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近阅读的是马索克所著《穿裘皮的维纳斯》:

维多利亚时期女性主义的特点(穿上裘皮她是维纳斯)(1)

一个有受虐幻想的男士,调教了一位美貌、富有且很爱他的女士,当他的主人,和他玩虐恋。整本书是典型的SM幻想,塑造了奢华、堕落、残酷而喜怒无常的女主人和她谦卑、自我剖析、为了爱忍受一切的忠狗。在马索克的时候,“政治正确”这一说法尚未出现。所以马索克真的我手写我心,一方面他沉迷受虐,另一方面他很自然地看不起女人。

他说:女人没有个性,只有任性。

他毫不客气地以貌取人,对有魅力的女性会说:我会喜欢她穿裘皮大衣的样子。而对没有魅力的女性则说:我无法想象她穿裘皮大衣的样子。

维多利亚时期女性主义的特点(穿上裘皮她是维纳斯)(2)

而且他高度赞美自己的勇气,借旺达之口说:我明白你不同于普通的幻想者,你并没有远远落后于你的幻想:你是那种随时想要将幻想变成现实的人,不管有多疯狂。我必须承认,我喜欢你这样;这确实令我钦佩。这其中有一种力量。我相信在非比寻常的玗,在一个伟大事迹辈出的时代,你的弱点也许会变成一种非凡的能量 。在早期的帝国时代,你也许就是个殉教者,在16世纪的宗教改革时代,也许就是个激进分子;在法国大革命时代,我可能就是个有雄心壮志的吉伦特党人,在登上断头的时候嘴里还唱着国歌……

但,这本书是有原形的。书中的旺达就是马索克的第一任妻子,她的真名叫:劳拉·罗梅林。她和母亲住在一起,出身贫寒,没有多少知识,但据说有巨大的自然魅力。《穿裘皮的维纳斯》亦令她成名,之后若干年,只需要一句“她就是旺达”,所有上流社会的交际场都对她打开。

维多利亚时期女性主义的特点(穿上裘皮她是维纳斯)(3)

起因是这样的。在写《穿裘皮的维纳斯》之前,马索克先写了一些有男M女S内容的短篇小说。劳拉——或者我们还是叫她旺达吧——看到之后,就约同伴写了一封信给马索克。(当时单身女性在德奥,是被禁制得非常严厉的,连单独写信的权利都没有。)据说信的内容骇人听闻。之后旺达又给马索克一封信,要求索回前信。马索克送还了信,但坚持要面见写信人。马索克出于爱冒险的天性,想象旺达是一位已婚贵妇,甚至可能是俄国公爵夫人。她简朴的服饰只是伪装。旺达并不急于说出真相,相反,她迎合了马索克对自己的想象。在旺达怀孕之后,他们 1893年结婚,当时马索克57岁,旺达27岁。婚后不久,关系即告破裂,马索克发现旺达根本不是贵族,最糟糕的是,也根本不是喜翻脸无情、高高在上的女主人。而旺达也发现马索克是一个空想家,一个幼稚鬼。

婚后不久,有一天全家聚会,席间,马索克要求旺达鞭打自己,遇到拒绝。(所谓SM关系,对大部分男人,也就是由男性决定的性游戏。)于是马索克便找了女仆来打自己。(谁打他可能都可以。)事后,旺达开除了女仆,而马索克并未阻挠。

维多利亚时期女性主义的特点(穿上裘皮她是维纳斯)(4)

他希望旺达不忠,还为旺达在报纸上登载征友启事。旺达愿意做一个服从的妻子——哪怕这服从的表现形式是虐待他。但这种程度她不肯。最后,旺达外遇离婚——对方是一位记者。马索克很快再婚。

有一个问题是,包括旺达,包括其他人,对马索克为人的评价都不,说:除了古怪的性行为以外,他是一位和蔼可亲、率真以及富有同情心的人,对孩子们来说是一个非常仁慈的父亲。他不抽烟不喝酒,他喜欢让女人穿裘皮大衣,但他自己却着装朴素。旺达曾这样说:他天真得像个孩子,顽皮得像个猴子。关于他们的关系,有学者这样说:马索克在挨鞭子的时候,可能假装是一个受虐者。但事实上,旺达才是他性癖的玩物,经济上的被控者。真正的控制——经济以及法律上的,一直在马索克手里。离婚的时候,两个孩子的监护权都被他轻松地赢得了,而且他从未承担过抚养责任。

维多利亚时期女性主义的特点(穿上裘皮她是维纳斯)(5)

虐恋仪式里,他扮演奴隶,奴隶是他角色。真正生活里,他是主人,主人是他的身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