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已经退费给我们了,感谢你们的帮助,果然遇到困难找警察靠得住,给你们点赞!”8月26日下午,南通海安白甸镇白甸村张女士通过微信向白甸派出所民警林志龙表达谢意。

孩子玩游戏充值能追回来吗(江苏南通熊孩子)(1)

8月18日上午10时许,张女士来到白甸派出所,称这段时间父亲的手机微信里每天都莫名地被扣款,总计9000余元,担心是遇到诈骗。

当天值班民警林志龙安抚张女士情绪后,通过查看手机扣款记录,发现都是购买游戏装备扣除的费用,于是询问近期还有谁使用过这部手机。张女士忽然反应过来,称放暑假后,自己12岁的小儿子会拿爷爷的手机使用,以为他就是刷刷视频,没想到都是在玩游戏,还充了这么多钱来买装备。

了解情况后,为尽快帮助群众追回钱款,林志龙立即与游戏公司客服进行电话沟通,经过多次协调,反馈相关信息,对方鉴于该充值行为是未成年人在无大人监管的情况下进行,通过申述并提供相关订单数据后,最终游戏公司向张女士退回了大部分充值钱款。

在游戏里充钱买装备

以获得更好的游戏体验

这无可厚非

但缺乏金钱观念的“熊孩子”

在游戏里无度消费

就是另外一码事儿了

相信不少家长都在新闻报道中见过

经常有孩子充值几千甚至几万元玩游戏

面对这些“熊孩子”

家长也是真头疼

不过

今后再遇到这种情况想要维权

已经有法可依啦!

法律链接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十九条规定,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第二十条规定,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按照上述规定,八周岁以上的孩子为游戏充值的,需要经家长的同意、追认,充值行为才有效。如果是八岁以下孩子为游戏充值的,需要由家长实施,孩子自己充值是无效的,游戏公司也要退款。

小苏提醒

请引导自己的孩子正确对待网络游戏,在学习之余,引导孩子进行有益身心健康发展的兴趣爱好或者休闲活动。更重要的是,家长要加强对孩子的反网络诈骗知识的教育,提高孩子们的自我防范意识和甄别能力,加强微信、支付宝、银行卡等支付方式的自我监管,不要将支付密码或者方式告知孩子,减少不必要的财产损失。

来源:南通网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