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信念?信念影响什么?如何改变信念?
什么是信念?在成长过程中,我们会接收到来自外界各种各样的信息影响和灌输,随着时间推移,有一些信息会被吸收和固定下来,并不断地被我们接收到的证据所强化。那么,我们就会发自内心地认同这些信息,把它们作为对这个世界的默认假设,用它们来看待和理解这个世界。
这就是信念。简单来说,它相当于构成我们心智世界的“地基”。正是因为有了这些信念,我们才能在它们之上去构造各种各样对于外部世界的规则和框架,形成我们的心智世界。
日常生活中,当我们指出别人的错误时,有些人会非常生气、认为被冒犯了,为什么?正是因为他们抱有这样的信念:“我是正确的,不认同我的人,就是在蔑视我,跟我为敌”。这样的人,很敏感,很容易因为一些小事而记恨别人、产生冲突。因为在他们看来,一切反对和质疑的声音都是对自己的攻击,都是不对的,应当受到还击。
反过来,如果一个人的信念是“别人指出我的错误,是在帮我完善自己的观点”,那么他在日常生活中,心态就会更积极、更正面,更和谐。还有一种,能感受敌对,但心胸宽阔强大,不屑反击,也不会激起自己愤怒, 只提取自己有用的信息,反正对自己没威胁,不必理会。
看看,信念对人行为起决定性影响。那怎么发现自己信念错误呢?就需要加强警觉,提高意识,挖掘信念,找到自己内心深处产生负面作用的不当信念,把它们用更好的、更合理的良性信念替代掉,从而让自己能从更加积极的角度解读外界的信息。
今天来讲常见几大负面信念,并提出转换方法。
一、刚才谈的问题,信念由“我是正确的,不认同我的人,就是蔑视我,在跟我为敌。”改为“虽然我正确,但也需要完善。指出我错误的人,我首先要分析对不对,能不能吸取营养,这是关键。他帮助我完善了观点,我得感谢他。”或者“虽然带他有蔑视和攻击的成分,但对我没有威胁,由于时间精力宝贵我还是放他一马吧”。如果真的是对自己构成威胁的蔑视和攻击,在愤怒产生之前,就开始果断反击,不然身体就失控了。
当然,这种认知重构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它绝对不是一蹴而就的。你需要在每一次面临相同困扰、产生同样情绪反应时,能够及时想起来,及时告诉自己:我的信念是不对的,没有什么外在事物能伤害我,只有我的信念本身,因此要把它修正过来。
像这样,一次又一次地重复,修正,调整,才能在大脑建立起新的联系,让自己在面临同样的问题时,条件反射切换到更有用、更正面的信念上面。
信念就像数学体系里面的公理公式。基于一套公理,我们可以发展出一套数学体系;但换一套公理,我们同样可以发展起另一套数学体系。这两套体系并没有哪一套更正确,只有哪一套更好用、更简洁的区别。要基于目前的实力、体力、财力、形势等灵活切换体系才是高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