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是文言文中常见的虚词之一,也是中高考和教师招聘考试中的高频考点。今天,万语就带大家较系统的了解一下“之”。

文言文虚词用法技巧(技巧文言虚词了解这些)(1)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①动词,去……、到……、往

例:辍耕(去、到)陇上。(出自初中《陈涉世家》,停止耕种走到田垄上)

所以,大家以后听到《我要到西藏》的时候,也能哼出“吾欲之西藏~”的曲调了。

②代词。可以代人(多是第三人称)、代物、代事、近指代词(可译为“这”)。简直是“代天代地代空气”,和代词专业户——虚词“其”有一拼了。

例1:问所从来,具答。(出自初中《桃花源记》,之,代桃花源中的人,相当于“他们”。)

例2:巫医乐师百工人。(出自高中《师说》,巫医、乐师、各种工匠些人。)

因此,大家可以这样跟自己的朋友说:去吃全聚德烤鸭吧,既来之(代词,这),则吃之(代词,烤鸭)。

文言文虚词用法技巧(技巧文言虚词了解这些)(2)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①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说白了就是白勺“的”。

例:若能以吴、越众与中国抗衡。(出自初中《赤壁之战》,吴国、越国民众)

说到这,不知道您看没看过《太阳之子》这部国产动画~

文言文虚词用法技巧(技巧文言虚词了解这些)(3)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②“之”位于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例: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出自初中《爱莲说》)

嚯~传说中的“取独”,这个话语,相信上学的时候都听语文老师说过,究竟啥意思呢?万语解析,“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本来上两句话——予独爱莲,出淤泥而不染。我唯独喜欢莲花,因为莲花出淤泥而不染。这下好了,中间加了一个“”,两个句子合成了一个句子“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两个句子失去了独立性,所谓“取独”是也。

③“之”位于动(介)宾短语中间,作为提宾标志。

例:何陋之有?(出自《陋室铭》,有什么简陋的呢?)

动词谓语“有”,宾语“何陋”,一个小小的“之”将宾语提前了,打破了现代汉语“动宾”语序,真是牛批~

以后,我也可以说:你们一起上吧,我何惧之有!!!

④“之”位于位置颠倒的定语与中心语中间,作为定语后置的标志。

例: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出自高中《劝学》,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坚强的筋骨)

不多说,利爪牙、强筋骨,只想对你说“汝未得乔碧萝之美,实乃憾事!”

哎哎哎,好了,更多语文知识干货,请关注万象语文~

文言文虚词用法技巧(技巧文言虚词了解这些)(4)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万象语文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头条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