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的东西会退色(离我们越来越远的)(1)

“名誉品”:泛指那些钱币圈中有一定收藏价值,成名已久,人尽皆知的钱币品种。

美好的东西会退色(离我们越来越远的)(2)

如果十年前,有人问我,钱币目标是什么?

我肯定会毫不犹豫的说金错刀、永通万国、乾封泉宝、靖康元宝、龙凤通宝、咸丰福百...这些知名的品种。

而现在,再问我,钱币目标是什么?

我搂搂自己的账户,再看看现在的行情,再想想生活的压力,怕是再没那样的豪言壮语。

没有人不想拥有“名誉品”,

但这些名誉品在网络上离我们有多近,就在现实中离我们有多远...

美好的东西会退色(离我们越来越远的)(3)

(唐)

一个钱,顶一年的工资

现在的名誉品有多贵?

一枚状态不错的宣和元宝,人家直接给我看来价,嚯,接近3W成交。

一枚85分的泰和重宝,既非祈福坑,也不是美锈,随便拍拍就到了2.6W。

一枚处理过字口的咸丰星月当百,你上去问价,1.5W一分不议。

这些还只是基础级名誉品,

什么齐大刀,一刀平五千,得壹元宝,永通泉货,阜昌通宝,嘉定折十,咸丰当千,

随便哪一个,成交都得三五万起步,

一个普通工人一年不吃不喝的工资。

有人会说,这些名誉品以前就买不起,现在买不起也很正常。

以前有这么难吗?

我一个月工资3000的时候,传世黄亮的隆庆通宝能买两个,现在一个月工资10000,传世黄亮的隆庆一个也买不起。

以前一年的攒的钱,能买乾封泉宝、龙凤通宝这样的名誉品,现在一年攒的钱,只敢想想靖康元宝、大明通宝了。

很显然,名誉品在涨价,购买力在降级,

以我的收入能力,这种追逐只会越拉越远。

这也是很多玩家的写照,

收入是在增多,物价是在提高,但是能买的“重器”却越来越少,

而这种感觉,这两年尤为明显。

原本平台上尚可一战的钱币,现在遥不可及,原本朋友圈尚可一问的钱币,现在直接放弃。

美好的东西会退色(离我们越来越远的)(4)

(北朝)

能当饭吃吗?

和动辄五位数的名誉品相比,现在单价几百到小几千的“小精品”其实更吃香。

连我自己有时候也会考量,‘去花2万买一个乾隆母钱,还不如用这钱去买十个精品的康熙罗汉。’

市场在向小钱倾斜,

人们的观念不再是更好更牛,而是更赚更多。

这也难怪,

年少时可以无畏,

但人到中年就只剩不得已了。

当我们步入社会,有了工作家庭,需要赡老养小时,我们的收藏,便不再是纯粹的收藏。

我们首先要考虑的是变现周转,

是倾尽全力的买几个牛逼的钱币供在家里,然后衣食无着、还款还贷,还是买一些力所能及的小钱,随时可以变现的热门?

我想绝大多数人,会选择后者。

我们其次会考虑的是投资赚钱,

从玩钱币为了陶冶身心,学习知识,感悟历史,到玩钱币是为了升值涨价,捡漏发家,一夜暴富,

当人身处利益的环境中,心态也会发生变化。

这也是我到了30岁,

不再想什么不切实际的大珍,不再追逐什么耗费无算的名誉品,魄力褪去,甚至变得趋利的原因。

当我时时自省,钱币收藏的意义时,

我也会时时自问,“它能当饭吃吗?”

美好的东西会退色(离我们越来越远的)(5)

(清母·背)

钱币开始有了阶层...

大家都开始玩小钱,那么还有人玩名誉品吗?

当然有。

当一个人有了足够的资本积累,到了一定的圈层地位,有了更大的经营规模,

他只会玩大珍名誉品。

这些人,就是圈内的所谓“大佬、土豪”。

钱币出圈,资本内卷,这个阶层正在迅速形成。

他们有足够的资本炒作,有极高的地位影响,有更大的利润可攫。

当名誉品离我们越来越远时,

名誉品离他们却越来越近了。

就像前日朋友圈有感慨:

进一家钱币店,问有没有宋钱,人家直接不耐烦的说:没有没有,你出去。

就像现在火爆的钱币直播,

那里面有外行,有新人,有大珍,有网红,但绝不会有玩钱币的老司机。

利益是不会看上屌丝的,

资本是不会带上玩家的。

所以这种阶级走向两极化,

有钱人只会更有钱,他们的钱币只会愈加牛逼,并形成自己的圈子。

买不起只会更买不起,我们的钱币只会愈加屌丝,也被框进一个圈子。

对于我们来说,想要破圈,很难。

美好的东西会退色(离我们越来越远的)(6)

(北宋)

美好的东西会退色(离我们越来越远的)(7)

哪一个真正喜欢钱币的人,不喜欢重和靖康,不想要龙凤阜昌呢?

直到我们实在无能为力的那一刻,

钱币的资本化,便算完成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