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可以靠颜值,却偏偏勤奋努力、才华横溢一个集美貌和才华于一身的“顶流”却因刚直不阿的性格,屡遭排挤,终被流放成了现实里的loser,这个人就是屈原。

他开创了楚辞体的写诗方式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他把国家的理想与热爱,淋漓尽致地展现在《楚辞·离骚》《楚辞·九歌》等作品里。

中国文坛的巨匠,陶渊明、李白、苏轼、辛弃疾、曹雪芹、鲁迅等人,都是屈老师的粉丝。

梁启超说:“吾以为凡为中国人者,须获有欣赏《楚辞》之能力,乃为不虚生此国”。

《楚辞》,是中国浪漫主义诗歌的源头。

走进楚辞,你的心灵将浪漫如斯;浸润《楚辞》,你,即是浪漫。

复旦大学的中文系徐志啸教授曾带着他的新书《楚辞十讲》做客央视大型文化节目《典籍里的中国》,他以学者身份解说《楚辞》,指出其文学上的伟大价值。

为啥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1)

《楚辞十讲》,当然远远不只是讲《离骚》等篇的爱国和“二湘篇”的爱情。徐教授的十讲是:“楚辞生成的历史与文化背景”;“楚辞——楚地文化的综合产物”;“伟大诗人屈原”;“屈原属于世界一流大诗人”;“惊世的《离骚》、奇特的《天问》”;“诗人的艺术之歌”;“情感美与形象美”;“多种美的展示”;“悲秋诗人宋玉”;“回声与承传”。

词藻情美

成于中国北方的《诗经》,大体上题材比较生活化,风格温柔优美。成于南方的《楚辞》,大体上题材多神话传说,富于想象,风格激扬奇丽。《楚辞十讲》,阐释《楚辞》中特别著名的《离骚》和《九歌》等篇时,正道出这种特色。

《楚辞》中,我最喜欢的,是《九歌》中的《少司命》,前几句是这样的:

秋兰兮 麋芜

罗生兮 堂下

绿叶兮 素枝

芳菲菲兮 袭予

秋天,兰花与麋芜遍布在祭堂四周,那绿色的枝叶和雪白的花朵,散发出阵阵香气。

你看,这“罗生”与“袭予”,用得多好。

为啥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2)

爱国情美

屈原是个贵族,《离骚》的第一句就说明了——“帝高阳之苗裔兮”,我是帝王的后代。他本来也是有头有脸的人物,有个官号三闾大夫,然后是楚怀王的谏官。

后而遭到了暗算。

有人读到这句话,可能会感觉怨气冲天——“荃不察余之中情兮 反信谗而齌怒”,我这样忠心耿耿,你却不肯信我,却因为小人谗言迁怒于我。

可是声声坚定的是屈原的正气——“苟余情其信姱以练要兮 长顑颔亦何伤”只要我情感坚贞不移,形销骨立又如何? “亦余心之所善兮 虽九死其犹未悔”这是我心中追求的东西,就是多次死亡也不后悔。

《离骚》中,徐教授就“修”字大做文章,分析文本各个“修”字根据上下文所得出的意义(包括贤能、美好、修长等),他把屈原形容为““好修’的哲人”。

针对追求美好政治的屈原,徐志啸指出,“一心企望楚王能效法前贤,修明法度,举贤授能,振兴楚业”。但愿望落空了,他的情感诚如徐教授所说的“奔腾起伏——有怨、有怒、有恨、有愤,错综交织”。

为啥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3)

浪漫情美

《楚辞》里的《湘君》和《湘夫人》两篇,写的是楚境内最大的河流湘江之神。徐教授析论这两篇作品时,引录“君不行兮夷犹,蹇谁留兮中州”“心不同兮媒劳,恩不甚兮轻艳”“望夫君兮未来,吹参差兮谁思”“扬灵兮未极,女婵媛兮为余太息;横流涕兮潺湲,隐思君兮悱恻”等名句。

而《山鬼》中的山鬼天真烂漫、少年坚毅勇敢,山野间的自然气息,战场上的惨烈凄凉,都展现出独特的东方美感。

山鬼寻找自我的过程中,外形也在随着内心的变化而改变。

最终,山鬼破解巫觋的诅咒,像凤凰涅槃,光耀四射。

少年战死沙场的那一刻,他的魂魄幻化成金色的落叶,飘飘洒洒,随风飞至母亲的面前。

这一刻,死亡并不是终结,它以落叶归根的形式,展现了古人对生死大义的洒脱。

徐教授说楚辞的诗意,诗人屈原的浪漫精神无不展现得淋漓尽致。

《世说新语》有这样一句话:“痛饮酒,熟读《离骚》便可称名士。”

而徐教授的《楚辞十讲》让以全面深入认识这部经典。

例如“大胆奇特”而且难懂的《天问》篇,有了徐教授的阐释,其叙述的条理和层次,其为“一部兴亡史诗”,我有了豁然可通的理解。

这本全面论述《楚辞》的书,定为十讲,讲述《楚辞》的文化背景、艺术与情感,以及诗人屈原与作品。

十堂名师文学课,本书尽展现中国浪漫主义文学源头、辞赋之宗——楚辞跨越千年时光的魅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