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处中国广东与福建交界处的潮汕,历来地少人多。这里三面背山,一面向水,境内有富饶的潮汕平原,自公元前到现如今,潮汕大地出了许多人才,也留下了许多的“俗语”。

无用姿娘勤三顿

澄海流行一句俗语:“无用姿娘勤三顿”,用来嘲讽那些生性懒惰,却又弄虚作假,掩饰自己毛病的人。

过去,潮汕滨海某村有一个青年,勤劳朴实,娶了一个老婆,却是个好吃懒做的货色。

这青年早出晚归,赚钱维持生计,而妻子在家,却是东游西逛,啥事也不干。邻居们非议纷纷,说这女人年纪轻轻的,也不会做些针线活,纺些纱来帮衬帮衬家里。这后生觉得有理,就对妻子说了。

这年轻妻子也就从娘家搬来了一架纺纱车,每日里估计丈夫要回来的时候,就坐在纺纱机前纺起纱来。丈夫回来,看到妻子忙着纺纱,心里感到十分高兴,便不顾劳累,亲自下厨做饭。并且再三关照妻子:千万别累着,要多歇歇。等丈夫出门,这妻子立刻跑回房里睡大觉。

终于有一天,妻子的这个秘密被隔壁的大娘知道了。因为每当快到三餐时,这家的纺纱机就响起来。而丈夫出了门,就悄无声息了。大娘把这秘密告诉了乡里人,乡里人都知道了,窃笑不已。

担草入城门

俗语“担草入城门”形容狼吞虎咽,饮食失态的样子。

清同治十年秋,潮州总兵方耀主持重修三都书院。竣工之日,举行隆重庆典,并宴请乡绅富豪、骚人墨客。他们都赶来祝贺,对方耀多加捧场,极尽颂扬之能事。

有一个姓林的巨贾,身宽体胖,平时恃强凌弱,霸道商场,但肚子里却无半点墨汁,只喜欢大吃大喝。坐在席间,本来他只顾喝酒吃菜,当一块肥肉刚塞进口中的时候,他看到别人都在向方耀祝酒,也就举起酒杯,摇摇晃晃地走上前来,装出成竹在胸的样子来吟对子,但刚吟出一句“堪褒赞,扬鞭出州府……”就不知道如何续下去了。

方耀见他这副窘态,想要取笑他。恰好看到窗外远处城门口,一群挑着山草到城里卖的村民把城门挤得水泄不通,就接口挪揄道:“最紧张,担草入城门。”一时引得满堂大笑。从此,就留下了“担草入城门”这个惯用语。

关于潮汕的传统故事(潮汕以前有个年轻人)(1)

祭你去五都,去食番薯圈

潮汕人从前吃番薯,喜欢用“贴”的方法,即将整个的番薯横切成约1厘米厚的一圈圈,披在鼎的四周,鼎中放上水,加盖后用猛火烹煮,这样“贴”出来的番薯圈一面是赤的,清香爽口。

“都”是古代的行政单位,介于“县”与“乡”之间,相当于现在的“镇”。至今,潮汕地名中还保存不少“都”,如揭阳的地都,澄海的隆都,均为历史遗留。闽南的五都,约在东山岛一带。福建省是中国番薯的发祥地,其祖籍却在东南亚。

明代万历二十年(1592)由旅居吕宋岛的泉州林氏子将薯种传入中国,首先在福建培育成功。闽南多山,东山岛更为贫瘠,适宜种番薯。那里的人们习惯“食番薯,配姑鱼”,素为人所乐道。入潮的闽南人将番薯带到了潮汕,迅速传遍粤东大地,成为缺粮的潮汕的又一项主食。“沙捞越种”、“文莱薯”,每个名字镌刻着一桩故事。潮汕人已不再稀罕番薯了。

这来自异邦的救命物,在当年,常常作为贫穷的象征。真是一件番薯,几多悲欢,又恨又爱,万般无奈。有多少与番薯有关的传说。深情的潮汕父老唯恐爱国不力,不惜将中国地瓜的历史提前了三百多年,让流亡至此的宋末帝子吃一碗番薯叶熬成的“护国菜”,演绎出一段凄婉动人的故事。

张华云老有一首写番薯的竹枝词,亦庄亦谐:“番邦来结众生缘,下人猪槽上酒筵。每与精粮争挂帅,亦偕甜芋作拼盘”,写出番薯的悲喜剧。

人们怎能忘怀那盛产番薯的五都,那个中国红薯或白薯的故乡。潮汕妇人碰上不合心意的人事,总喜欢回敬一句:“祭你到五都,去食番薯圈!”

关于潮汕的传统故事(潮汕以前有个年轻人)(2)

千斤力唔如四两命

“千斤力唔如四两命”,意思是指力大不如命好。

据说,过去有一对小伙伴:一个姓杜,一个姓黄。姓杜的身体强壮,姓黄的却十分赢弱。两个人一起上学堂时,姓杜的顽劣异常,无心向学,而姓黄的却认真勤读。

一天,来了一个算命先生,对着两个人看了又看,算了又算。他对姓黄的说:“阿弟你的命真好,有四两命呢。”又对姓杜的说:“看你相貌,将来有做有食。须知千斤力当无四两命。”姓杜的听了不服,自此天天找岔子欺负姓黄的。后来,姓黄的随父母搬到外地,一对小伙伴便没再来往了。

后来,姓杜的终究读不下书,不得不出来谋生,果然是卖力为生,找不到活儿干便只能饿肚子。

光阴荏苒,这样过了三十年。一天,乡里的里正找他,说明天有一位黄大人到这个村游玩,要他当轿夫。第二天。抬轿子的时候,他格外小心,十分卖力。当轿子来到当年他读书的学堂,便听轿上的这位官员感叹一声:“真是城郭如故人物非!”手下忙问何故,大人说:“当年我也曾在此攻读,常受一窗友欺负,如今此人不知哪里去了?”姓杜的一听,吓得差点昏倒。

原来轿上此人,就是当年常遭他欺负的同窗。方知当年算命先生所说的“千斤力唔如四两命”不假。这句俗语有宿命论的色彩,民间多用于解释一些难于理喻的贫富不均的现象,透露无可奈何的叹息。

关于潮汕的传统故事(潮汕以前有个年轻人)(3)

放掉面桃去抢饼

“放掉面桃去抢饼”这一俗语,常用来比喻放弃了既得的利益而去夺取另一利益,结果是大黑熊掰玉米,掰一个,扔一个,到头来什么也得不到。

“面桃”便是做成桃形的馒头。旧俗祭奠祖先或为死者做功德时的祭品,常以“面桃”和饼作为供品。祭奠完毕,更将这些供品分发给亲友和围观的人们。有些人比较贪心,虽拿了面桃,但见又有饼,便扔下面桃,去跟别人争抢饼子。结果是饼抢不到,扔下的面桃也被别人拿走了,因此便有了这个俗语。

由此习俗而产生的还有另一个俗语:“双头做斋分无饼。”意为有两摊子同时而不同地为死者做功德超亡灵,等着分饼子的人想两头都分到,便一会儿往这边儿跑,见尚未结束,又跑到那边儿看看,结果两边儿的时间都错过了。

这与北方的“尖担挑柴两头脱”意思相同。无论干什么事,都应该有一个明确的目标,不能漫无目的去胡乱追求,今天想干这个,明天想干那个。如果没有执着的追求,而是干一行丢一行,总是“放掉面桃去抢”,到头来一定是“双头做斋分无饼”。

关于潮汕的传统故事(潮汕以前有个年轻人)(4)

脚皮欠路债

“脚皮欠路债”,比喻多走冤枉路。传说有一个这样的故事:过去,潮州有个新安寨,俗称客仔寮,多为客家人所居住。本寨人最讨厌别人称他们为“客仔”,认为这是很不礼貌的称呼。所以,凡是在他们面前提及“客仔’二字者都会自讨没趣。

有一次,一个青年要到新安寨办一件事,他不认得路,便边走边打听。他来到一个村子,问一位老者说:“阿伯,客仔寨在哪里?”这位阿伯看了看他,顺手一指,说:“喏,再走两个村就是。”这青年来到这阿伯所指引的村子,问一个人道:“这里是不是客仔寨?”那人回答:“前面走过两个村子就是!”顺手往这青年走过的地方一指,这青年说;“我刚刚走过,人家说再走两个村子哩”。这人一听,“扑哧”一声笑了。说:“你是不是问‘客仔寨’?”青年回答:“是的。”那人说:“只因不提新安寨,害你脚皮欠路债。”便把原因说出。这青年叹一声:“果然脚皮欠路债,只因自己没礼貌,活该,活该!”

关于潮汕的传统故事(潮汕以前有个年轻人)(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