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英国能否成功脱欧?

美国民主党2019年初选的获胜者将是男性还是女性?

2020年1月1日前,SpaceX或波音公司将发射其首次载人航天任务吗?如果会,将是哪一个公司,或者两者都会?

对于这些问题,相信许多人都会凭借直觉或掌握的信息,做出属于自己的预判。而目前,美国一家名为“良好预测(The Good Judgment )”的公司,正在举办一项挑战,欢迎网友对于2019年的全球热点问题进行预言。

预言家最可怕的一个预言是什么(你可能比专家更善于预测)(1)

“良好预测”项目官网

实际上,这样的比赛已经不是第一次进行,但令人诧异的是,在此前的比赛中,那些最终做出了最精确预判的人往往不是某些领域的专家,而是一些经过一定训练的“普通人”。

为什么在面对云波诡谲的国际局势时,一些人能够做出比专家们更加精确的预测?真的是因为他们更聪明,或者受教育程度更高吗?

该项目的领导者之一,宾夕法尼亚大学著名心理学和管理学教授菲利普·E·泰特洛克(Philip E. Tetlock)指出,这些能够做出更精准的判断的人群的确有相似的过人之处,然而,这些优点往往体现在他们的性格和思维方式,而非智识或学历上。

预言家最可怕的一个预言是什么(你可能比专家更善于预测)(2)

菲利普·E·泰特洛克

这些“超级预言家”们,究竟是如何“炼成”?

专家们的预测真的更靠谱?

所谓的专家预测只比对于某一事件的随机预测结果精确那么一点点……

从理论上讲,预测能力应该取决于经验和习得技能,然而,有目共睹的是,顶级政治学家在预测未来方面往往表现得很差。在泰特洛克此前的研究中,他将所谓的“专家预测结果”进行整理后发现,他们的结果只比对于某一事件的随机预测结果精确那么一点点。

如果用一位政治学家发表在《纽约时报》上,更为“刻薄”的形容评价就是:“黑猩猩随机向目标投掷飞镖得到的结果,基本就可以达到专家们的水平了”。

而正是这份报告的启发,美国情报高级研究项目活动(IARPA)从2011年开始发起了为期四年的“良好判断项目”,旨在寻找政治预测的新方法。该组织以比赛的形式招募了来自各行各业的数千名参与者,测试他们对一系列问题的预测能力,比如“罗伯特•穆加贝(Robert Mugabe)会在2011年9月30日前卸任津巴布韦总统吗?”或者“到2012年6月1日,希腊还会是欧盟成员国吗?”

在这些比赛中,参赛者被要求估计每件事发生的概率,而不是简单的“是”或“不是”的答案。而在2014年,泰特洛克检查了2000多名参赛者的结果,抽走了排名前2%的人,也就是所谓的“超级预测者”,让他们组成了队伍参加次年的比赛。结果显示,他们的表现比其他包括某些专业人士在内的参与者要准确四倍

虽然政治专业知识可能有所帮助,但他们来自不同的职业,“最好的预测者之一是药剂师,”泰特洛克说。

据美国公共国家广播电台(NPR)报道,这名药剂师来自马里兰州郊区,名叫伊莱恩·里奇(Elaine Rich),她在自己60多岁的时候报名参加了比赛。她在接受采访时坦言国际事务从来不是她的强项,但是在接受过一定的训练之后,她很快从中脱颖而出,成为了参赛者中的前1%。

“超级预测者”有什么特质?

思想观念开明包容,注重多元化视角,善于自省不自作聪明感情用事,有出色的计算能力

预言家最可怕的一个预言是什么(你可能比专家更善于预测)(3)

实际上,“超级预言家”们多半是一些普通人 图据《华盛顿邮报》

实际上,伊莱恩·里奇并不是“超级预测者”中的个例,研究人员发现,这个“超级预测者”团体中的大部分人士都不是专业领域的分析人员,但相同的是,他们在智力和思想的开明方面的测试都得分颇高

泰特洛克的分析中发现,他们都非常注重多元化视角,而且不忌惮改变自己的观点,他们好学、谦逊,对自我有严格的要求;除此之外,虽然这些非专业预测人士可能很少运用专业的数学知识来进行预测,但是,他们本人都具有出色的计算能力

“我还没有发现这个‘超级预测者团体’中有哪个成员不擅长与数字打交道,”泰特洛克这样写到。

而更重要的是,这些精英预测者最显著的一个特点是,他们的思想观念更加开放、包容——在心理学上,这个指标被认为反映人处理不确定性的能力,思想开放的人往往能够从各个方面看到问题,这似乎有助于预测者根据新的证据克服他们的先入之见。

“(为了准确预测)你需要快速、经常地改变你的想法。”泰特洛克说。

预言家最可怕的一个预言是什么(你可能比专家更善于预测)(4)

菲利普·E·泰特洛克的著作《超预测》

实际上,千百年来,对于哲学家们而言,人类如何才能产生好的判断,始终是一个求索而不得解决的问题。

但已经成为共识的一点是,单凭脑力本身并不足以让人们做出睿智的判断,有时候甚至还有可能陷入南辕北辙的境地——根据法国哲学家笛卡尔的观点,聪明可能将我们推向更大的错误,比如笛卡尔在17世纪就曾经写到:“最伟大的思想既能成就最大的美德,也能成就最大的罪恶,那些向前走的人,只要方向正确,不管走得多慢都是在向前,而那些行色匆匆却偏离方向的人则会恰恰相反。”

而在现代心理学的研究中,科学家们使用量化的精确研究也的确印证笛卡尔400年前的观点——在某些情况下,更强的脑力的确会让人误入歧途。

比如当考虑到“动机推理”的现象时就会发现,当人们思考情感问题——尤其是那些与个人身份相关的问题时,人们很难以一种公平的方式来评估手头的证据。相反,人们可以选择简单地用它来合理化我们现有的观点,并推翻任何与这些观点相矛盾的论点。

而当人越聪明或博学,就越容易建立详尽的论据来支持自己的观点,最终导致更聪明的大脑变成了更有力宣传的工具,而不是寻求真理的工具,如果举个例子就是,比如在气候变暖问题上,在美国民主党人中,更有数学和科学素养的人更有可能认同人类排放正在导致气候变化的观点;但在共和党人当中,情况恰恰相反,科学素养越高的人士更有可能否认人类排放对环境的影响。

而如果预测的对象是“英国脱欧”这样,很容易牵动情绪的事情,那么这样的趋势则会更加明显——动机性的推理几乎百分之百扭曲预测者的思维。

除了有动机的推理,聪明人还可能遭受“习得性教条主义的折磨”

在这种情况下,人对自己专业知识的认知会让自己变得更加封闭。例如,如果一个人有政治学位,他可能会倾向于忽视与先入之见相悖的新证据,因为他会觉得自己已经知道了一切。

如何避免“聪明反被聪明误”?

好奇心、“智力谦逊”、“反向思考”是秘诀,能避免陷入僵化的封闭思维和教条主义

当然,并非所有聪明人都会落入上文说的那些陷阱。这取决于人的智力是否被其他一些确保你能够明智使用它的特质所补充,而这其中最重要的一点特质就是好奇心

问卷调查和行为测量都证实,有些人天生比其他人更好奇——对他们来说,学习新事物本身就是一种奖励(甚至在大脑中产生多巴胺刺激)。心理学上显示,越好奇的人就越不可能让自己的观点被政治立场所扭曲,因为他们对新知识的渴望胜过任何教条主义倾向。但显而易见的是,许多“聪明人”并不因为知识本身而渴望知识。

心理学家还认为,“智力谦逊”能够在某种意义上保护人们的聪明,这个衡量指标的本质意义就是“一个人承认错误的容易程度”,这一指标往往可以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得到体现。科学家们发现,智力上更谦逊的人不太可能持有两极分化、教条主义的观点。相反,他们会更倾向于评估手头的证据,并听取不同的观点。

而在在最初的“良好判断”项目中,拥有最准确洞见的“超级预测者”表现出最显著的异于常人的,正是这种特质——他们会对自己的踌躇满志保持足够的警惕,并在新证据出现时迅速承认错误,更新自己的观点。相比之下,那些最容易陷入僵化的封闭思维、教条主义和傲慢的人,无论他们的智商和学历如何,(在预测上的)表现都要差得多。

幸运的是,人的思维是可塑的。

这意味着,任何人都可以学会避免狭隘的推理,其中一种重要技巧就是“考虑相反的情况”策略:在这种策略中,你故意采取另一种立场,反对你最初的直觉,这种做法已被证明,可以减少一系列自私的偏见。

红星新闻记者 翟佳琦 编译自BBC、《华盛顿邮报》

编辑 包程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