义哲学教材影响广泛,其中1980年出版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一书发行量多达900多万册,是建国以来哲学教材中印数最大的一本。
因为获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研究“终身荣誉奖”,记者在交大徐汇校区总办公厅对叶敦平进行了采访。虽然已是85岁高龄,叶敦平在回忆往事时仍然思维敏捷,条理清晰,多次表示此次获奖令他有些不安,叮嘱不要对他个人过分宣传,“这不是我一个人的努力,是集体的成果,甚至可以说是我们这一代人的成果。”
叶敦平。
“党的需要就是我的任务”
1946年,因为父亲在上海丽华国货公司工作,14岁的叶敦平也来到上海,进入储能中学读书。储能中学是当时有名的红色学校,有有“民主革命堡垒,爱国志士摇篮”之誉。“当时在学校和个别地下党员接触比较多,我也属于比较要求进步的青年,所以就参加了市政建设。”
1951年,适逢解放后上海市政建设热潮,不满20岁的叶敦平被分配到上海总工会职工学校做教师,还担任了教导主任。当时工人的文化水平普遍低下,上的是基础的语文数学课程,有的还是扫盲工作,“上课都是在晚上,一三五一个班,二四六一个班,一个学校里面将近1000人,学习气氛非常好。”叶敦平认为这段和劳动者接触的经历对他后来的工作有很大帮助,“属于实践当中的学习。”
在职工学校工作了三年,在“选送优秀教师上大学”的政策下,叶敦平考取了上海师范专科学校,即上海师范大学的前身,进入政治教育专业学习,从此投入到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队伍中。“当时并不知道政教科是什么意思,进入理论教育队伍也是服从组织需要,党的需要就是我的任务,是在这么一个观念下面到了这个专业。”叶敦平在上海师范学院就读的两年间,学习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经济学、革命史等课程,期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56毕业留校,在马列教研室担任助教,教授革命史课程。
1958年,由于很多交大教师在“反右”中成为右派,叶敦平和一批教师被抽调到上海交通大学“加强力量”。同年,他考取了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班,于是北上求学,师从著名马克思主义哲学家肖前(1924-2007)。“研究生班的要求还是比较高的,所以我真真正正进入哲学领域是在人民大学哲学研究生班。”叶敦平说,肖前是他的论文指导老师,对他影响很深,加上人大的特点是强调学习经典著作,也就是马列原著,他的哲学水平得到了提高。1959年,在“大跃进”出现“两条腿走路”的哲学思想,叶敦平写了一篇题为《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文章,发表在《光明日报》上,首次公开发表的经历为他之后的理论研究建立了信心。
1960年7月从人大毕业后,叶敦平返回上海交通大学马列教研室任教,一直到1998年退休。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基础牢固,加上能和学生打成一片,叶敦平在当时深受学生欢迎。现任上海交通大学校史编纂委员会秘书长的毛杏云在1960年代初上过叶敦平的哲学课,她回忆说,“叶老师的课同学们都会提前去占座,可容纳几百人的阶梯教室总是座无虚席。”
此外,叶敦平在推动上海交通大学的学科建设方面也做了很多工作。交大原来是工科院校,当时党委、校长和行政部门负责人都同意要走综合性发展的道路,叶敦平也认为要两条腿走路,没有文科这条腿不行。1985年在他和同事的奔走呼吁下,才建立了第一个文科系——社会科学及工程系,叶敦平任系主任。后来其他文科专业逐步发展起来,经过10年的努力,在1996年成立了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叶敦平任第一任院长。“交大现在成为综合性大学,文科一些专业也有名气了,这和我们当时领导们、同事们的指导思想和共同努力都有关系。”
编写教材,影响深远
解放初期,国内高校向苏联学习,开设了“马列主义基础”、“中国革命史”、“政治经济学”、“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等四门理论课,甚至一些教材也是从苏联引进的。“文革”结束后,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讨论中,高校政治理论教育也开始拨乱反正。1978年6月,教育部在武汉召开14省市高校马列主义教师座谈会,决定迅速组织一批有教育经验的教师编写《哲学》、《政治经济学》、《中共党史》、《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四门理论课教材,作为上海市委派的四名教师之一,叶敦华被推荐负责编写《哲学》课程大纲。
叶敦平编写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于2002年获得全国普通高校优秀教材一等奖。
大纲完成后,又由叶敦平任编写组组长,于1980年正式出版了上海市高校哲学教材《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理工农医类) ,此后陆续加印,总共发行了900多万册,影响全国,与由李修林编写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文科类)并称为“南方本”和“北方版”。1998年,叶敦平再次受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委托担任主编,重新编写理工类《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该书于2002年获得全国普通高校优秀教材一等奖。此外,叶敦平还担任主编,为中专教育编写了《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概论》两本教材。另参加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教材编写,任《哲学》、《哲学原理》教材的副主编。
虽然这一阶段的工作以教材编写为主,叶敦平还和时任复旦大学新闻系系主任的李龙牧一起参与了“七五”规划终点课题,于1988年出版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教程》(李龙牧任主编),“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如何进行,有什么特点,做了一些探索。这些现在都经常讲,但在当时连名称都不大知道的”,叶敦平回忆道。
叶敦平对马克思主义教学研究的贡献还体现在培养、提携后辈上。他的很多学生现在都是高校思政教学战线上的骨干分子,很多研究生一直有来往,“变成了同志关系朋友关系”。另一项让他印象深刻的工作是。从1990年以来,叶敦平受上海市教委的聘请,担任普通高校评审委员会委员,并担任政治理论课组长。在他看来,这也是一项重要的人生经历,“评审教师当中是自己学习的过程、提高的过程,另外也了解理论课教师的现状、情况。”由于政治理论课的特殊性,理论课教师和学生接触较多,教学成果较少,如果按照硬性标准,很多教师的职称不能上去,“但我们考虑到实际情况,考虑到教育课堂水平要提高,大概有1000多人的职称评定都是由我作为组长签字的,这项工作为觉得蛮有意义的。”
对话叶敦平:
澎湃新闻:您在教学和编写教材的过程中如何处理外来思潮和马克思主义的关系?
叶敦平:我觉得理论一定要研究,理论不研究照本宣科是不行的,学生也不欢迎,我们自己也不满足。这个问题就是涉及到理论创新的问题,现在很提倡创新,创新不是那么容易的。讲讲容易,真正做不到的。这就要有广泛的知识,要了解历史,要了解中国的文化,了解中国的传统,这是非常重要的问题,不是就事论事。我们已经退休了,研究相对就少一些,现在的问题来讲就是要接触各方面,要分析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哪些要坚持,哪些我们还可以探讨的。研究过程中要允许不同的看法,还是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大家来讨论,但是政治方向要明确,不能动摇,不能含糊。特别我们要头脑清醒,我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这个概念我们这些人还容易接受,而且这个思想还比较牢固,现在(的人)最容易受到这种影响,现在太复杂了。这次同志讲话(“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很重要的一个目的就是指明我们方向,理论的方向理论怎么研究,教师的方向怎么发展,这是非常重要的,这的确是方向问题,涉及到国家大事的问题,国家前途的问题。
澎湃新闻:国外的大学也会上马克思主义课程,但像美国的大学他们上课的方式可能是让大学生去读一些马克思主义的原典例如《资本论》,而现在我们国内的高校学生学习的一般都是比较概括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您如何看待这两种不同的教学方式?
叶敦平:我们的马克思主义课过去称过好多名称,有叫马克思理论教育,有叫政治课,现在比较完整的讲法是思想政治理论课。这是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特色,我们灌输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我们的社会主义国家制度决定的,要系统地进行马克思主义教育,这一点非常重要,是大方向的问题。我们进行系统马克思主义教育是要真正告诉你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怎么来分析问题,怎么来回答理论问题,怎么来回答现实问题。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我们一直认为是有些经典议题到现在也没有过时,所以我们还是举马克思主义旗帜。但是一百多年时间,理论发展是很快的,马克思时代的一些说法跟当前情况是差异很大的。所以在这个问题当中,最重要的问题是理论创新,要改革新的理论成果,这是我们当代马克思主义者的任务。像美国这些大学来讲,它是纯学术性的,而且是每个人各取所需地进行马克思主义研究,不是真正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更不可能把它当作指导思想来指导一切工作。
澎湃新闻:您对这次获得这个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的终身荣誉奖有什么感想?
叶敦平:我获得这个荣誉奖不是我一个人的努力,是集体的成果,甚至可以说是我们这一代人的成果。(获得)荣誉只有几个代表人物,但真正默默奉献的是一辈人,一代人都在努力。这个工作是我光荣的任务,是我崇高的职责。1954年开始就进行了,从工龄计算我是44年,从工作时间来讲是50多年。我1998年退休,实际上一直留在学校里,还在工作,所以真正来讲从事了50多年,一辈子奉献给马克思主义教育。我说我一辈子就做了一件事情: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所以得到这个荣誉奖,也很不简单,是大家努力的结果。
我觉得,50多年来理论课的发展也是不平凡的,曲曲折折,改革发展也很多,得到肯定也得到否定,得到批评也得到表扬。我觉得做个政治理论教师也很不容易,多少人默默为它做贡献,所以我是一切同行们共同努力、共同奋斗,虽然我年纪大了,这个事业还是要继承的接班人,希望更多的接班人承担这个任务,使理论昌盛,使这门课成为学生欢迎的一门课程。这是我的期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