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062年7月3日,有着“包青天”之称的包拯去世!消息传来,北宋京城的百姓为之恸哭不已!之后纷纷来到包拯家门口,希望能够再看一眼心中的“青天大老爷”!
几天后,到了包拯出殡的日子!京城的百姓们纷纷放下手中的活计,早早地等候在城门口,想着无论如何都要送一送这个为民请命的人!
可奇怪的是,出殡当日,包拯家中竟然运出了多达21口棺木,之后分别从七个城门穿过,前往不同地点下葬。看到这一幕,送葬的百姓们不知所措,根本分辨不出究竟哪一队人马才是护送包拯灵柩的!
可见此情景,盗墓贼却是心下了然!于是,自包拯去世之后,盗墓贼行当也定下了一条不成文的规矩!那么,这条规矩是什么呢?包拯为何煞费苦心要准备21口棺木出殡呢?
这一切,都要从包拯的为人和为官说起!
嫉恶如仇包青天
包拯之父包令仪曾任福建惠安知县、朝廷虞部员外郎、应天府留守,
因此包拯年少时就跟随父亲四处游学,饱读诗书,见多识广。小小年纪就便老成持重,行事一板一眼,不像普通孩童一般喜欢嬉闹。
虽然包拯出身官宦世家,但他并没有因为自己的出身而自命高贵,反而自认“生于草茅”,与普通人无异。对于书中的道理和圣贤的事迹也始终坚信不疑,他认为自守克己,忠君报国,是为人应有的本分。
在这种极为正统的儒家思想影响下,包拯23岁时就遇到了人生中一位非常重要的师长,那便是刘筠。
刘筠不仅久历宦海,更是诗才过人,是当时北宋文坛的重量级人物。
当时的朝廷由于宋真宗久病,宰相丁谓趁机结党营私,由于刘筠不肯同流合污,还骂道:“奸人用事,安可一日居此!”于是便奏请离朝外派,去了庐州。
作为泸州有名的青年才俊,包拯很快赢得了刘筠的关注和赏识,更难得的是,二人脾性相投,刘筠也因此成为了包拯的授业恩师。
于是在父亲和师长的双重影响下,包拯的人格愈发朴直刚健。
包拯29岁那年,宋仁宗开科取士,得益于恩师刘筠平时在策论方面的重点指导,他接连通过乡试、会试和殿试。
成为进士后,包拯被授予大理评事,任建昌县知县。然而包拯此时却做出了出人意料的决定,那就是辞官回乡,奉养父母。
原来,包拯父母年事已高,难以承受长途颠簸之苦,无法随他赴任。
听闻原由后,朝廷体恤包拯的孝心,又改任他为离家乡不远的和州监税,结果又被包拯推掉了。
就这样,包拯守在父母身边,直到二老离世。后来,等他守孝期满重入仕途时已经年近40岁。但年龄并未磨平他的棱角,反而是积年的沉淀让他看清世事,愈发地敢于任事!
庆历三年(1043年),外任的包拯被调回开封任监察御史。
御史虽是没有实权的言官,但有监督纠察的职能,相当于官场中的纪律委员,因此为百官所忌惮。
而这对于眼里不容沙子的包拯来说简直再合适不过。所以一旦他发现任何人有不端行为,必定会行使纠弹之权,从不因为对方的身份地位而有半分顾虑。
淮南转运按察使张可久、汾州知州任弁、太监阎士良、转运使王逵、张贵妃伯父张尧佐等人,都先后遭遇过包拯的弹劾,其中又以扳倒王逵最为艰难。
王逵其人如何,在《周敦颐传》中可见一斑:“有囚法不当死,转运使王逵欲深治之。逵,酷悍吏也,众莫敢争,敦颐独与之辨,不听。”
原来,在周敦颐担任南安军司理参军时,有犯人罪不当死,时任转运使的王逵却坚持要将其处死。
面对霸道的王逵,只有周敦颐据理力争,然而对方置之不理,气得他直跳脚,大怒道:“如此尚可仕乎!”(这官没法当了)
包拯得知王逵恶行,立刻上疏弹劾,指责其“行事任性,不顾条制,苛政暴敛,殊无畏惮。”请求将之查办。
然而一向从善如流的宋仁宗却对此置若罔闻。
原来当朝宰相陈执中、贾昌朝与王逵私交甚笃,而且王逵诗才过人,缴税可观,颇有能耐,所以仁宗舍不得罢免他。
一般情况下,见到皇帝态度如此暧昧,言官就会知趣后退,然而偏偏包拯心坚如铁,誓要硬刚到底。
面对仁宗的冷处理他毫不气馁,连续七次上书弹劾,措辞一次比一次严厉,最后甚至直斥皇帝“不恤人言,固用酷吏”,是天下人的大不幸。
这话几乎就等于指着皇帝的鼻子开骂了,包拯如此血性刚烈,让整个朝野都为之震撼。
事情闹到如此地步,仁宗脸皮再厚也无法继续装聋作哑、无动于衷,自知理亏的他只好将王逵革职。
面对这个敢把皇帝怼得下不来台的包拯,朝堂百官无人不敬畏三分。
所以人送外号“包弹”。而且这个名号在当时流传甚广,百姓之间“目人之有玷缺者,必曰:有包弹矣。”
大意是,当人们发现自己身边有人犯错时,会开玩笑“当心包弹”,而“包弹”一词在后世也时常被引用,有批评、指责之意。
在这种情况下,因包拯的弹劾而被处分、降级甚至革职查办的大小官员权贵足有60多人。虽然仁宗皇帝有容人之量,但对权贵们来说,包拯就是眼中钉肉中刺,只恨不能将他挫骨扬灰。
但是包拯作为为民请命的大清官,他在百姓心中的威望实在太高!因此一些心怀不轨的宵小才不敢轻举妄动!
爱民如子包青天包拯在参赞中枢之前,曾前后近20次作为地方官治理一方。
在他担任端州知府前,由于端砚石质细腻温润如水玉,有“呵气成墨”的美名,所以文人墨客趋之若鹜,达官显贵争相追捧。
而历任端州知府更是利用进贡之便,将端砚的产量强加了几十倍之多,为了中饱私囊,丝毫不顾民间疾苦。
然而包拯到任后,歪风邪气便为之一清,他下令只生产贡品之数,不做额外追加,大大减轻了民间负担,面对唾手可得的端砚,他直到离任都没有为自己私取过一方。
而“端州三年任,不持一砚归”的故事也成为了民间美谈。
嘉祐元年(1056年),包拯以龙图阁直学士之身代理知开封府。
包拯一上任,便改革了诉讼制度,允许百姓直接面呈诉状,避免下层官吏从中作梗,
百姓对此称颂道:“关节不到,有阎罗老包!”
嘉祐三年,包拯重归御史中丞,做回了谏官的老本行。
时任三司使张方平“乘势贱买所监临富民邸舍”,仗势豪夺民产,被包拯弹劾罢免。
继任三司使宋祁,由于生活奢靡、作风浮华,同样被包拯拉下马。仁宗无奈之下,索性就让包拯代理三司使,接下了这个烫手山芋。
然而谏官夺位在朝野引发了巨大争议,翰林学士欧阳修更是带头反对。因为欧阳修在文坛拥有极大的影响力,一时间天下文人无不对此议论纷纷。
可尽管舆论压力巨大,仁宗仍然力排众议,坚持让包拯上位。
包拯在任上选拔人才,精简冗余,整顿税制,对于皇室贡品,一改各地摊派之法,设立市场公平交易。
对于司内无法完成严苛绩效而入狱的官员,包拯也都从宽处理,避免牵连其家人。
包拯在没有增添基层负担的情况下,让国库得到了进一步的充实,做到了“以民为本,宽民利国”,没有辜负仁宗对他的信任。
虽然外界物议如沸,可由于包拯洁身自好,那些想要攻击他的人始终找不到任何借口!嘉祐六年(1061年),在仁宗的支持下,包拯由代理转正,升任为正三司使。
然而第二年5月,包拯突然病倒在枢密院,即便是宋仁宗亲自赐药也未见好转。没多久,包拯就去世了,享年六十四岁,
他逝世后,“京师吏民,莫不感伤;叹息之声,闻于衢路”,仁宗更是辍朝一日 ,亲临吊唁。
在见到包拯年仅5岁的幼子包綖时,仁宗感伤不已,对身边人叹道:“包拯公而忘私,不徼阴幸也。”随后下令追赠包拯礼部尚书衔,谥号“孝肃”。
对于忠孝肃直、爱民如子的包拯来说,鞠躬尽瘁乃是本分,他一向提倡待民从宽、与民生息,不愿做影响民生之举,其中也包括自己的丧事。
如果因为他出殡就引得民众聚集、争相祭拜,无疑会扰民伤财,这绝非包拯所愿,所以多棺齐出,让人真假难辨,也是他留给百姓的最后一丝善意。
包拯生前曾留下家训:“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
包拯虽去,但百姓对他的敬仰和怀念却并没有因此而中断,民间以包公为主角的文艺作品层出不穷。
在各种艺术加工下,包拯被描绘成了星宿下凡的神人,他慧眼如炬,断案如神,日审阳,夜断阴,奸人恶党、妖魔鬼怪莫不对他畏惧三分,甚至他还因为一身堂堂正气死后封神,化身地府阎罗。
所以对盗墓贼们来说,如果对包公这样的清官下手,无疑极损阴德,再加上民间包公鬼神难近的种种传说,又有哪个宵小之徒敢去寻他的晦气?
最后,“盗墓不盗包公墓”也就此成为了盗墓贼们不成文的规矩。
身后风波然而,无论是布下的疑冢还是生前的名望,包公墓最终还是没能免于被破坏的命运。
1973年,合肥二钢计划在安徽省合肥市大兴集建石灰窑,于是在当地有900多年历史的包公墓也不得不因此迁走。
虽然当时合肥包公墓被认为只是包家当年布下的疑冢之一,但是出于慎重考虑,当地还是组织了一个清理发掘小组,在远离中心墓群的一个小墓穴进行了试探性的发掘。
可出人意料的是,从这个“疑冢”里居然真的发掘出了一口金丝楠木棺材,还有包拯和妻子董氏破碎的墓刻石碑。
根据宋制,金丝楠木棺是二品以上官员才可以使用的,棺中发现的遗骨经过检验,年龄性别都与包拯吻合,基本可以断定就是他本人。
然而从棺中遗骨凌乱破碎的摆放来看,显然有经过人为移动的痕迹,据此专家判断该墓为迁葬墓,而非最初下葬的地方。
迁坟在古代是大事,一般也只有在原墓出现问题的情况下才会动迁,非万不得已不可轻动,那么原墓又在哪里?
这时,一位名叫夏广宏的老人来到小组,他自称祖上曾受包公恩惠,因此世代为包公守墓,在他的指引下,考古小组在一片油菜地下发现了真正的包公墓。
果然,这个墓穴的规模明显更大,在其中还发现了宋朝二品以上官员殉葬专用的木制十二辰神俑,迁葬墓中发现的墓志铭与此处的基座规格也吻合。
然而遗憾的是,原墓已经被“大揭顶”的手法挖开过,破坏极其严重,甚至连地砖都没有几块完好的,如此明目张胆,不似一般盗墓贼的手笔。
专家估计,盗墓时间应该发生在宋金战争时期。建炎三年(1129年),金兀术率兵南下,曾占领庐州,当时金兵一路掳掠,很多墓冢都被挖开洗劫,包公墓也很可能因此而受到波及。
可能是为了防止被进一步破坏,后人才将包公遗骨和墓志铭转移,与董氏合葬。
真相大白后,包公和董氏遗骨被移交给包氏后人,但由于一些历史原因,部分遗骨不知去向,唯有最初被送到北京检验的一批遗骨保存了下来。
1985年10月,合肥市重建包孝肃公墓,两年后竣工,包公和夫人董氏以及子孙的遗骨都被迁入其中。
如今,包公墓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位一代名臣终于入土为安,并且在新时代里继续受到人民的敬仰。
对于这个一心为民,忠直一世的清官,本就没有几个盗墓贼能下得去手,更何况包拯是星宿下凡的传说在民间广为流传,更没有人敢去寻他的晦气了。
包公墓碰不得,也因此几乎成为摸金校尉们不成文的规矩。
而民间出于对他的敬仰和怀念,在各种文艺作品的加工下,包拯被描绘成了慧眼如炬,破案如神的天人,日审阳,夜断阴,鬼神恶徒莫不对他敬畏三分,甚至还因为一身正气死后封神,成为地府阎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