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茂才想起了渣滓洞中的幸存者(王正英泣血渣滓洞)(1)

泣血渣滓洞

作者/王正英

☆☆☆☆☆

炎炎夏日,我们来到歌乐山下,参观了重庆渣滓洞和红岩魂陈列馆。

歌乐山上的渣滓洞,在1947年12月,作为重庆行辕二处看守所重新关押本年度“六、一”大逮捕的“要犯“、《挺进报》案和“小民革”案中的被捕人员。

这里三面环山,一面邻沟,地形隐蔽,地势险要。1949年9月至11月,国名党反动派在溃逃前夕,关押在重庆军统集中营的共产党人和爱国民主人士实施了系列大屠杀,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大血案。最惨烈的一次屠杀是在重庆解放的前几天,公元1949年11月27至28日,国民党特务在渣滓洞残酷的杀害了两百多名革命志士。

我们尾随着讲解员,听着她哽咽着演讲,在渣滓洞屠杀的当天,国民党特务先锁住每一间牢房,在制高点用机枪扫射;然后打开牢门,一部分未中弹革命者匍匐出牢房又遭遇了一轮扫射;第二轮扫射后,还有部分幸存者退到围墙边,推倒了围墙的一处地方,准备转移,可是在渣滓洞门口的岗哨再一次在制高点扫射。渣滓洞内,血腥满地。就在重庆解放的前夕,我们的优秀中华儿女,他们在牢房里满怀爱国热情绣好了五星红旗,还没有来得及看一眼自己家里的亲人,没来得及看一看故乡的土地,就倒在国民党反动派的枪口下,含恨九泉。

尾随着讲解员的一大群游客,没有一个人发出一点点细小的声音,许多游客的眼睛里都含着泪。

黄茂才想起了渣滓洞中的幸存者(王正英泣血渣滓洞)(2)

被杀害的江竹筠烈士,女,四川自贡人,1947年与丈夫彭咏梧在下川组织武装起义,1948年一月,彭咏梧牺牲。江姐谢绝党组织的照顾,坚持在“老彭倒下的地方工作”。1948年6月1日,因叛徒的出卖,在万县被捕,后转押渣滓洞。江姐在狱中坚贞不屈,严守党的机密,被狱中难友称赞为“中华儿女革命的典型“。1948年11月14日,江姐在重庆歌乐山麓电台岚垭遇害。

被杀害的胡其芬烈士,女,湖南湘潭人。曾在《新华日报》做英文翻译。1940年赴延安入中央党校学习。1947年任中共重庆市工委妇委书记,以重庆女青年会干事身份作掩护进行地下工作。1948年4月,因“《挺近报》事件“在重庆被捕,1947年11月27日牺牲于渣滓洞。

被杀害的朱世君烈士,女,重庆开县人,曾任开县太平乡中心小学校长,1948年加入进步团体民主联合会,在党的领导下,积极参加发饥饿,反内战民主运动,将自己积蓄的嫁妆钱支持川东武装起义。1948年六月在四川开县被捕,1949年11月27日,牺牲于重庆渣滓洞。就是这一天,是这位年轻女校长的28岁生日。

……

黄茂才想起了渣滓洞中的幸存者(王正英泣血渣滓洞)(3)

烈士的生平事迹,在史册上熠熠生辉。

当我们浏览牢房里陈列的物件,瞻仰烈士的遗容,敬仰之情油然而生。江姐带着战友们绣下的红旗在橱窗里,这凝聚血泪的旗帜饱含革命先烈留给后世的满腔爱国热情,凝聚着爱国志士期盼中华崛起的民族大义,凝聚着进步人士渴望和平和民主的美好向往。

今天,当我们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学习,在满目琳琅的超市里购物,在整齐干净的巴士里乘车,在摩天大楼里游览……我们是否会想起,我们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这些仁人志士,革命先烈,用他们的鲜活的生命,赤诚的爱国热情,为我们换来了今天的美好生活。

69年过去,歌乐山满山青翠。在炎炎夏日,我们伫立在重庆渣滓洞前,缅怀先烈。69年前的往事历历在目,泣血的渣滓洞,英勇就义的两百多名战士,在这一楼一底的十八间牢房前,惨烈的场面震惊中外。

我们在红颜陈列馆内,看到了一面展示当日渣滓洞惨案的文化墙。在1949年11月27日,国名党反动派溃退前的三轮屠杀,倒在血泊之中的革命志士,他们面无惧色,英勇无畏。

历史的书页刻写了英烈的忠魂,后世的人在史书上读着爱国的激情,读着先烈们的铁骨铮铮,读着民族魂……我们站在渣滓洞前,要牢记先烈们的铮铮誓言,不忘初心;我们站在渣滓洞前,要铭刻历史的教训,砥砺前行;我们站在渣滓洞前,要领悟民族大义,牢记使命。

泣血的渣滓洞,记下了历史的枪声;埋骨的忠魂,掩映在歌乐山青翠的山岭。民族文化,在血雨腥风中厚重;后世的文明,在一代又一代中华民族仁人志士的开创下繁荣。

黄茂才想起了渣滓洞中的幸存者(王正英泣血渣滓洞)(4)

【作者简介】 王正英, 女,益阳职业技术学院辅导员,省级优秀教师。自幼喜欢文学,十七岁开始发表作品,有不老的文学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