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国历史,会发现对历朝皇帝的称呼有所不同,在唐代以前,皇帝都称某某帝:文帝、景帝、武帝等,而唐朝以后,又称祖宗,太祖、太宗、仁宗等,明清两代,叫永乐、嘉靖、康熙、乾隆,各个不同,这是怎么回事呢?

赵构为什么要岳飞死(岳飞为什么不能管赵构叫)(1)

宋高宗赵构

这里,我们就要弄清楚皇帝的谥号、庙号和年号。

自周朝以来,天子、诸侯、士大夫死后都会给一个字的评价,或褒或贬,这个评价就是谥号,分美谥、平谥、恶谥,有点儿盖棺定论的意思,像文武昭宣都是美谥,幽厉灵炀就是恶谥,后代人就用谥号来称呼以前的皇帝。秦始皇很反感这些,他认为子议父、臣议君是大不敬,你们也没资格评价老子,所以他取消谥号,我们家的皇帝就按辈数,始皇、二世、三世、无穷世,没想到才往下传了一世就“嘎嘣”挂了。汉代恢复了谥号,自此皇帝人人有谥号,刘邦是高帝,之后惠帝、文帝、景帝、武帝,一直到隋朝都是这样。

隋炀帝得了一个恶谥有点冤,他其实是一位甚至可以称为“千古一帝”的皇帝,开疆拓土、开发西域、修建大运河、迁都洛阳,可是这么些个好事儿他放一块堆儿做,老百姓就受不了了,只有造反。再有,杨广的谥号是唐朝给的,不给你抹黑了我李家政权的合法性就出问题了,说他杀父弑兄,篡位夺权,但是仔细看看史书,这些事倒好像李世民都有作案嫌疑,没办法,历史是胜利者书写的。

赵构为什么要岳飞死(岳飞为什么不能管赵构叫)(2)

隋炀帝下江南

从李世民开始,谥号变得越来越复杂。李世民的一生已经不足以用一个字的谥号来表达了,因为他的功绩实在是太伟大了,说整个大唐天下就是他一手缔造的都不为过,他死后,儿子和大臣给他的谥号为文帝,可是后辈逐渐加码加成了“文武大胜大广孝皇帝”,这就没法叫了。到了宋太祖,谥号更长:“启运立极英武睿文神德圣功至明大孝皇帝”,此后越发泛滥,清乾隆皇帝的谥号已经达到令人发指的25个字了。因此,自唐代开始,不但谥号越来越长,而且全是美谥,后人不得不用庙号来称呼皇帝了。

赵构为什么要岳飞死(岳飞为什么不能管赵构叫)(3)

唐朝皇帝庙号

庙号是皇帝在宗庙中的名称,在汉代,庙号的授予是极其苛刻的,严格遵循“祖有功,宗有德”的评审标准。刘邦开国有功庙号太祖,司马迁习惯把刘邦写作高祖,汉文帝休生养息发展经济庙号太宗,汉武帝开疆拓土那么大功绩,也只是一个世宗,文景之治中的景帝压根儿就没捞着庙号。西汉另一个获得庙号的是汉宣帝刘询,刘询即位前叫刘病已,是汉武帝的曾孙,太子刘据的孙子,汉武帝发起“巫蛊之祸”,杀了太子全家,只留下正在襁褓中的刘病已,孩子在监牢中长大,在民间度过青年时代,摄政大臣霍光在市井中发现了他并把他扶上皇位。刘询很坚毅,刚刚登上皇位,他可以忍受权臣的飞扬跋扈,他能够将妻子被暗害的痛苦埋藏心间,他只是在等待大展宏图的时刻,在他的统治下,大汉彻底制服匈奴,成为当世唯一的超级大国,刘询死后庙号中宗。

赵构为什么要岳飞死(岳飞为什么不能管赵构叫)(4)

汉朝皇帝谥号

也是在唐朝,庙号开始泛滥,人人得以有之。自唐以后多用庙号来称呼皇帝。太祖、太宗、宣宗、仁宗、徽宗、高宗等等。一般一个朝代只有开国皇帝称祖,后世皆称宗,可是明代就有两个祖,除了朱元璋的明太祖,朱棣也被称为成祖。原本朱棣死后庙号太宗,凭他的功绩也算实至名归,但是100年后,明武宗朱厚照死了,没有子嗣也没有亲兄弟,大臣们只好迎立武宗的堂弟,兴献王之子朱厚璁即位,遵照礼法,朱厚璁就要称明孝宗朱佑樘为“皇考”,就是死去的爸爸,管亲爹只能叫叔叔,偏偏朱厚璁是个孝子,他坚决不干,与大臣们进行了三年的“大礼议之争”,为此,内阁首辅杨廷和被遣送回家,几十个大臣被打了屁股,大臣们拗不过他,只好同意奉他爹为兴献帝。朱厚璁乘胜追击,还要把兴献帝的牌位摆进太庙,这下就更麻烦了。因为遵照礼制,天子七庙,就是皇家太庙里只能摆放七位祖先的牌位,除了太祖是不能动的,从在位的皇帝往前只能数六辈,超过六辈的就得移出太庙,这有个专有名词叫“祧”,结果数到朱棣应该移出,这下大臣们死也不能答应了,朱棣发动靖难之变夺取皇位,五次御驾亲征将蒙古人都快撵到北极去了,派大船队下西洋弘扬国威,后世皇帝都是朱棣这一枝的,移他等于动了国家之根本。朱厚璁很聪明,干脆尊朱棣为成祖,当老祖了,牌位可以永远不动。但是位置有限,总得祧一个呀,那就只有委屈朱棣的儿子仁宗朱高炽了,仁宗在位时间短又有残疾还特别厚道,就是他了,可怜根红苗正的朱高炽给来路不明的兴献帝在太庙里腾了地方。这样,明朝的庙号就有两个祖,清朝照此办理,出了三个祖:开国的太祖努尔哈赤、入关的世祖福临、平定三藩收复台湾的圣祖玄烨,让夹在中间的太宗皇太极好不尴尬。

赵构为什么要岳飞死(岳飞为什么不能管赵构叫)(5)

明朝皇帝年号

除了谥号、庙号,皇帝还有年号,年号始于汉武帝,为的是便于纪元,比如《岳阳楼记》一开篇,“庆历四年春”,“庆历”就是宋仁宗使用过的一个年号。年号的使用长期很不规范,有的用的多有的用的少,汉武帝用了11个,武则天用了17个,还有几个就没用过,后代人查阅历史很为年代抓狂。到了明清两代,年号被规范固定下来,基本上是一人一个,所以明清两代的皇帝,我们更习惯使用他们的年号。像前面那位又犟又硬的朱厚璁就是著名的嘉靖皇帝,前期很勤勉后期信道长期不上班,宠信大奸臣严嵩父子的就是这位。他孙子万历皇帝更狠,竟然30多年不上朝,大臣们都不认识他。清代的康熙雍正乾隆大家更是耳熟能详。使用两个年号的皇帝明清各有一人,清代是皇太极,那时清军尚未入关,没有完全接受汉文化,他用了天聪和崇德两个年号。明英宗朱祁镇也使用过两个年号,9岁即位年号正统,14年后在土木堡之变中他被瓦剌人俘虏丢了皇位,他弟弟朱祁钰当了皇帝,朱祁镇被瓦剌放回来后又被自己的弟弟囚禁了8年,后来夺门之变复辟,年号为天顺,又接着当了8年皇帝,皇帝生涯被分作两段,也算命运多舛吧!

赵构为什么要岳飞死(岳飞为什么不能管赵构叫)(6)

清朝皇帝年号

提醒大家注意,谥号和庙号都是皇帝死后的称呼,年号是生前使用的。所以大家不要相信岳飞会叫皇上“高宗陛下”,影视剧中大喊“我孝庄”那更会吓死人的,因为皇后也有谥号。顺带说一句,慈禧是徽号,就是尊称,生前称呼没有任何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