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部电视剧《小娘惹》引起了我的注意。

探秘槟城的峇峇娘惹文化(带你看你不了解的)(1)

《小娘惹》

对,吸引我注意的,首先是这个名字——娘惹。看了几集后,我发现不但有我喊不顺口的“娘惹”,还有称呼新加坡某种男性的“峇峇”这个奇怪的称谓。

探秘槟城的峇峇娘惹文化(带你看你不了解的)(2)

娘惹

探秘槟城的峇峇娘惹文化(带你看你不了解的)(3)

峇峇

那么,“峇峇”、“娘惹”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让我们先来看看电视剧中的陈盛家族所在的新加坡和“娘惹”菊香所在的马六甲的地理位置。

探秘槟城的峇峇娘惹文化(带你看你不了解的)(4)

华人,特别是福建、广东、海南等中国南部的一些省份,以福建人为多,早在14或15世纪,也就是中国的元、明两朝时,就移民到马来半岛的新加坡、槟城和马六甲去了。

探秘槟城的峇峇娘惹文化(带你看你不了解的)(5)

下南洋

由于马六甲和爪哇已经回教化,有着共同的信仰和很多特殊的风俗习惯,因此他们不允许迁来的华人和信仰回教的女子通婚。这让适婚的华人男性犯了愁。没办法,他们只好与非回教集团的峇里女子结婚。这些峇里女子地位相对较低,自然不好跟半岛上的回教女子相比。

华人和这些峇里女子生出的后代,男的就叫“峇峇”,女的就叫“娘惹”。因为女性在家里抚育孩子比较多,孩子的语言多受母亲影响,说的是马来话。但是,他们骨子里仍然认同自己是华人。他们祭拜祖先,说的话里也夹杂着闽南方言,一些生活习俗也延续着华人的习惯。

探秘槟城的峇峇娘惹文化(带你看你不了解的)(6)

华人祭拜祖先

在19世纪马来亚被英国统治期间,这些峇峇们,甚至一些家庭富裕地位较高的娘惹们,也学会了英语。他们成为了英国人、当地马来人和新移民的华人之间的“中间人”。一些当时的新加坡华人富商,如陈金声、颜永成、章金芳等,都是峇峇。峇峇们的存在,为马来半岛的政治、经济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探秘槟城的峇峇娘惹文化(带你看你不了解的)(7)

陈金声

探秘槟城的峇峇娘惹文化(带你看你不了解的)(8)

颜永成

峇峇和娘惹们在身份认同处在“边缘人”的位置,模糊不清。认为自己是中国人吧,可是除了血液里面留着一半甚至还不到的中国人的血液,有的峇峇后代们甚至中国大陆都没有去过,也不会讲汉语。说自己是马来人吧,可是每年还要跟随着整个宗族拜祭华人祖先,用的也是华人的姓氏和名字。自己在大英帝国统治下,会说英语,有的也在英国各大机构里工作,可是没人会认为自己是英国人。

马来西亚华人公会创始人陈祯禄就是一个峇峇,他曾经说过:“失掉自己文化熏陶的华人,绝对不会变得更文明。一个人的母语,就像一个人的影子,不能够和他本身分离。”可见,大部分的峇峇娘惹们,还是有中华意识。

探秘槟城的峇峇娘惹文化(带你看你不了解的)(9)

陈祯禄

峇峇文化是华人和马来文化融合发展的一个次生文化。值得一提的是《小娘惹》这部剧中的“娘惹菜”,很是特别。这种菜的原材料和烹饪方法来自中国,用的香料却来自马来,因而味道香浓,带有酸、甜、辣及刺激性味道,充满了热带风味,营养价值很高。娘惹菜也是娘惹们勤劳和智慧的结晶。比较著名的娘惹菜有叻沙面线、亚叁香辣鱼和亚叁猪肉、大树菠萝焦糖炖蛋等。

探秘槟城的峇峇娘惹文化(带你看你不了解的)(10)

叻沙面线

探秘槟城的峇峇娘惹文化(带你看你不了解的)(11)

亚叁香辣鱼

探秘槟城的峇峇娘惹文化(带你看你不了解的)(12)

大树菠萝焦糖炖蛋

看了《小娘惹》这部剧,你爱上峇峇文化了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