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生男生女这个话题,一直都是70后父母,想要生二胎,三胎的父母额外关注的。
有人觉得,一辈子如果只生女儿,没有儿子,是一件遗憾的事情,其实这种思想归根到底和养儿防老有关系,而这种养儿防老的思想,无异于一种心理陷阱,只要有了儿子,一切都有后路,在每个准爸爸的心中,对儿子还是相对比较期待的。
如果妻子比较顺从丈夫,丈夫在家庭占据核心地位,那么一家人就会很期待儿子。
1、王先生
王先生很想要一个儿子,所以他和妻子都觉得,如果不生儿子会是一生的遗憾
王先生是一个传统的中国男性,他的思想受历史文化的影响,潜意识里觉得,生儿子的目的是为了后继有人,可以传宗接代,大多数中国传统男人的骨子里,有着传宗接代的思想。
男人对儿子的期待和向往,类似于兄弟手足的情谊,天底下每一个父亲,都希望可以和未来的儿子在足球场上厮杀,为了目标共同努力,这也是大部分男士对男孩无比喜爱和期待的原因。
其次,王先生在家庭里是顶梁柱般的存在,他在担责的同时,也在成长,很多人说生完男孩之后,父亲会逐渐收敛心神,为儿子创造更好的成长环境,会更加自律,会更拼命的工作。
所以,儿子会成为新手爸爸不懈努力的动力和方向。
在亲子关系的心理学中,同性关系起着认同的作用,所以儿子对父亲自然有着鞭策意义,男人和女人不同,男人至死都像少年,也终身需要成长,儿子的降生对他们才意味着新生。
女人则不同,只要有了孩子,认知和思维方式会自然成熟许多,而男人有了孩子之后,还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从“大男孩儿”转为“父亲”的正式角色当中
这也是男人为什么想要生儿子的深层次心理原因。
随着男女地位的平等,也有很多父母觉得,不生儿子不会感到遗憾,在以前,生儿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给祖辈延续香火,所以“生儿子”才会成为头等大事。
但现在不同了,女儿也有继承财产的权利,也逐步有了“冠姓权”。
虽然重男轻女的思想在未来几十年内不会消失,但是男女在社会上的影响力几乎没有任何区别了,所以基于现实因素考虑,很多人都会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生儿生女,喜欢女孩的人,自然不会感到遗憾。
2、陈女士
陈女士和她丈夫,在生孩子前对孩子的性别没有硬性要求,但是她们第一胎生了一个女儿,以前总听周围的人说男孩好,但是当真正养了女儿之后,才知道女儿的魅力
陈女士六岁的女儿特别懂事,每次陈女士晚上下班回来都很晚了,一家人的晚饭会推到八九点,丈夫有时都会不耐烦,但是女儿总会在旁边乖乖的背着手,说道,妈妈慢慢做,我不饿!
陈女士忙了一天了,这个时候心情也特别烦躁,看到小女儿穿着裙裙、背着手手在旁边乖乖的,心里一下子就宽慰了很多,做完饭她都会忍不住亲女儿胖胖的脸蛋一口。
这种情况下要是换做儿子,估计早就在地上打盹了,要么就是跑到外面的泥巴里面去了,肯定没有这么有耐心
女儿也很讨父亲的喜欢,陈女士女儿最擅长的就是撒娇三连,每次都把爸爸逗得不要不要的,在这之前,他也很想要一个儿子,但是生了女儿之后,才知道“女人是个磨人的小妖精”这个说法的意义
就这样,夫妻俩成为了妥妥的女儿奴。
每次走在街上,陈女士和她的丈夫都会炫耀自己的女儿有多么多么可爱。小家伙也特别讨喜,经常在陌生叔叔阿姨面前跳舞、唱歌、唠叨。
就现在的情况来说,陈女士和她丈夫暂时没有生二胎的想法,所以不存在遗不遗憾
“遗憾”的心理学效应—蔡戈尼效应(Chagoni effect)。指的是:人们天生有一种办事有始有终的驱动力,如果工作尚未完成,这一动机便会使他对未完成的工作留下深刻印象。
其实有遗憾这个想法,不只是对儿子的,随着二胎,三胎政策的开放,很多人会想着要2到3个孩子,那么在2到3个孩子当中,自然会想着男女比例平衡,有儿有女,是很多父母最完美的一个想法。
如果连生了两个女儿,会有少了个儿子的念想,同样的,如果连生两个儿子,也会有缺少一个女儿的想法,所以因为没有儿子才遗憾这个思维,放在女孩身上同样生效。
这种总是有遗憾的心灵,不仅仅表现在子女身上,也是我们的一种为人处世的思维习惯。
夫妻和睦,阖家团圆的家庭往往充满了幸福,夫妻都对家庭持有一种乐观的态度,所以他们很少有这种遗憾的想法。
相反,那些不太幸福、满足度难以提升的家庭,总会对生活充满遗憾,也自然容易被别人带节奏,生儿子其实也是一种攀比心理,父母的价值观、核心信念塑造不稳定,人格不够成熟,也很容易产生跟风,从众的现象。
所以会不会产生遗憾这种心理?背后有很多深层次的因素。只生了女儿没有儿子会遗憾吗?警惕心理陷阱带来的盲目从众行为。
归根到底,每个家庭最终的目的都是要追寻幸福,所以适合自己的家庭模式才是最重要的。
,- The End -
作者 | 汤米
编辑 | 不下雨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Bruk, A., Scholl, S. G., & Bless, H. (2018). Beautiful mess effect: Self–other differences in evaluation of showing vulnerabilit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15(2), 192-205
第一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