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则 大腿与大志

今天说一个三国中足以让我们年轻人警醒的故事。

【故事出处】 备住荆州数年,尝与表坐,起至厕,见髀里肉生,慨然流涕。还坐,表怪问备,备曰:“吾尝身不离鞍,髀肉皆消。今不复骑,髀里肉生。日月若驰,老将至矣,而功业不建,是以悲耳。”——《九州春秋》

刘备在荆州蹭吃蹭喝了几年,在这几年的时间里曾经和刘表一块喝酒聊天。

起身上厕所的时候,发现自己大腿根上有了赘肉。心下痛恨,感慨地留下泪来。

回来后,刘表看到刘备的样子问他怎么了。

关于三国较短的成语故事(三国哲理小故事三则)(1)

刘表

刘备回答道:

“我曾经骑马征战,身不离鞍,大腿根上没有赘肉。

在您这我过的很安逸,大腿根里长出了赘肉。

如果照这样下去,时光飞逝,等我老死的那时,我也不能建立功业,

复兴大汉啊,所以这让我很悲伤啊,很难受啊。”

这个故事可以简化为刘备哭了。

想想我们曾经为什么哭过呢?

小时候打针的时候会哭,大一点亲人去世会哭,有时候被他人感动会哭,有时候心情激动会哭。

可刘皇叔却摸着自己的大腿根上的肉哭了。

这让我们好奇了,这是怎么了。

关于三国较短的成语故事(三国哲理小故事三则)(2)

刘备

原来是刘皇叔想要匡扶汉室,却因自己势单力薄,辗转征战多少年,死里逃生多少次,纵心未死,力也未尽,可岁月无情,自己终将老去,只到那时,又该如何!

只得含恨奔赴九泉。

于是痛哭一场。

啊呀,我们不禁肃然起敬,此乃大丈夫。

这一年,刘备四十岁。

在古代的社会环境下,他已经算得上一个小老头了。

从某方面来说,刘备在前半辈子颠沛流离、走哪克哪的情况下,基本上可以放弃争天下的念想,选择在荆州安享余生

但是刘备没有。

他心中还有功业,还有大汉,汉贼未除,何得享乐?

就是这样的一种志向,让刘备把自己的后二十年过得像舞台剧一样精彩:三访诸葛、联孙抗曹、跨据荆益、进取汉中……

一句“髀里肉生”,支持着刘备营造出了天下三分的局面。

居安而不忘志,斯见之于玄德矣。

相比于刘备,我们又如何呢?

第一,有没有一种“东西”让你魂牵梦绕,有没有一种“东西”让你茶不思饭不想。

如果曾经有过,现在是否依然记得?

甚至你是否为它哭过呢?

这可能就是你想要真正得到的“东西”吧。

没有为它哭泣过的东西是不值得拥有的。

或者说你是没有资格拥有的。

第二,我们毕业三个月了,在这三个月里,你是不是变月半了?

你是不是还是那么善良,你是不是早已忘记你心中的那个女孩?

不管怎样,这三个月就是过去了,永远也不可能回来了。

你会不会相信或许这一辈子也可以这样悄无声息的一滑而过。

关于三国较短的成语故事(三国哲理小故事三则)(3)

第三,在刘备这一哭中,我看到了一个不屈的灵魂!

我要用哭声来表达我的不满,

我永远不会默默无闻地过完这一生!

正可谓: 休待白头空愤切,盛年务进莫言歇。 居安叹恨思功业,昭烈当真乱世杰!
第二则 To be or not to be
【前期题要】 汉初平元年(公元190年),桥瑁发起全关东范围的组队邀请,内容为共同参加讨伐董卓的副本,时居袁术帐下的孙坚在列。一年之后,讨董副本结束,孙坚作为MVP,获得了一个特别的奖励……

手持菜刀砍电线,一路火花带闪电,孙坚率军进入洛阳后,在一片废墟发现了玉玺。

玉玺是皇帝的象征,并且孙坚也十分相信这个,不管他是有意还是无意的,我猜测他肯定是无意相信这点的。

这一点非常可怕,因为你相信的东西可以让你失去理智,孙坚相信这点并开始幻想,自己肯定可以当上皇帝。

有了玉玺就可以当皇帝,没有玉玺就不能当皇帝。

要说怎么当?

老天给了我玉玺,肯定会让我当的。

关于三国较短的成语故事(三国哲理小故事三则)(4)

玉玺

下面我说个例子来说一个相似的情况,可能有点啰嗦。

你在追求一个女孩,你相信你俩会有结果。

你尝试了百般方法,对方只坚信一点,人家不喜欢你。

并给你说明了情况,你还是丧心病狂地去幻想,别人劝你,你却还是执迷不悟,因为这个在别人看来已经很不合理了。

这种情况就属于被自己的幻想迷惑住的。

况且单相思的这种相信是在成年之后才会有的,而在孙坚的那种社会,相信这个是一件很平常的事,就是从开始认知时就被灌输了的。

更要命的是全社会的人都相信这个,有了玉玺就可以当皇帝,没有玉玺就不能当皇帝。

于是玉玺就成了一个要命的东西,是一个被抢夺的对象。

就好比踢足球,只有拿到了足球才可能会有射门的机会。

玉玺除了是一种皇权的象征外,还是一个烫手的山芋。

孙坚不知道这点吗?

他征战数年,怎么可能不知道这些东西呢?

但凡有一点理智的人都知道这个东西不能拿。

拿了就会引起各方军阀的征讨,原因有二,

其一,这东西本来是属于天子的,你怎么能拿呢?

其二,你能拿这个东西,我就要抢过来。

关于三国较短的成语故事(三国哲理小故事三则)(5)

孙坚

因为我也相信你相信的。

于是死心加上一层冠冕堂皇的理由。

他当然知道,可他为什么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呢?

因为欲望啊,这种东西可能让所有的人丧失理智。

孙坚看到玉玺后,面对着当皇帝的想法,实在是控制不住自己。

就好像炒股,股票涨的时候,心里开始毫无根据的幻想着,它一定还会涨的,控制不住自己。

所以,每当我们遇到欲望的时候,可以仔细想想这件事会不会给自己带来麻烦。

如果会,那就应该考虑要不要放弃。

发现玉玺后To be or not to be?是留还是弃?

孙坚选择了留。

所以,他引火烧身给自己找来了麻烦,并英年早逝。

哈哈,如果你是孙坚,你咋办。

最近和朋友聊天,发现生活其实并不是我们想的那么美好。

关于三国较短的成语故事(三国哲理小故事三则)(6)

现实是残酷的,是冷冰冰的,除非你自己做出改变,但这种改变需要机会和勇气。

但愿各位能够面对生活的考验,努力走向自己的美好生活,加油!


第三则 桥中局
勇者,气也。气之所至,心亦至焉。

曹操大军压境荆州,刘琮投降,刘备奔走,赵子龙单骑救主,七进七出后,该张飞出场了。

这种情形下,张飞明显处于劣势,对面千军万马,己方仓皇逃窜。

在当时看来这是刘备给了张飞一个根本不可能的任务:“给你二百人马,坚守当阳桥两个时辰,掩护我方撤退。对方人可能有点多,益德,靠你了。”

关于三国较短的成语故事(三国哲理小故事三则)(7)

张飞

这时张飞心里肯定有一万只羊驼欢呼而过,这是肯定的啊,每个人遇到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挑战后,总会下意识的回避,这是本能。

但在不得不做的情况下,有的人选择继续逃避,有的人选择迎接挑战。

即便是迎接挑战后,有的人可能做的好,有的人可能也会失败。

张飞寻思着,打架我能认怂?

这就可以看出性格对一个人的影响了。

有人的可能觉得自己肯定做不好,就放弃了。

可有的人就是单纯地觉得我不能草草地就算了,最起码面子上也过不去啊。

在面对困难时,主动去迎接挑战的人他们可能也不同,有人的是出于自己的斗志,不能认怂。

有的人是真正地看清了事实的人,他们认为所有问题,只要在一定的范围内都是可以解决的,这种想法已经渗透到他们身体中了。

我觉得张飞是第一种,不能认怂啊,在选择了去做之后,他才会有接下来的精彩表现。

张飞首先在当阳桥周围假布疑兵,扰乱敌人心思,自己独站当阳桥上,增加自己的气场。

提高自己的嗓门,让自己的霸气毕露。

其实,我觉得当时张飞觉得,他已经不怕死了,他豁出去了。

这种博弈和诸葛亮摆空城计不一样,那种才是主动去做的人中的第二种情况,那种情况表面安静如水,实际上波涛汹涌。

最终,张飞在这场博弈中胜利了。

关于三国较短的成语故事(三国哲理小故事三则)(8)

其实,在生活中都一样,我们和别人交流,处理事情,解决困难的时候,都有一种所谓的气的东西,这种东西在双方对抗中一都存在

。而且这种气是变化的,是运动的,他不会因为谁的意志而转移,而是伴随着事情的发展,双方的作为而运动。

谁的气盛,谁就会胜利。

开始时,我们可能处于劣势,但这种气是运动的。

只要凭借我们的智慧,凭借着我们的坚韧不拔的毅力,努力去把这些气一点点地寻找回来,我们就能战胜对方,战胜困难。

记得,洪智和许银川对弈,双方激战,

许因一步棋走错,让自己的棋势陷入绝境

真的,当时谁都说这棋许肯定要输了,但许就是凭借着自己惊人的毅力,

一步一步地让自己棋势好转,最后竟然赢了!

我们说地虽然简单,但是那种艰难是真的很难体会的。

关于三国较短的成语故事(三国哲理小故事三则)(9)

当然,肯定挑战真的超出了我们的范围,输也是不可避免的。

但是你真的了解你的能力范围吗?

你真的了解挑战的困难所在位置吗?

这个很难的,所以干脆就横下心来。

这个世界很奇妙,谁知道下一秒会发生啥。

【本文完,感谢您的阅读】

关于三国较短的成语故事(三国哲理小故事三则)(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