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三国演义》第九十二回,说到诸葛亮第一次出祁山,蜀军一路势如破竹老将赵子龙英勇不减当年,一连斩了西凉大将韩德和他的四个儿子,蜀军进逼南安,把此城围的水泄不通,连同魏国的前敌总指挥大都督夏侯楙也一同围在城中诸葛亮却并不急于攻城,来了个围而不攻,准备攻取南安互近的天水冀县,安定两郡,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诸葛亮出妙计收服姜维 妙计成空殉蜀汉?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诸葛亮出妙计收服姜维 妙计成空殉蜀汉

诸葛亮出妙计收服姜维 妙计成空殉蜀汉

话说《三国演义》第九十二回,说到诸葛亮第一次出祁山,蜀军一路势如破竹。老将赵子龙英勇不减当年,一连斩了西凉大将韩德和他的四个儿子,蜀军进逼南安,把此城围的水泄不通,连同魏国的前敌总指挥大都督夏侯楙也一同围在城中。诸葛亮却并不急于攻城,来了个围而不攻,准备攻取南安互近的天水冀县,安定两郡

蜀军派一人冒充魏军,来到安定城中,自称从南安城中突围而出,前来求援。安定太守崔谅听说主帅被围,自然不敢怠慢,急忙亲自领军前去解救南安,只留文官守城。不料兵马前往南安的路上遭到埋伏,前后被关兴,张苞两将夹攻,魏军大败,崔谅带着百余人从小路侥幸逃脱,逃回安定。谁知刚奔至城边,城上箭如雨下,蜀将魏延在城上大叫,吾已取了城也,何不早降。原来,魏延早已埋伏在安定城边,见崔谅出兵,便假扮安定军,混入城内,不费吹灰之力得了安定。

接下来,诸葛亮趁势拿下了南安,擒了夏侯楙,严密封锁消息,想依样画葫芦,重施故技。。拿下天水。于是他又派一人冒充魏军进天水求援,命赵云引兵5000,埋伏在天水城旁,只等天水兵马出城,便去攻城,又有张翼、高翔两路埋伏,截杀出城的魏军。一切顺利,天水之兵果然如期出城,赵云大喜,马上率兵马直扑天水,转眼便杀到城下。赵云于城下高声叫道,吾乃常山赵子龙也,尔等中了我家丞相的调虎离山之计,何不早献城池,免遗株连。城上之魏将却大笑说道,吾中计,汝才中了我姜伯约之计,尚不自知否。正在此时,忽然间喊声大作,四面火光冲天,净是魏军,当先一员少年将军, 挺枪跃马叫道,汝知天水姜伯约否,赵云大怒,冲上前与此人交战。擒贼先擒王,他要拿下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将。谁知此魏将竟然十分英勇,与赵云单挑也丝毫不落下风,反而越战越勇。两人战的正酣,早先出城的天水兵马却又杀了回来,两面夹攻,赵云再也不能支撑,大败而归,幸亏有张翼,高翔接应才勉强摆脱了追击。赵云回营见了孔明,诉说战况,孔明惊问曰,此是何人,识吾玄机?

​这位令诸葛亮都不免大吃一惊的小将, 就是后来的蜀中名将姜维。姜维202- -264年,字伯约,甘肃天水人,他看破孔明之计,于是将计就计,劝天水太守兵分三路,一路引兵出城,装作前去解救南安的态势,虚晃一枪,出城30里便往回走,一路留守城内,一路则由姜维亲自带领,伏于城下。如此一来,蜀军反而中计,被杀得大败,诸葛亮不敢轻敌,亲率大军来到天水城下,却又中了姜维的埋伏,再败一阵,尽管在关兴,张苞保护下得以杀出重围,但对神机妙算,精通兵法的卧龙先生来说,这一次脸丢得也太大了。 如此一番渲染,姜维的出场真算得上惊天动地,虽然直到第九十二回才出现,但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过说到历史真实,姜维在天水城的攻守战中, 并没有什么炫人的功绩。诸葛亮进攻天水时,太守马遵正带着姜维等人在外县出巡。天水郡的不少官员和百姓纷纷响应蜀汉军队。胆小又疑心的马遵怕姜维等人也有投降之意,便抛下姜维等随行,独自一人悄悄溜往上邦。这时姜维等人并无投降之意,在马遵逃跑后,他们还主动跑到上邦去追马遵。

可疑心极重的马遵却不放他们入城。他们又到冀县,冀县也不放他们入内。无路可走的姜维等人只好投奔蜀营,向诸葛亮投降。

​虽然姜维没有真正与诸葛亮交过手,但颇能识才的诸葛亮还是很快意识到姜维的才能,称他忠勤与事,思虑精密,又说他甚敏于军事,既有胆义,深解兵意,更难得的是姜维心存汉事。姜维才干出众,又忠于蜀汉政权,自然得到一直哀叹蜀中人才太少的诸葛亮的重视。而且,姜维的上述才能和品质正和诸葛亮鞠躬尽瘁,小心谨慎的工作风格十分近似,巧合的是连姜维归降蜀汉时的岁数,都和孔明出山时的岁数一样,27岁。姜维有太多与孔明相似之处,诸葛亮既把他当作一个得力部属,又以他为知己,着力培养。当然,也不能忽视另外一个因素,即姜维在雍,凉二州的影响。诸葛亮需要熟悉当地的人物来协助他,于是他向后主大力推荐姜维,很快又先后任命他为中监军和征西将军。对姜维来说,更难得的是,得到诸葛亮的亲自指导,正如演义所说,诸葛亮把自己毕生所学倾囊相授。虽然孔明大才,姜维未必能尽数领会贯通。但相信也是获益匪浅,对他后半生的军事生涯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可以说。姜维正是诸葛亮在军事上实际的继承人,也是蜀汉政权后期的中流砥柱。

也正是因为姜维的才干如此突出,地位如此重要,演义才对姜维的出场做了如此多的铺垫和虚构,甚至连一生很少打败仗的诸葛亮和赵云都拉来做陪衬,这实际上是为了《三国演义》后半部分,姜维的大显身手埋伏笔,网上有人说,演义从37回三顾茅庐到104回诸葛亮病逝是诸葛亮传,107回姜维一伐中原到118回蜀汉彻底灭亡是姜维传,这话虽是针对小说来说的,但结合历史,姜维在蜀汉政权中起到的作用也不无道理

从228年姜维降蜀到234年,诸葛亮病逝,姜维一直充当参军角色,这些年中,诸葛亮一直用冰不断,姜维随从并参谋军事,想必这期间也学到了很多实战经验,到诸葛亮病逝武状元,姜维立即生居要职,在诸葛亮生前的安排下,担任断后的一号人选是魏延,若魏延不听命令,一号的候补人员就是姜维,蜀军一回到成都,姜维立即改任右监军,统领成都及其附近的所有军队

姜维归蜀蜀汉时,由于时间仓促,姜维母亲并没有跟演义说的随姜维入蜀,而是留在了魏国,魏国的官员让姜维的母亲亲自给他写信,叫他回魏国,姜维回信说,良田百顷,不在一亩,但有远志,不在当归也。如此眼界,如此胸襟,个人认为比那只知道孝道的徐庶高明得多,而且从日后姜维的所作所为来看,他并不是为了个人的荣华富贵而留在蜀汉,而是要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再造一个一统的国家而奋斗,如此说来,姜维的这种行为不仅应该原谅,而且更应该敬重,很多人以此批评姜维不孝,显然,这种思想过于僵化,没有说服力。古语也有云,忠孝不能两全。

238年,大将军蒋琬率大军进驻汉中,姜维率军随行,随后,蒋琬改任大司马,任命姜维为司马,率领小股部队向西北发展,实现诸葛亮的既定战略,从此,姜维开始在西北一线经营,他本来就是西北人,熟知民情地理,这些地方的人民对蜀汉政权也有好感,这里是曹魏统治的薄弱环节,姜维善于笼络,取得了当地一些羌湖少数民族首领的支持,为以后九伐中原,在这一带常年用兵打下了坚实基础,244年,姜维被任命为凉州刺史,但是蒋琬认为诸葛亮在西北连年用兵并未取得什么成绩,所以一直重视东线与吴军配合从水路进攻曹魏的计划,在西北并未给姜维太多支持。因此,姜维在这一线的活动以打好群众基础为主,并没有指挥大部队攻城

245年,蒋琬逝世。虽然他的东线计划被停止,但姜维仍然没有机会大举用兵。继任为大将军的费祎打算改变连年用兵的局面,他把重点放到内部治理上来。他对急于出兵伐魏的姜维说,我们的才干比起诸葛承相相差甚远,丞相都没能恢复中原,何况我们呢?言下之意,是让姜维停止在雍,凉的行动。费祎主政,姜维在军事上受到很多牵制,但他的地位却越来越高。249年,司马懿用计杀魏国大将军曹爽,魏国出现一些变故时,姜维终于得到允许对魏国用兵。这就是演义上所说的九伐中原。

姜维大大小小的对魏用兵确有9次,但从来没打到中原,范围局限于西北一带。 249年是第一次,他只有不足万人的兵力,不敢与魏军正面交锋,只是深入西北积聚实力。第二次用兵也与此相似。

253年,姜维第三次出西北,率数万人围攻南安。由于南安城守备坚固,姜维久攻不下,又遇到了与诸葛亮北伐时同样的后勤支援不足的问题,不得已而退兵。

254年,姜维第四次出兵。这次颇有斩获,击败了魏军,并攻下了两个县,但是由于兵力不足,在战场上整体处于劣势。最后守不住城池而退兵。在撤退时还把两个县的民众带回汉中。

255年,姜维得到了一个强助,夏侯渊之子夏侯霸。虽然他与蜀国本有杀父之仇,但由于司马氏在魏国得势,大力清洗曹氏势力,不得已而降蜀。蜀国对他很器重, 这不仅因为他熟知兵略,也因为他熟悉魏国内情。姜维得他之助,立刻出兵第五次伐魏。这次姜维大败魏军,斩首数万。但魏国实力实在雄厚,立刻派出了大量援军,姜维撤退。

256年,姜维升为大将军,第六次伐魏。不过这次他遇到了一个劲敌,就是邓艾。姜维被邓艾杀得大败,蜀军死伤甚多,他按孔明街亭失利之例,上书要求自贬为卫将军。

​257年,姜维乘魏将诸葛诞在寿春起兵反魏的机会,第七次出征。但魏将邓艾和司马师凭借事先修好的坚固工事坚守,姜维多次挑战魏军也不出城迎战。双方对峙到第二年,诸葛诞兵败身亡,姜维孤军,只好退兵。

262年,魏国国内司马氏对曹氏势力的清洗基本结束。魏国稳定内部后,开始准备对蜀国主动出击。而此时蜀汉后主刘禅宠信宦官黄皓。黄皓权重,借口姜维战绩不佳,想让人代替姜维,实则是为了除掉政敌。姜维怕遭算计,不敢留在国内,索性第八次伐魏,主动出击,却又被邓艾打败。战后姜维不敢再回成都,留在了甘肃沓中屯田,此地是陇蜀交通要道。

不久,姜维觉察到魏国即将南下伐蜀,于是上书建议派重兵分守各个军事要地,提早做准备。但是掌握大权的黄皓把姜维的奏章压了下来。这样一来蜀国上下均不知魏兵将至。

263年,魏国一切准备就绪,兵分三路大举伐蜀,第一路由邓艾率3万人在沓中牵制姜维,第二路由诸葛绪率3万人进攻祁山,断姜维的后路,第三路是主力部队,由钟会率十八万大军翻越秦岭,直取汉中,这次魏军准备的非常充分,不光兵力充足,将领也是精英尽出,还对蜀汉的实力做出精确分析,钟会战前估计蜀汉兵力只有10万左右,留守成都和其他城市的就有4万,机动兵力少得可怜。此战对蜀汉来说,形式真的是到了危机存亡之秋。姜维对魏九次用兵,现在终于轮到他来防守,可惜蜀汉直到魏国进攻才开始进行战备。此战尚未打起来,蜀汉在兵力和准备工作上就已全盘落于下风。

钟会的部队迅速穿过了秦岭,进抵蜀地的咽喉—汉中。汉中的两个军事重地,汉城和乐城蜀军仅各有5 000人把守。钟会分出一部分兵力包围二城,使城中的人马不能外出,然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占领汉中其他地区,守备空虚的蜀军几乎没有作什么抵抗。姜维听说汉中失守,大惊失色。他不敢恋战,使计摆脱了邓艾的追击和诸葛绪的阻截,率军回剑阁把守入川要道。镇守阳平关失利的张翼也来到此地。

这一战略本来不错,魏军曾一度无计可施,后方补给线又长,魏军主帅钟会甚至一度有 意退军。但是,此时姜维的老对手邓艾再无阻挡,他实施了一个极其大胆的战略,即偷渡阴平,此计所冒的风险极大,“蜀道难,难于上青天”,更何况阴平山区有一个长达700余里的无人地带,根本无路可走。运气不好的话,魏军很可能会全军困死、饿死。但是,为了达到直接突入蜀汉柔弱的腹部,邓艾决定冒险,他的部队攀树过林、凿山开道、架桥过崖,在实在无路可走的艰险处则以毛毯裹身,直接滚下,终于进入了成都平原。

邓艾的军队一到,蜀汉立刻人心大乱。除了不及防备外,蜀汉兵力实在有限,敌人打到了家门口也拿不出什么兵来抵抗。只有诸葛瞻领其子诸葛尚率少量兵马作了象征性的抵抗。诸葛瞻兵力有限,最后与其子共同战死疆场,不愧为武侯之子孙。

邓艾击溃诸葛瞻后,更无人阻挡,长驱直入,直抵成都,后主率群臣出城请降。同时向仍在剑阁坚守的姜维下诏书,命他投降。姜维率全军将士苦战而未能摆脱亡国之命运,气得他拔刀砍石,直至刀口卷曲才罢手。气愤归气愤,姜维却不得不向钟会投降。蜀汉至此亡国,但姜维的故事却还没有结束。姜维想出了一个死中求活的大胆计划,那就是利用邓艾和钟会的不和,以及钟会的野心和邓艾的居功自傲,这三点要素,实施一个周密的计划,第一步是骗取钟会信任,利用他除掉邓艾,第二部是是诱使钟会自立反魏,第三步则是寻机杀掉钟会,重立后主为天子,复兴蜀汉。

​姜维的第一步非常顺利。 他文武兼修,才干出众,很快得到终会的好感,引为知己。更重要的是,钟会是一个有野心的人,姜维既有才干,又熟知蜀地及雍凉二州的情形,威望也高,如能为他所用,则在蜀地的事业会顺利得多,不久,钟会与姜维的关系甚至到了出则同车,入则同席的地步,姜维投降时交出的印信,钟会也还给了他。钟会既有异志,手中同样握有重兵的邓艾自然成了他的眼中钉、肉中刺。于是,钟会一心找机会除掉邓艾。他向司马昭上书说邓艾要谋反,并捉了邓艾,司马昭令人用囚车将邓艾父子押回京师。其实,司马昭不见得真的相信邓艾谋反,但邓艾确实因功而骄,手中也是握有重兵,借实力较强的钟会之手,将其除掉,再想办法除掉钟会,当然有利可图。既有此考虑,邓艾是不是冤枉,已不在考虑范围。

第二步,姜维开始遇到困难。本来钟会已自立益州牧,并以反对司马氏专权为借口造反,但他的部队却控制不住,大部分人不愿反魏。当时魏军中流传谣言,说钟会要将魏军将领全部活埋。谣言越传越烈,终于引发了兵变。在10万魏军包围下,姜维自知难以幸免,但还是率众左冲右突,手刃五六人,战斗到了最后一刻,终于死于乱军之中,时年62岁。钟会、邓艾也在兵变中先后被杀。这就是著名的一计害三贤。

至此,姜维,钟会,邓艾三位一时之英才尽皆身亡。其实如此结局早在司马昭计算中。魏国兴兵伐蜀之前,就有人劝司马昭要提防钟,邓二人,司马昭却说无妨,理由有二,一是蜀人败军之将不言勇,必然无心再叛,更是决不会支持刚刚灭了他们国家的魏国将领,二是魏国战士家眷尽在魏国,也必无心反叛。这就是“帝王术”,任你再富智谋,再有将略,只要你不是当权者,也看不透此中玄机。姜维最后的一线努力,自然也是注定要以失败告结束的。

姜维一生的功过是非,论者颇多。很多人认为他不自量力,拖垮了蜀汉的国力,但事实并不尽然。正如诸葛亮六次北伐一样,姜维的军事活动是在蜀汉国小力弱的条件下进行的,在雍、凉一带用兵,正是继承诸葛亮的既定战略,也可以说是为保证蜀汉政权继续生存的无奈之举。论者多称赞诸葛亮的战略,对姜维却加以批判,事实上并不公平。作为战略家,姜维身上有不少令人称道的品质,忠诚勤勉就不必说了,他永不放弃、自强不息的精神也是极其宝贵。同时,姜维的生活简朴如诸葛丞相,饮食节制,家无余财。这些优秀品质,都是丝毫不让于诸葛丞相。

后人评论说三国中魏之取材只论才,吴取材取义气相投,而蜀之取材是取德才兼备。正因为如此,魏、吴人才虽众,但内讧也是不少。魏国司马氏篡曹,吴国后期权臣之间也是杀的一片血雨腥风, 帝王废立频繁。而蜀国则无此内乱。实际上,我们今天看三国时,赞蜀贬魏,不是因为所谓的忠于汉事,而是因为蜀汉自刘备以下,孔明、关羽、赵云、姜维等重臣身上都有一种令人钦佩的理想主义精神。“唉”得才如此,成败又何足道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