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人看大阅兵让人震撼(15次大阅兵见证国力壮大)(1)

韩顺通

韩国人看大阅兵让人震撼(15次大阅兵见证国力壮大)(2)

2015年9月3日,直升机梯队飞过天安门广场。新华社发

韩国人看大阅兵让人震撼(15次大阅兵见证国力壮大)(3)

2015年9月3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大会上,地面装备方队通过天安门广场。新京报记者 薛珺 摄

虽隔两年,“9·3”阅兵踏过长安街的整齐脚步声犹在耳。

1927年工农红军建立,在那些戎马倥偬、硝烟弥漫的岁月里,我军也进行了多次阅兵。1949年,历史翻过新的一页,历次天安门广场阅兵,成为我国国防力量发展壮大的见证。

新中国成立前曾有“八一”阅兵

1933年7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决定8月1日为中国工农红军成立纪念日。8月1日,中国工农红军在江西瑞金举行规模盛大的“八一”阅兵。

为防敌机轰炸,这次阅兵在凌晨举行。根据当时报纸记载,约2万人参加这个盛会,他们是红军警卫师和红军学校五期毕业生及新来的六期学生。毛泽东乘马进阅兵场,绕场巡视一周。

不过,这并非工农红军的第一次阅兵,早在1931年11月7日,毛泽东、朱德等就在江西瑞金检阅红军部队代表及赤卫队代表,庆祝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

1949年,有两次阅兵。当年1月底,北平和平解放,有人建议好好庆祝。毛泽东只采纳举行阅兵式这一建议。

3月23日,毛泽东率领中共中央机关和解放军总部从西柏坡出发移驻北平。25日,就在西苑机场举行阅兵式。这场阅兵也被看做开国大典阅兵的预演。

开国大典:4架飞机带弹受阅

1949年10月1日下午3时,毛泽东向世界庄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一个半小时后,盛大的阅兵式开始。

开国大典阅兵成为此后广场阅兵的蓝本,此后的阅兵仅在参阅人数和装备规模上有变化。

当时的参阅部队的武器,被称为“万国牌”,因为很多是从战场上缴获来的,仅各种口径的大炮,就有日式、美式、德式、英式、苏式等。

当时飞过广场的26架次飞机,让很多人激动不已,但其实参加阅兵的只有17架飞机。

演练中发现,这些飞机经过天安门上空的时间太短,有人想出一个主意:速度较快的9架P-51型战斗机飞过之后,绕一个圈再接到飞行编队末尾速度较慢的PT-19型教练机和L-5型联络机的后面,第二次通过天安门上空。

当时战机还是带弹受阅。17架飞机中,有4架P-51型战斗机是带弹飞行。因为当时战争还没结束,国民党军飞机还有偷袭可能,飞行队领队邢海帆后来透露,“如果敌人来偷袭,我们再落地装弹,那就晚了”。

1984年阅兵:首次出现女兵方阵

1960年以前,我国连续进行了11次国庆阅兵。其中,1959年阅兵,因逢新中国成立十周年,较之前的阅兵更为隆重。当时天安门广场改建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广场,武器装备基本国产化,还首次使用了“红旗”阅兵车。

196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本着厉行节约、勤俭建国的方针,改革国庆典礼制度。决定五年一小庆、十年一大庆,逢大庆举行阅兵。但随后种种原因,国庆阅兵被取消。

直到1984年,新中国成立35周年,才举行了第12次国庆阅兵。这次阅兵首次进行彩色画面转播,让国人有更直观地感受,许多细节都极为震撼,如刺刀方阵经典的劈刀动作,全部28种武器中有19种是新装备,二炮战略导弹部队也首次亮相。同样属于首次的还有女兵方阵,在之后的阅兵中,女兵都是一道亮丽的风景。

1999年和2009年,我国又举行了新中国成立50周年和60周年国庆阅兵,随着国力的提升和国防现代化的推进,每次阅兵都震撼世人。

“9·3”阅兵:首次非国庆大阅兵

201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

我国在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9月3日举行了盛大的纪念活动,并进行了阅兵式。包括普京在内的30位国家元首参加了纪念活动。

这次阅兵是新中国历史上第15次大阅兵,是进入新世纪以来第2次大阅兵,也是第一次在非国庆节举行的大阅兵,第一次以纪念抗战胜利为主题的阅兵。

中国在这样一个特殊日子里举行阅兵,外交部发言人称,是为了更好地从历史中汲取经验和教训,凝聚更多的共识和正能量,更坚定地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展示中国人民同世界人民一道捍卫和平的决心、意志和能力。

■ 对话

独立自由勋章、解放勋章获得者 91岁老兵 韩顺通

“参加‘9·3’阅兵是这辈子最荣幸的事”

1942年参加革命的韩顺通,今年91岁。从16岁参军到54岁离休,韩顺通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

2015年9月3日,在天安门广场举行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他作为老兵方阵中一员接受检阅。

近日,韩顺通接受专访,讲述了他参加“9·3”阅兵的经历和他曾战斗过的岁月。

“从没想过会参加阅兵”

新京报:你是怎么知道自己要参加“9·3”阅兵的?

韩顺通:我在2014年抗日战争胜利69周年时,去人民大会堂参加了座谈会,受到的接见,全北京一共有5个老兵参加。过了2015年,顺义军休办和武装部都来询问情况,说是看看是不是够条件参加“9·3”阅兵,因为我的关系一直没脱离部队,就由顺义军休办上报了材料。顺义一共选了13个人,其中12个都是支前模范,就我一个老兵。

新京报:想过能参加阅兵吗?

韩顺通:从来没想过。当兵时没想过,离休后更没想过。参加阅兵的军人都有选拔标准,我脸上受过伤。我常常想,我就是多活几年,得了这么多荣誉,替那些战死的战友去看一看祖国和军队的强盛。能够参加阅兵,是我这辈子最荣幸的事。

新京报:第一次参加阅兵,你紧张吗?

韩顺通:紧张。我们排练过一次,结果不让我去,因为我血压过高,他们跟我说“这次让他们替你,真阅兵那天你再上”。

新京报:你还能记得当天的经过吗?

韩顺通:我们当天8点钟上车,离着不太远,走了一会,在一个胡同停着。正式开始,我们就开出去了,不远就到长安街了。别的部队都是一个方块一个方块地在街边站着,还有那些武器停在路边,看着很兴奋,不过我都不认识了。回到顺义,他们还举行了一个欢迎仪式,让我讲讲,我说“你们电视都看到了,那些武器我也说不上来了”。

耳朵震聋后坚持战斗一年多

新京报:你当年为什么参军?

韩顺通:我是1942年参军,正是抗战最艰难时候。日本人在冀中平原实行“三光政策”。我家房子被日本人点了,我妈要去救,被日本人一脚踹倒。等火大没法救了,日本人才走。我当时年轻,说一定要报仇。正好一支游击队经过我们村,我就跟着他们走了。

新京报:听说你受过八次伤,哪处伤最重?

韩顺通:最重的一次是脸上的伤,现在还能看出来脸凹进去一块。还有一次,我被震聋了一年多。1946年内战爆发,我们从延庆康庄坐闷罐车去打大同。那时我已是班长了,有一把好枪“大鼻子捷克”。但大同很难打,我在一次战斗中被震聋了。当时要求,如果受伤就得把武器交出来,给前线同志先用。我舍不得,但听不见,没法指挥了,就看别人往哪冲,我就跟着往哪冲。这样装了一年多才好。那时候,有一把好枪比什么都高兴。

军功章满身,拼刺刀得大功奖章

新京报:解放战争三大战役你参加过两个?

韩顺通:是。我参加过辽沈战役和平津战役,又打了太原。

新京报:你都得过哪些奖章?

韩顺通:现在还保留着14枚奖章。经历过抗日战争才有的独立自由勋章,经历过解放战争才有的解放勋章。还有解放东北、华北、西北和石家庄的纪念章、抗美援朝纪念章。

新京报:你最珍视的是哪个奖章?

韩顺通:我最珍视的是人民功臣这个章。解放以后,统计一下,当过五年兵的就颁发这个奖章。虽然当时当兵的很多,但当过五年以上的,没有多少。一个连也就一两个,有的连一个没有。

新京报:大功奖章是怎么得来的?

韩顺通:这个是当年跟国民党拼刺刀得来的。我的手上还有伤痕,当时刺刀划了一下,皮都下来了,你看这里一道伤,现在还能看出来。

【阅兵篇】

8月1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的日子。据新华社报道,7月30日上午9时,在朱日和训练基地举行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阅兵,中共中央、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将检阅部队并发表重要讲话。此前,国防大学战略教研部教授徐焰少将对新京报记者表示,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还没有在八一建军节举行过大的阅兵仪式。“今年是建军90周年,如果举行阅兵的话,意义重大。”

从开国大典到“9·3”阅兵,位于北京市中心的天安门广场,见证了新中国举行的15次大阅兵。这15次阅兵,也浓缩了人民军队现代化发展步伐。

从骡马拉火炮到新型履带自行火炮,一条阅兵路,见证了新中国的成长和人民军队的发展壮大。1949年开国大典,当时参阅的轻重武器装备多达110多种、82种口径,产自世界24个国家的98个工厂,因而被称为“万国牌”。而在“9·3”阅兵现场,27个装备方队和9个空中梯队,84%的新式武器装备首次亮相,全面展示了我军武器装备体系建设的最新成果和整体水平。

随着时间的转变,阅兵的主题也增添了新的内容,2015年9月3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中国第一次以阅兵的方式隆重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A04-A05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李玉坤

A04-A05版制图/陈冬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