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的翼龙曾比人还多

欢迎关注公众号【萨苏】(sasutime)

根据自治区区政府的统计,由于经济的发展,新疆的人口在进入21世纪之后呈现爆发性增长,从2000年的1849万迅速增加到2017年的2445万人,十几年间增加了32%。人口的增长必然带来资源的紧张,很多人难免为此忧心忡忡。

然而,这时候却有个人跑出来告诉你——这点儿人口不算啥,当年新疆的翼龙比这个数儿多多了。那你多半会以为这位是喝多了。

翼龙为什么提前灭绝(统治天空数亿年的翼龙为啥大规模灭绝)(1)

▲ 翼龙,是恐龙的近亲,中生代会飞的神秘爬行动物,与恐龙一同在白垩纪末期灭绝

而我在和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研究所的汪筱林研究员谈起新疆的古生物,不一会儿就得到了这样一个“龙比人多”的印象——确切地说,当年哈密的翼龙,恐怕比今天新疆的人口都要多几倍。

“那里的翼龙化石实在太丰富了,每一平方米至少有一具个体。”说起哈密翼龙来,汪筱林研究员忍不住感叹,十几年野外考察生涯使他的皮肤接近了橄榄色,在这一瞬间却现出了激动的红润。

翼龙为什么提前灭绝(统治天空数亿年的翼龙为啥大规模灭绝)(2)

古生物复原画家赵闯描绘下的哈密翼龙Hamipterus tianshanensis),是一种近乎无尾,口中生满利齿,两翼展开达三米多的空中庞然大物,它们生活在一亿两千万年前的新疆哈密盆地,在2005年被汪筱林的导师邱占祥院士在寻找巨犀化石时发现,此后,汪筱林带队对其进行了十多年的连续考察,如今,它已经成了国际翼龙研究的一个传奇。

我们是在《北京青年报》“青睐”团队组织的答谢会上谈起哈密翼龙的,起因是我对汪筱林说起,当年曾有某个无聊的老外伪造过南北战争期间美国陆军猎获翼龙的照片。

翼龙为什么提前灭绝(统治天空数亿年的翼龙为啥大规模灭绝)(3)

▲ 这种玩意儿在真正的专家面前当然不值一提

不过,因为这个缘故,汪筱林便问我是不是对这种神秘的动物有所了解。我说早年听说过新疆的乌尔禾翼龙——您,是不是研究它的?

翼龙为什么提前灭绝(统治天空数亿年的翼龙为啥大规模灭绝)(4)

▲ 乌尔禾翼龙出自新疆准噶尔盆地,是中国古动物馆的标志性展品,很多人都有印象

汪筱林果然去过乌尔禾,那是个古老的恐龙和翼龙化石分布区,依然有丰富的遗存,而他近年来是活动在新疆东部的哈密,那里的古脊椎动物化石更加丰富,典型的便是哈密翼龙。

这是一种富有魅力的动物。

翼龙为什么提前灭绝(统治天空数亿年的翼龙为啥大规模灭绝)(5)

▲ 哈密翼龙头骨化石,镶满利齿的颌骨上方有风帆形状的纵向骨片

翼龙为什么提前灭绝(统治天空数亿年的翼龙为啥大规模灭绝)(6)

▲ 显示其活着的时候头部应有漂亮的冠饰,雄性较大,雌性较小

翼龙为什么提前灭绝(统治天空数亿年的翼龙为啥大规模灭绝)(7)

▲ 哈密翼龙头部复原图,虽然很多科学家认为翼龙应该是温血有毛的,但哈密翼龙化石至今还没有显示出它带有毛发

至于这种头饰的用处,至今仍有不同看法。有的认为它可能是类似蝙蝠的超声波系统,帮助翼龙进行导航,有的认为这是翼龙飞行时的方向舵,不过更多的学者认为它和鸡冠子一样,应该是一种用于区别两性的器官。

想来这是有道理的,您想,寻找伴侣的翼龙如果飞了好久,追上对方才发现是同性,将是多么扫兴的事情?有了不同的头饰,就可以大大减少这种误会了。

谈到哈密翼龙,汪筱林恐怕是没法控制自己不激动——在哈密翼龙蛋发现之前,全世界发现的翼龙蛋化石只有五六枚,而汪筱林团队发现的一组三块化石沉积岩中,便有翼龙蛋化石二百多枚,其中还有不少是胚胎!

翼龙为什么提前灭绝(统治天空数亿年的翼龙为啥大规模灭绝)(8)

▲ 这组化石堆积中化石之丰富令人昨舌

而根据汪筱林的说法,这不过是对出露地标的翼龙化石堆积进行抢救性发掘时获得的,当地是雅丹地貌,他到那里时很快便发现雅丹沉积层中到处是破碎的翼龙化石。

而当地拥有丰富化石遗存的地区面积十分广阔,堪称翼龙的超大规模坟场。按照现在发现的化石密度推断,目前挖掘考察的岩层中,很可能会有七千万头左右的翼龙埋骨其中,而这样的岩层,在当地有多层!

翼龙为什么提前灭绝(统治天空数亿年的翼龙为啥大规模灭绝)(9)

这是一个令人恐怖的数字,让我内心充满了疑问——新疆今天支持两千多万人口,在水源和资源方面都要精心调度,一头翼龙个子比人还大,还是肉食,它们怎么能在当年的新疆生存下来?要知道,就算多个地层可算分属不同时代,生活在一个时代的翼龙也有七千万头呢!它们吃什么?而且,这七千万头翼龙,又怎么可能都变成化石呢?

要知道,在生物界,最难以形成化石的便是空中飞的动物。它们的生活常态是飞翔,遇到敌害可以升空躲避,哪怕碰上地震海啸也可以逃命,所以比海陆栖息动物形成化石的机会相对较少。

同时,它们为了飞翔骨骼普遍又轻又细,大多数还是中空结构,很难保存并形成化石。所以,无论翼龙还是鸟类,甚至蜻蜓蝴蝶的化石,都是十分稀少的。

翼龙为什么提前灭绝(统治天空数亿年的翼龙为啥大规模灭绝)(10)

▲ 不要说化石了,就是现实中存在的鸟类,有位藏族音乐家为了获得一支野生鹰骨制作的笛子,也花了二十多年的时间——几乎没有人看到过死去的鹰,又从哪儿去获得鹰骨呢?

那么,这次一下子出现几千万头翼龙的化石,又是怎么回事儿?

对我这些疑问,汪筱林一一给与了解答。

翼龙为什么提前灭绝(统治天空数亿年的翼龙为啥大规模灭绝)(11)

原来,一亿两千万年前的新疆,可不是今天的半干旱地区。那时这里有巨大的淡水湖,水生动物资源丰富,无数翼龙便栖息在大湖的湖边,它们在空中比鸟群都要密集。

这样的大湖可以有几千平方公里甚至上万平方公里的面积,算起来,每平方公里只有上千的翼龙,应该可以满足它们的生活需要。

由于没有天敌,食物又丰富,在哈密的大湖周围聚集几千万头翼龙实在是不足为奇的事情。

这一点我认为是合理的,翼展3.7米的皇家信天翁体重只有十几斤,而主要依靠滑翔飞行的翼龙由于不需要信天翁那样多的飞行用肌肉,体重可能还要少,作为爬行动物,其新陈代谢也比哺乳动物和鸟类要低,它们所需要的食物并不像最初看起来那么多。

至于它们为何最后会被集中在几十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并形成化石,汪筱林认为这是当时发生了巨大的自然灾难。

翼龙为什么提前灭绝(统治天空数亿年的翼龙为啥大规模灭绝)(12)

▲ 我国辽西地区曾发现密集的鸟类化石,据信其原因便是自然灾难——当时发生了大规模的火山爆发,炽热有毒的气体追逐着逃亡的鸟类,使其死亡坠落,并被火山灰迅速覆盖,最终形成化石

哈密翼龙遇到的自然灾难与辽西鸟群似乎不同。汪筱林的团队注意到,尽管在哈密有着丰富的翼龙化石,但却始终没有找到一个完整的翼龙骨架,这说明翼龙在形成化石时都是破碎的,死状十分惨烈。

但是,尽管翼龙骨骼脆弱,但发现的分散骨骼却保存得比较完好,很少折裂和缺损,这提示我们灾难的暴力性又有一定限度。

罪魁祸首,很可能是类似特大龙卷风的超级规模湖上风暴。

剧烈的风暴把大湖周边空中,地面的翼龙连同其筑巢区的蛋一同卷起。翼龙在风暴中死亡,尸体分解,带着皮肉的残骸被带到湖岸边这片地区,便集中抛洒沉积下来,形成了我们所见的化石密集区。

翼龙为什么提前灭绝(统治天空数亿年的翼龙为啥大规模灭绝)(13)

▲ 不大的一块沉积岩上,便至少有三个翼龙头骨,以及各种分散但完整的翼龙骨骼

从科学的角度,汪筱林的分析是有道理的——翼龙被认为是操纵气流的高手,善于利用巨大的皮膜翼在上升气流中滑翔,这说明它的生存区本来便应该是风能较多的地方。

但是,它的身体结构不能承受太大的风暴,其尺寸又使其难以寻找到避风的场所,所以,遇到巨大风暴时只能束手待毙。翼龙化石堆积在不同沉积层,大概就是连续发生几次风暴的证据了。

无论这些翼龙是怎样形成化石的,但“翼龙曾经在新疆比人还多”的确吸引了世界科学界的目光。

翼龙为什么提前灭绝(统治天空数亿年的翼龙为啥大规模灭绝)(14)

▲ 国际间对哈密翼龙的分析和关注

写这篇文章,一方面是为汪筱林和他的团队自豪,希望更多朋友知道他们为中国科研的贡献,另一方面,也是希望更多的朋友关注翼龙这种奇妙的动物,探索它们的生存和灭亡过程,或许这比福尔摩斯或者柯南的故事还要更精彩。

翼龙为什么提前灭绝(统治天空数亿年的翼龙为啥大规模灭绝)(15)

▲ 向汪筱林和他的团队致敬

​【完】

欢迎关注公众号【萨苏】(sasutim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