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阿阿胶跌跌撞撞的,也已经将近一年的时间了伴随着报表的业绩调整,各种负面新闻也是接踵而至,尤其以水煮驴皮事件为最不单单是我们这些散户,那些公募基金,也吓的跑光光了那阿胶是不是真的不行了呢?也不尽然,我将自己的思考整理了一下,再分享给大家如果有更好思路,请积极留言讨论,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东阿阿胶的深度分析?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东阿阿胶的深度分析(写给失落的东阿阿胶投资者朋友们)

东阿阿胶的深度分析

东阿阿胶跌跌撞撞的,也已经将近一年的时间了。伴随着报表的业绩调整,各种负面新闻也是接踵而至,尤其以水煮驴皮事件为最。不单单是我们这些散户,那些公募基金,也吓的跑光光了。那阿胶是不是真的不行了呢?也不尽然,我将自己的思考整理了一下,再分享给大家。如果有更好思路,请积极留言讨论。

1、水煮驴皮和假阿胶的影响,对东阿阿胶而言,并没有本质的伤害。

首先,这些负面新闻并不是东阿阿胶自身的问题,并没有像三鹿或者长生生物一样,是自己的主观问题,造成的食品药品安全问题,这只是一种舆论的无营养的带有娱乐性质的负面情绪而已。这是定性的基础。

其次,东阿阿胶应对也非常的得当。面对负面新闻的正确公关做法,是让他淡化。公众是不理智的,在一些别有用心的人的推波助澜下,强烈的应对只会更加的混淆视听。造成更大的企业形象的负面影响。而且东阿胶也没有自己澄清事实,而是借助中医药协会等组织来回应。是非常高明的。起到了和稀泥的很好的效果。东阿阿胶也没有像鸿茅药酒和伊利一样,出来抓人,抓人的行为在法律上是合理合法的,但对企业形象来说是巨大的损失。

再次,得益于互联网的发达,天底下的负面新闻太多,负面新闻的效果和时间也边际递减了。谁还关心所谓的水煮驴皮呢,吃瓜群众有更重要的贸易战和疫苗的新闻消费呢。贵人多忘事啊。

2、东阿阿胶的短期业绩调整,没有改变他的地位,也没有改变长期的业绩成长,行业成长的前景还在。

今年有些医药股业绩大涨,40%以上,搞的10%的增长都不叫增长了。我还是劝大家不要过分关注股票短期的高成长,有的只是股灾后的业绩恢复性高增长,有的只是阶段性的,并没有持续性,一个企业持续15%以上的增长,已经是极限了,能持续10%以上的增长就算值得庆幸的伟大企业了。大家不值得为了短期的高增长,付出高昂的股票价格。在我看来,就算是一手,我也不想买。

从一些信息渠道来看,东阿阿胶的消费终端的需求并没有受太大负面影响。公司和消费者是没有直接的勾连,中间隔着一层甚至几层的渠道。董宝珍先生说,渠道对企业的需求有放大和缩小的干扰。我认为是对的。这次的销售降低,更多的是渠道的主观出现了害怕和担忧。

驴皮的价格和量的稳定,对阿胶来说,也是很大的利好,目前的存货基本上可以保持一年的安全库存。就像美国的石油库存一样,对驴皮价格稳定起到了很好的作用。随着国外的驴皮和国内的驴皮的互补,稳定了驴皮的量和驴皮的价格。做过实业的朋友应该了解,原料的价格稳定,成品价格上涨,这是多少实业人梦寐以求的事情。这也是未来阿胶业绩稳定的基石。

长期来看,企业所面临的市场前景没有改变,滋补保健品市场还在持续的增长。我们的人均消费只有美国的1/8,相比于美国而言,中国人锻炼的少,更怕死。有吃药的传统,所以我们还有很高的市场成长空间,作为滋补国宝,上品的中药保健品。要品牌有品牌,要心智有心智,要价格有价格。依旧是前景光明的投资标的。不用担心。

3、未来的东阿阿胶业务状态:阿胶块温和,阿胶浆放量,阿胶糕品牌继续培育中。

这几年的报表和管理层的公开的言论来看,阿胶块并没有大的增长可能,基本维持在个位数的极低的量的增长,未来也没有看到渠道的扩张啊,地域扩张等方面的消息,这次股东说的医院渠道也只是建设中,要知道一个决策到最终有效,还是有个过程的,不能期待很快很高的增长,我认为阿胶块继续温和的小幅度的增长,是未来的主要基调。

至于阿胶浆,听说有从8万家的药店扩张到12万家,具体的数据,我没有,但是从这几年的消息来看,阿胶浆确实在高速的增长,我自己亲身体验阿胶浆,真是好东西,效果好,看了天猫的评论,正面评论呈现压倒性的,随着阿胶浆的持续放量,我认为阿胶浆作为占比30%的产品,能起到和当年云南白药牙膏的一样的作用。股东大会期间,大道朋友也打听到车间的生产情况,阿胶浆确实是很火爆。

至于说阿胶糕,现在正在桃花姬和真颜的切换阶段,新旧品牌的切换期间,我认为不会有大的增长,短期一两年内应该不会有。另外,新产品的增长,得需要拓展渠道的配合,还有持续的销售费用投入,我没有看到阿胶有什么这方面的动作。所以我认为阿胶糕不会有特别的起色。

从生产日期上来看,产品库存生产日期不是很乐观,也作为主力产品的阿胶块,应收占比超过50%。从各方的消息来看,他的生产日期还是滞后一年以上,说明经销商有压货,这是很正常的,有些渠道的供应商也乐于去囤积阿胶,有朋友介绍亳州的几个大的客户手上,都会存一两年的阿胶再卖,第一价格会高,第二没有火气,从其他的朋友那边看来,渠道里的库存还是很大的,没有大的改变,短期也看不到热销脱销的现象,所以有些朋友晒生产日期,证明不了什么的。天猫上投诉快过期的阿胶糕的评论非常的多。不过阿胶浆的日期有改善迹象。

阿胶块,阿胶浆,阿胶糕,三大东阿阿胶产品的梯队非常的不错。新品也在不断推出中。后劲很足。

4、中医药与西药有效无效之争论。这是无谓的争论。

中西医的争论,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了,从民国初年到现在,也已经100多年了,没有迹象表明谁能吃的了谁,而且彼此都有一份属于自己的市场,特别是国家的《中医药法》的颁布,更加奠定了中医药不可消灭的基础。智商税还是要继续收的。以阿胶的价格来说,其消费者普遍是收入较高的人群,这类人群,智商不低。他们都没有被骗感,我们又何须担心呢?

我自己也发现,很多反对中医的人,他们的投资记录都惨不忍睹。我不知道这个和反对中医有没有关联。也发现另外一个特点,凡是中医粉,大部分都不反对西医,强调中西医并存。是不是中医粉们相比中医黑,更加的包容呢?

中西医都有自己的能力圈,融合不了就慢点融合,要管好自己的圈就好。对于不是中医药的客户,你关心他们的看法做什么呢?别人说你老婆不漂亮,你会离婚吗?反正我不会。我老婆虽然不是最漂亮的,但是对我最好的,是最适合我的。这就够啦。

5、业绩应该不会马上变好,这个我们要有心理准备,

秦总在大会上提示我们,前几次的负面新闻,一般持续8个月左右,推理来说,这次的水煮驴皮的负面新闻,估计也就是8个月左右。那8个月之后,是不是能马上变好呢?这个我认为,应该要做好心理准备,好坏的转变,有四种思路,好上加好,坏的更坏,好的变坏,这三种组合是最快的,唯有由坏变好是最难的。就像中医所说的,病去如抽丝。茅台酒也经历了3年左右的时间。东阿阿胶的情况轻微一点,一年半载的有吗?我瞎猜的。总之,还是要做好心理准备为好。

6、公募基金只有246.4万股了,情况太极端。好好的赚钱的公司,就这样被抛弃了。

昨天看了下公募基金的东阿阿胶持仓,从2017年6月30日的8747万股,降低到今天的246.6万股,近乎清仓式减持啊。对于阿胶来说,这是好事,国内的公募基金典型的追涨杀跌,没有他们在,阿胶也能更加的稳定了。现在还没有离开的阿胶股东,估计也不会再离开了。从最高点跌下来,幅度其实不大,并没有出现恐慌性的特点。

从另一方面来说,东阿阿胶公司是财务非常健康的公司,没有长期负债,总体负债率仅有17.76%,流动比率4.52,速动比率2.79,如此稳固的公司,贸易战不能动他分毫,他没有让银行挣到钱,反倒每年从银行一年挣1个亿利息。利润率如此之高,达到近30%,这是做实业的口水流一地的指标啊。公司不在于谁买了所以不跌,而在于公司质地真的优秀,吸引一批的人来投。就像蜂蜜一样,蜂蜜甜,蜜蜂自然就来了。

7、东阿阿胶是最符合复利要求的企业之一。也是自由现金流的优秀载体。

投的目的是实现复利。有没有思考过你的投资标的是不是符合复利的标准?复利不仅仅是结果,他也是过程,他有自己的内在要求。

复利的内在要求:高系数,稳定,长久。

首先,东阿阿胶符合吗?阿胶净利润率高达30%,净资产收益率常年保持在20%以上,这是竞争优势的体现,是复利系数的保证。其次阿胶产品稳定,业务稳定,产品毛利率稳定,竞争优势强大,不需要革命性的创新。再次阿胶已经延续了几千年了,再延续百年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还有茅台,莫里斯,片仔癀,可口可乐,云南白药等等大牛股,他们的特征:产品百年不变,强大的品牌,稳定的增长。都满足了复利内在的要求。有时候想,是我们的股票实现了复利,还是复利选择了我们的股票呢?

从自由现金流的角度再看看东阿阿胶。我们大A股一向是垃圾公司的提款机,再融资一波又一波,如茅台格力和阿胶这样的上市来送钱的公司,真的不多。唯有内生性增长的公司,才值得去投资。而不是一直需要输血的公司。东阿阿胶不但连续18年没有融资,在持续分红的前提下,仍然积攒了可观的家底。也说明他的自由现金流的强大。有时候自由现金流不是怎么去计算,事实就是那么摆着。只要看看企业的经营记录就知道了,就这么明显,当然茅台更明显。

8、消费和医药是未来的长牛集中营,不要被消费和医药外的妖孽们迷惑。待在这里。

消费和医疗一直是投资的主要核心,西格尔在《投资者的未来》里统计了46年里幸存下来的最好的的股票中,消费11家,医药6家,我们统计,中国A股赚钱效率最高的50家公司里,19家医药,工业企业14家,有5家消费,随着基建的需求见顶以及人力资源成本的增长,时间会拉低工业企业回报率,而消费和医药的需求大潮到来,未来消费和医药的牛股还要更牛。中国和美国没啥区别。

要说中国消费和医药有点特色的也就是中药和白酒,我对白酒没有多少研究,所以不能说白酒不好,只能说中药企业我研究的多一点,消费和医药之外的股票,此起彼伏,光环美丽,但我只想待在中药圈里面,我不想出去,消费和医疗是能够轻松取得成绩的行业。但是有些人很聪明,也很冲动,他们是一流的智慧,总想在二三流的行业里,博出一流的业绩,来证明自己。

有人说,虽然我也知道消费医药是长牛集中营,但是外面的房地产,外面的银行太诱人了,业绩大大超越消费医药呢,我先去赚5年他们的钱,我再回来可以吗?这样想的人,忽视了人的固有的毛病,我们要认识到自己的认知能力是很容易固化下来的,你的知识固化了,你还能回得来消费和医疗吗?终身学习变化的人太难了,伟人们也会固化,何况于我们这样的?如果你仔细观察,还能发现很多的银粉,地产粉,汽车粉等,他们固化着,不再能转换过来。所以从开始的时候,我们就要顶住诱惑,深耕消费和医药,待在里面别动。

7、消费和医药的安全问题是消费和医药的大敌。

最近两天的疫苗事件,在朋友圈掀起了轩然大波,我看了看女儿的疫苗卡记录,也很痛心的看到“长生”两个字,今天的跌停板,也狠狠地教育了那些不注重安全的公司和投资者。我在选择股票的时候,也特别注意了公司在质量方面的荣誉,我以前持有格力的时候,董姐一直夸奖他的产品质量如何,本以为,格力一定是全国质量的楷模。但是,我从全国质量奖里面,没有发现格力,却发现了东阿阿胶,更进一步的发现,这家了公司的质量荣誉非常的多,不但有日本842项近乎完美的测试结果,也有每年的国际质量大奖,比如 “石川馨-狩野奖”等国际知名的质量奖,更进一步查证,果然厉害,居然没有出过质量问题的新闻。

由此,在诚信缺乏的今天,能有这样的成就,本身就是一种安全的象征。就算是茅台,也还有塑化剂的事情。所以东阿阿胶在质量安全这个关键问题上,值得信赖。

8、抛掉不合适的消费者,很无情,但是也很无奈。这是必由之路。

对于消费者流失的问题,很多投资者都诟病不已,心痛消费者的流失。认为是提价策略的失败。特别是参照了茅台后,效果明显,茅台提价,销量增加,消费者没有流失。

我从另外两个方面再来说一下了我自己的理解

提价损失的量,不是简单的量的减少,是不同价格下的不同量的平衡。茅台提价,不是没有消费者流失,也有流失,不可能同一个价格函数下的人群是不变的。毕竟人的消费能力不是同步提高的,有些以前消费的起茅台的,也会因为提价的原因缩减消费量。对于茅台来说,只是新增的量大大超过了流失的量,所以才有了茅台的看起来的量价齐升。是建立了新的价格和销量消费人口的函数。阿胶的提价幅度太大,导致东阿阿胶的新增高消费人口小于低端的消费群体的减少。当然,如果茅台如阿胶一样提价,谁的销量减少明显,还真不好说。可能毛粉们健忘了,12年从2000块一瓶开始下跌的时候,销量降低更明显。几乎到了900块都卖不出去的时候。在乐观的时候不要太乐观,在悲观的时候不要太悲观。

抛弃也是为了更好的未来。我觉得不同价格下的消费者,已经不是同一批人了,这是一种腾龙换鸟的动作。不要留恋于已经不合适的消费者,如果强留他们,你所消耗的销售费用,精力等都是浪费,他们迟早会离开,不如静静的抛开他们。或者让他们去低端的阿胶那里去,继续为阿胶的消费人群扩大做贡献。阿胶新的消费者,是更优质的消费者,对价格敏感度低于低端消费者,而且这些消费者的收入增长,也快于低端的消费者。这是阿胶的最大的收获。是未来成长的基石。抛弃是无情,是无奈,也是为了更好的生存。

9、再谈谈阿胶的股价,

消费和医药股有他自己的特性——重复消费,特别是品牌消费品,一旦上了一个台阶,就不会下来。在利率的倒数25倍市盈率参照下,正常的消费品的市盈率,都不应该低于25倍。东阿阿胶前景光明,且在没有出现本质上的缺陷的情况下,现阶段股价实在是很便宜了,高管18倍市盈率和大股东60块的持续增持是明牌。不要在波段的操作中,体会了错误做法的奖励。我在阿胶60元左右的时候说过,60以下卖出阿胶都是傻瓜的行为。有人认为我说的不对,他们认为现在股价啪啪啪的打我的脸,首先我也不是神,因为我也不知道有没有水煮驴皮或者其他的市场无效的事情发生,如果没有这些负面消息,你哪里有机会去增持呢?前辈们已经总结了最好的投资方式:“合理的价格买入优秀的公司”。如果2022年千亿市值,那么50买的还是60买的,又有什么区别呢?合理就好,不要迷恋更低价,那是次要的,关键时刻要有股票啊。

(作者:石ston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