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习惯把正月初七称为“人日”,也称作“人胜节”、“人七日”!

何为人胜节?相信没有几个人知道!在神话故事中,女娲创世造物,第七天造出人,所以把这一天作为人类的生日。

根据《占书》记载,指出由初一开始,上天创造万物的次序是“一鸡二狗、三猪四羊、五牛六马、七人八谷”,所以初七就是人日。

正月初七有什么讲究吗(为什么初七上班)(1)

人日,就是“人民安之日”,每年的农历正月初七就是中国传统习俗中的“人日”,是春节系列节日中重要的节日之一。来自专家着述称,人日在中国至少有二千年以上历史。

何谓“人日”?尽管各地风俗有不同,但汉时东方朔的《占书》中就有“初七人日,从旦至暮,月色晴朗,夜见星辰,人民安,君臣和会”的说法。可见,古人已将“人民安”视作“人日”的核心思想。

“人日”是一个思念人、尊重人的节日。隋代诗人薛道衡在《人日思归》中说:“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眷眷之情,溢于言表。

“人日,需要最大限度尊敬每一个人,所以古代官府衙门在这一天也有不行刑的风俗。相近的理念融入民间,生活中的家长在人日也不可训斥孩子。”由国庆说。

除了思念人,敬重人之外,“人日”这天还是人们祈福纳吉的好日子。相传这一天如果天气晴好,便意味着新的一年里会人事和悦、六畜兴旺、吉祥平安。

汉朝开始有人日节俗,魏晋后开始重视。古代人日有戴“人胜”的习俗,人胜是一种头饰,又叫彩胜、华胜。

从晋朝开始有剪彩为花、剪彩为人,或镂金箔为人来贴屏风,也戴在头发上。此外,还有登高赋诗的习俗。

唐代之后,更重视这个节日,每至人日皇帝赐群臣彩缕人胜,又登高大宴群臣。如果正月初七天气晴朗,则主一年人口平安,出入顺利。

春节假日快要结束了,相信很多人又要依依不舍的告别家乡,准备一年的忙碌,要离开家乡,离开父母,兄弟姐妹各奔东西,心中肯定有很多不舍。

更多的无奈,在家里谁还不是个宝宝呢。很多人疑惑为什么很多公司都定在初七上班?按照我国的国情,初七上班是不是有什么讲究?

正月初七有什么讲究吗(为什么初七上班)(2)

首先民俗是将初一到十五这样讲的:

大年初一,金鸡报晓。晚辈给长辈拜年,长辈给压岁钱,压住邪祟。

大年初二,金吠报春。亲眷人家去拜年,东家留吃饭、西家排酒筵。

大年初三,肥猪拱门。女婿看望老丈人、媳妇回娘家,礼物带双数。

大年初四,三羊开泰。灶王爷要查户口,恭迎灶神回民间。

大年初五,艮牛耕春。五路接财神,东西南北中,财富五路通。

大年初六,马到成功。沥酒拜街中。万户千门看,无人不送穷。

大年初七,人寿年丰。摊煎饼吃七宝羹,安顿身心,休养生息。

大年初八,放生祈福。众星下界之日,制小灯燃而祭之,一寸光阴一寸金。

大年初九,玉皇天诞。是主宰宇宙最高的神,人们都会举行祭典以表庆贺。

大年初十,祭石感恩。有天还有地,人畜房米麦百谷都生地。

正月十一,祭奉紫姑。深受压迫的女性,把她奉为弱女子的保护神。

正月十二,搭建灯棚。元宵节将近,开始做元宵赏灯的准备工作。

正月十三,灶下点灯。预放元宵,自十三日起,巷陌桥道,皆编竹张灯。

正月十四,临水娘娘诞辰,又称“顺天圣母”。是拯救难产妇女的神仙。

正月十五,夜照田蚕(神)。观颜色判断一年的丰歉,后演化为元宵节观灯。

由上看来春节是一个整体性的习俗,而且每天的庆祝内容都不相同。从初一到初七,分别是鸡日、犬日、猪日、羊日、牛日、马日和人日。传说女娲先用六天造出了鸡、狗、猪、羊、牛、马,积累了经验后在第七天才造出了人。

照风俗来讲初七是所有人类的生日,是要休养生息的,我们初一到初六给鸡,犬,猪,羊,牛,马都过了生日。到了自己却要上班?为什么?难道预示这人类出生就是劳碌命?还是我们初一到初六吃了太多该过生日的主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