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净沙秋思》之洗炼,能让人看一遍就背下来。景象的罗列,寥寥十几个字,将古人悲秋的情怀推到最高处。

从楚辞中“悲哉秋之为气”开始,直到一千多年后,“秋思之祖”的名号,才被马致远摘得。

元曲本是宋朝末年北方小调演化而来,上不了大雅之堂。但元朝的科举制度屡次兴废,庞大的汉地儒生们失去了进身之阶。便将兴趣投入到元曲的创作中。这也造就了众多元曲名家。其中,便有位列元曲四大家的马致远。

但关于马致远的身世和经历,并没有详细记载。即使是马致远故居,也存在北京门头沟和沧州东光两地之争。

东光马致远故居应该是族谱的误抄。将元代进士马视远错写成马致远,之后以讹传讹,附会名人。

可东光县好歹还有个文字记载,而门头沟却连半个字也找不出来。只有一座近年才修葺一新的马致远故居隐匿于京郊的山坳之间,默默无闻。

元朝马致远的墓在哪里(秋思之祖马致远流落江西背后)(1)

历史是帝王将相的曲谱,对于一个民间的词曲家,却少只留下一鳞片爪的文字,供后人揣测。

元初文人投身词曲创作的初衷可能并没有那么简单。先也提过,科举制度在元朝几经兴废,状态很不稳定。科举制度本就是笼络天下读书人,为朝廷所用。当年唐太宗曾言,天下英雄尽入吾毂中。

元朝将人们编入各种户籍,当兵的就是军户,儒生就是儒户。各个户籍世代相袭,不得跃迁。一个人想通过读书科举入仕为官,如果自己不是儒户,就失去了这样的可能。但也有特殊情况。

生活于元朝初年的马致远(约在1250年至1320年左右),便走了这样一条独辟的蹊径——以词曲取悦蒙古王公。因为,即使蒙古王公们不熟悉汉语,但戏曲作为一门艺术却是人类共通的。

马致远主要的活动地点是位于现在北京的砖塔胡同,是元大都的戏曲演艺中心,文人们汇聚的场所。从砖塔胡同步行三十分钟,便是真金居住的太子府(也就是紫禁城西南缺了一角的位置)。

而马致远也有向真金太子献诗的经历,还有自己做的一首残曲为证。

“且念鲰生自年幼,写诗曾献上龙楼。都不迭半纸来大,功名一旦休,便似陆贾随何,且须缄口。”

第一句中的“年幼”应指马致远20岁上下的年纪,“龙楼”即太子。但后半句的“功名一旦休”却与近些年发现的马致远又在江西生活的经历有关。

一个本来在大都的勾栏里的歌舞升平的词曲家,突然偏离了自己的生活半径。他不是被调动的官员,也不是游山玩水,一个北方人为什么会出现在千里之外的江西?

这一切,似乎与忽必烈晚年政策的转向以及真金的早逝,存在着若有若无的关系。

要知道,忽必烈虽然是蒙古人,但能够做到皇帝,一大半原因却是执掌汉地时,积累的汉人将领和名士的支持。所以,当蒙哥死后,忽必烈才有与手握拖雷精锐的阿里不哥争夺汗位的资本。

但蒙古人的继承制度是库里勒台大会。大汗是被选举产生的。而忽必烈依靠武力破除这项传统。这也为元朝的早亡留下了引线。

元朝马致远的墓在哪里(秋思之祖马致远流落江西背后)(2)

在忽必烈晚年,开始重用擅于财政的色目人阿合马,众多儒生遇冷,转而将希望投降忽必烈的继承人真金。

与历代元朝皇帝不同,太子真金自幼接受汉文教育。熟读经史子集。连他的名字,也是忽必烈请海云禅师取的汉名。相比元代后期,皇帝们的蒙古名字(例如,爱育黎拔力八达)真金在其中,颇有些违和。

真金接受汉化,身边自然有一批谋求进阶的汉地文士。

转折点在于,阿合马对汉地的苛捐杂税,使得汉地百姓苦不堪言。作为汉地文人自然不满,与阿合马一方形成对立局面。真金作为文人的核心,出手将阿合马捶杀。

本以为就此一了百了。怎料,文人们的臭毛病又犯了。居然有人建议忽必烈退休,让真金接班。其实,这也是忽必烈厌倦文人的地方,一是结党和相互攻击,二是爱管皇帝家事。

好在,有明白事理的及时把奏折拦下。可消息还是走漏了,并且被阿合马的余党掌握。于是,又一拨朝堂斗争之后,阿合马的余党才被除去。

但尘埃落下之时,忽必烈却对着文人们,怒问:你们就没罪吗?

至此,作为后台老板的真金无辜躺枪,而且也是跳进黄河洗不清了。尊崇孝道的真金没多久郁郁而终,享年四十三岁。忽必烈痛失爱子,也悔恨不已,没几年也去世了。而围绕在真金身边的一众文人们,也作了鸟兽散。

真金的早逝,间接造成了三种影响:

1、 尽管元朝后来的皇帝都是真金的后代,但多少都有些疏远汉人。有的甚至不再学习汉话。

2、 继位制度方面,忽必烈一面打破蒙古传统的库里勒台大会制度,另一面又没有明确汉家的嫡长子继承制。造成元朝皇位的几次交接出现混乱。导致统治阶层不稳定。

3、 元朝的科举制度时断时续,无法吸纳汉地读书人为己所用。大量人才不能参与建设。也是元朝短命的原因。

1261年,真金被封为燕王。其后一百年,朱棣也被封为燕王。巧的是,真金的太子府也正是后来朱棣的燕王府。而且,元代歌舞升平的勾栏,到了明代还保持原样。可朱棣在逆境中夺位成功;真金却在顺风顺水的时候,受一群幕僚文士牵连。

胡虏无百年国运的后面,总有句便宜的解释——马上得天下,不能马上治天下。但细究元朝早亡,与元代初年的这场变革不无关系。

尽管在忽必烈之后,也有皇帝短暂兴盛,但如果真金顺利继位,就能尽早的确立和执行汉家传统制度。而围绕在真金身边的汉人大臣和名士也会尽进入权力中心。

那样元朝不足百年的国运是否会被打破呢?只是不知,不再流落江西的马致远,是否还能留下“古道西风瘦马”这样的句子。

元朝马致远的墓在哪里(秋思之祖马致远流落江西背后)(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