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懿传受够了后宫的尔虞我诈(人性博弈比宫斗来得更直击人心)(1)

《如懿传》行至20集,调性突然悲悯起来。且按下如懿被打入冷宫之蒙冤不表,就说这吉太嫔的亮相,可谓瘆人。当80岁样貌的吉太嫔说自己不过35岁时,我一度怀疑过她脑回路正常与否,毕竟这鬼鬼崇崇的冷宫,像极了精神病人的集中营。而吉太嫔的登场,令人不禁嗟叹这冷宫催人,八九年的光景,就让年方26的豆蔻女子,转眼熬成了耄耋。

如懿传受够了后宫的尔虞我诈(人性博弈比宫斗来得更直击人心)(2)

剧中吉太嫔将矛头直指钮钴禄氏•甄嬛,激起了不少如懿粉的科考欲,不少剧迷在电视剧和原著中深扒,试图找出这位与钮钴禄氏皇太后同辈的嫔妃,在《甄嬛传》里对位角色。可惜不论是流潋紫原著,还是其电视改编,都未提及吉太嫔其人。

观众自行脑补的冲动情有可原,毕竟《如懿传》和《甄嬛传》皆为流潋紫手笔,而且《甄嬛传》的大结局弘历登基,与《如懿传》第二集的新皇登基咬合,一众人物和身份也延续下来,很容易让人有《甄嬛传》续篇的错觉。

其实不然。就比如雍正那位死生不复相见的皇后乌拉那拉•宜修,《如懿传》开篇因为与太子弘时觊觎皇位被幽禁景仁宫,在《甄嬛传》中则是因为害死妹妹纯元皇后一事被揭遭禁。《如懿传》的时序看似可以接壤《甄嬛传》,人物也多有叠加,但并非完全接驳,实为两个交互宇宙的关系。因此,《甄嬛传》的人物和时间线仅可作为《如懿传》的阅读参考,切不可对位照套。

如懿传受够了后宫的尔虞我诈(人性博弈比宫斗来得更直击人心)(3)

更关键的是,《如懿传》和《甄嬛传》是两种风情和诉求的剧集。七年前的《甄嬛传》既是宫斗戏的先锋,也是宫斗剧的巅峰。《如懿传》尝试以一种反宫斗的新风尚,在人性的雾霾中绽放青樱一枚,同时为纷纷扰扰的宫斗戏画上一个休止符。

如懿传受够了后宫的尔虞我诈(人性博弈比宫斗来得更直击人心)(4)

不退场的甄嬛

黑化趋势的太后是个活久见

吉太嫔的出场不过几分钟,迅速在网络上蹿红,被热心的网友封为“精神病院院长”。

其实无需吉太嫔抹黑,我们心爱的嬛嬛早在《甄嬛传》的尾声,就有黑化的大趋,尤其,她在雍正弥留之际道破的真相,可谓诛心。《甄嬛传》的片尾,贵为太后的嬛嬛坐享荣华,感受着失去爱人、敌人和朋友的孤寂。而《如懿传》中太后人设截然不同,上来就是个睚眦必报、专断独裁、周旋权力、指染后宫的暴脾气老太,丝毫没了当年嬛嬛的气息。

如懿传受够了后宫的尔虞我诈(人性博弈比宫斗来得更直击人心)(5)

《甄嬛传》中的嬛嬛,《如懿传》里的太后,本都与清史有些许出入,《甄嬛传》里的纯元皇后纯属杜撰,然而钮钴禄氏和乌拉那拉氏确实分别为雍正的孝圣宪皇后和孝敬宪皇后。而《如懿传》中的娴妃如懿,也确有乾隆继皇后辉发那拉氏的史实背景。

历史上的乾隆爷活到88岁,在历代帝王里算是长寿的,一生有过富察氏、辉发那拉氏和魏佳氏(死后追封)三位皇后。他的母亲钮钴禄氏也活了85岁,直到1777年才去世。在此之前,这位统领两朝六宫的女人依次见证了儿子三位皇后的去世,不说是儿子后宫之争的参与者,至少也是见证者,是个不折不扣的“活久见”。

从钮钴禄氏的出场来看,她就是悬在乌拉那拉•如懿头上的一柄利剑,随时都可能要了如懿的脑袋。剧中邬君梅饰演钮钴禄氏,周迅饰演乌拉那拉•如懿,这是邬君梅1987年《末代皇帝》走红好莱坞后再回清宫,也是邬君梅和周迅2005年《美人依旧》之后再度携手。更难得的是,甄嬛与宜修之争,还成就邬君梅和陈冲二位老戏骨同场飙戏。

如懿传受够了后宫的尔虞我诈(人性博弈比宫斗来得更直击人心)(6)

如懿传受够了后宫的尔虞我诈(人性博弈比宫斗来得更直击人心)(7)

不进攻的如懿

终其一生是场无关胜负的人性博弈

《如懿传》反宫斗的气质,几乎都压在了周迅饰演的如懿肩上。想当初《甄嬛传》是以爱之名,讲诉了一位不谙世事的单纯少女,成长为善于谋权的一代太后的故事,女主人公从不争到被迫而争,又从被迫而争演绎成主动争斗。《如懿传》则反过来,宫斗退为其次,研讨了一段从恩爱相知到迷失破灭的宫廷婚姻悲剧故事,女主人公始终以不争应变万争,哪怕最后被争斗所吞噬。

剧中的如懿是枚无毒无害的后宫弱女子,她一面要提防长辈钮钴禄氏太后悬在她脖子上方的利剑,一面还要应对同辈嫔妃们的暗箭,甚至是“群殴”。以如懿深陷冷宫一案为例,有皇后富察氏一方的计谋,有高贵妃的算计,有玫贵人、仪贵人不明真相的冲动厮打,还有陪嫁丫鬟阿箬卖主求荣的倒戈。尽管被整得遍体鳞伤,甚至危及性命,她除了防人之心,并无害人的怨恨,她既无主动出击,亦无被动作恶,这点到底和《甄嬛传》的钮钴禄氏拉开分水岭。

如懿传受够了后宫的尔虞我诈(人性博弈比宫斗来得更直击人心)(8)

在太后赐名如懿之前,她一直以青樱为名,樱者,花木也,在自比金玉的后宫,一株凌寒的花木,固然没有金玉的光彩与娇宠,却始终透露着非凡的淡薄与坚毅。姑母的死敌钮钴禄氏太后赐名如懿,取义看似美德,似乎是个美好的寄意,实有贬损用意,然而她如履薄冰的一生,始终辜负着宿敌们的努力,因为她一生美德在线。

如懿没有选择与众嫔妃争宠,也没有卷入她们的子嗣之争,但这并不代表如懿可以隔岸观火,真的与世不争。如懿争的,不是表面上的恩宠,也不是母凭子贵,更不是后宫的你死我活,如懿争的,是人之初性本善,是人性。

如懿传受够了后宫的尔虞我诈(人性博弈比宫斗来得更直击人心)(9)

后宫之争,争宠,争子嗣,争利益,争来争去,其实与爱情无关。在这场爱的争夺战中,如懿并非不争,而是因为她深谙,关于爱情,是你的别人夺不走,不是你的争了也没用。如懿之争,争得很道家,争得太无为而治,因此显得被动,处处羁绊,处处受制于人,甚至以悲情告终。

高贵妃专横跋扈,仗势欺人,手段歹毒,是典型的官僚阶级做派;富察皇后表面上母仪天下,掌管六宫,然而我们从30集的预告中可知,如懿和高氏不孕可能都拜她所赐。在人性的博弈上,后宫的大多数可谓扭曲至极,唯如懿等少数派守得住底线,是为人性的捍卫者。

在我看来,古典主义审美不仅只是穿上漂亮的古装,弄几个精致的摆设,更在于真善美的内涵。《如懿传》反宫斗而行之,尝试回归人之初性本善的层面,哪怕她有悲情的落幅,却为新古典主义美学提供了一个好范式。

如懿传受够了后宫的尔虞我诈(人性博弈比宫斗来得更直击人心)(10)

如懿传受够了后宫的尔虞我诈(人性博弈比宫斗来得更直击人心)(11)

不言弃的纯爱

哪怕爱的是个不能承受之轻的男人

相比《甄嬛传》的高奏凯歌,《如懿传》到底是个悲剧爱情,而且还是理想主义幻灭的爱情。我不敢说帝王之家一定没有忠贞的爱情,但我更想称之为理想主义的爱情,毕竟要在封建阶级社会,尤其在后宫制度森严的大清,女子想获得与帝王平权的爱情,那是一件多么天方夜谭的事情。

乾隆在位六十载,拥有后宫嫔妃四十有一,膝下皇子十七,公主十名,虽不比他爷爷康熙妻嫔儿女众多,却也比他的父亲雍正多收了那么三五斗。相传乾隆对结发妻子富察皇后情义有加,富察氏37岁早逝,乾隆哀恸,做《述悲赋》吊祭,而且从此性情大变,还引发了一场朝野风波。

如懿传受够了后宫的尔虞我诈(人性博弈比宫斗来得更直击人心)(12)

然而乾隆与他的继皇后那拉氏之间的爱情,似乎更具神秘色彩以及想象空间。皇后富察氏死了不过四月,那拉氏娴妃就被封统摄六宫的皇贵妃,两年后册立为皇后。继皇后在位十五年,为乾隆诞下两儿一女,然而乾隆第四次南巡至杭州时,那拉氏突然被乾隆秘密遣返,收回册宝,身边人只留下答应级的两名,一年后,那拉氏就薨逝了,丧仪也未按照皇后级别置办。乾隆对那拉氏的突变一直按下不表,直到十二年后才轻描淡写地说,皇后剪了头发,大不敬,大不孝。

这段云里雾里的传闻,为原著作者流潋紫的《如懿传》提供了想象空间。剧本在那拉氏断发绝情的基础上,为四阿哥弘历和青樱格格之间安排了一段青梅竹马的初恋,尽管弘历后来继承大统成了乾隆皇帝,妻妾成群,这对情投意合的饮食男女依旧力排困扰,保持彼此的倾慕之情,直到彻底迷失在后宫争斗的激流中。

如懿传受够了后宫的尔虞我诈(人性博弈比宫斗来得更直击人心)(13)

很显然,《如懿传》在宫闱往事的基础上植入了理想主义的爱情,让原本处于附属地位的清宫妃嫔,拥有了和帝王平权言情的可能,言情的框架是清宫的,爱情的基础却多有现代底色。不仅如此,《如懿传》还赋予这段理想主义的爱情以现实主义的色彩。早前的弘历虽与青樱青梅竹马,后来的如懿虽与乾隆心意相通,他们却无时不刻不被现实所羁绊,始终不得轰轰烈烈地爱上一场。

在《如懿传》中,有一种爱的保护叫冷落。为了避免太后对如懿的制裁,皇帝减少去如懿的延禧宫的次数,为了不引起后宫嫔妃们的嫉妒,皇上能不见如懿就不见。如懿被禁足王府,皇上立马送去《墙头马上》慰藉,如懿前往冷宫前说看不清楚皇上了,皇上却回答说他中午看了一阙戏文,叫《墙头马上》,因为那是他们爱的缘起。

如懿传受够了后宫的尔虞我诈(人性博弈比宫斗来得更直击人心)(14)

而如懿同样为爱隐忍。有人冤她散播玫贵人生下妖邪的谣言,为了不让皇帝难做,她主动申请在查清真相前禁足,当嫁祸她谋害皇嗣的人证物证都摆在面前,她不多做辩解,只问皇上是否信他。当她确认皇上依旧爱她信她,又苦于掣肘为难时,她二话不说就去了冷宫。因为她不想心爱的人为难,同时也相信爱人不会弃她。

《如懿传》说是宫廷爱情的困顿,其实也是今人感情生活的困境,帝王与爱妃之间的爱欲不能,和现代人面临的爱的干扰异曲同工,而后宫的各种利益之争,和今人的物质侵蚀类同。剥离七彩琉璃的后宫元素,我们从古装剧《如懿传》的身上,可以照见现实的诸多倒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