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一二单元检测(初三化学第一二单元达标检测题你会做了吗)(1)

初三化学第一二单元达标检测

一、选择题:

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 )

A、木材劈成块 B、西瓜榨成汁

C、残雪化成水 D、高粱酿成酒

2.下列色彩是由化学变化呈现出来的是-------------------------------- ( )

A、雨后的彩虹 B、夜晚的霓虹灯

C、节日的礼花 D彩色的图画

初三化学一二单元检测(初三化学第一二单元达标检测题你会做了吗)(2)

霓虹灯

3.下列选项中,前者是化学变化,后者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 )

A、食物腐败 钢铁生锈 B、玻璃破碎 冰雪融化

C、纸张燃烧 蒸馏水无色 D、试管炸裂 火药爆炸

4.某工艺品外观有银白色光泽,同学们认为它可能和铁一样有磁性,在讨论时有学生提出“可以先拿磁铁来吸一下”,就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假设 B、实验 C、观察 D、得出结论

5.下列仪器可以在酒精灯上加热的是------------------------------------------------- ( )

A、漏斗 B、试管

C、集气瓶 D、量筒

6.下列物质的性质中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的是------------------------- ( )

A、镁带可以燃烧 B、粉笔是白色固体

C、铜加热可生成氧化铜 D、小苏打遇盐酸能冒气泡

7.精确量取并加热4毫升的液体,应选用的仪器是----------------------( )

a、20毫升量筒 b、10毫升的量筒 c、试管 d、烧杯

e、胶头滴管 f、酒精灯 g、铁架台 h、试管夹

A、abcd B、acdef C、bcefh D、bcfh

8.用量筒量取50毫升的水,读数时仰视,则所量取的水的体积-----------( )

A、等于50毫升 B、大于50毫升

C、小于50毫升 D、无法确定

9.最能说明镁条燃烧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发出耀眼的白光 B、放出大量的热

C、镁条不见了 D、生成白色的固体

10.成语被誉为中华民族的瑰宝。下列成语中,其本意主要为化学变化的是----( )

A.磨杵成针      B.死灰复燃  

C.木已成舟    D.积土成山

11.下列生活中的各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

A.食品袋内防腐的氮气 B.铅笔芯     

C.碳酸饮料     D.不锈钢锅

12.给酒精灯添加酒精时,最好不要超过酒精灯容积的-------------------------------- (  )

A.1/2  B.2/3  C.1/3   D.3/4

13.某同学用托盘天平称量固体物质时;把固体物质放在右盘,砝码放在左盘,称得固体物质的质量为10.8 g(1克以下用游码),如果按正确的方法称量,这位同学所称固体的实际质量是--------------------------------------------------------------------------------------(  )

A.9.2 g   B.9.8 g  C.10.8 g   D.10.2 g

14.关于试卷用的纸张,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

A.可燃   B、白色   C.不溶于水   D.易撕碎

15.空气净化问题正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下列各组中成分均属于空气污染物的一组是( )

A、SO2 CO NO2 B、CO2  HCl N2

C.CH4 CO2 H2  D、SO2  N2  O2

初三化学一二单元检测(初三化学第一二单元达标检测题你会做了吗)(3)

空气污染

17. 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

初三化学一二单元检测(初三化学第一二单元达标检测题你会做了吗)(4)

18.给试管内的液体加热时,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 (  )

A.为避免管内液体外流,加热时试管不得倾斜

B.所盛液体体积超过试管容积的1/3

C.加热过程中,不停移动试管使液体中下部均匀受热

D.加热时,试管口可以对着自己,但不能对着别人

19.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 )

A.分子大、原子小 B.分子间有间隔,原子间没有间隔

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再分 D.分子在不停运动,原子不运动

20.下列现象或事实,用分子的相关知识加以解释,其中错误的是-----------( )

A.热胀冷缩,说明分子的大小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B.25m3的石油气可以装入0.024m3的钢瓶中,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

C.“酒香不怕巷子深”,说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D.水通电后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

二、填空题:

1.把某种金属用小刀轻轻切下一小块放入盛水的烧杯中,观察到该金属能与水剧烈反应,并放出热,本身熔化成银白色的小圆球,浮在水面上,根据以上叙述,推断该金属的物理性质有:①硬度________;②熔点________;③密度________;④颜色________。

2.在①洁净的空气;②液态氧;③四氧化三铁;④高锰酸钾;⑤二氧化碳;⑥自来水中

(1)属混合物的是 (填序号,下同);(2)属于纯净物的是

3.下列物质由原子构成的是 ,由分子构成的是 。由离子构成的是

⑴氧气 ⑵氦气 ⑶二氧化碳 ⑷铁 ⑸碳 ⑹铜 ⑺氯化钠

4.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步骤如下:(1)在集气瓶中加入少量水,并作好标记,以上部分按体积分为5等(2)检查装置的气密性(3)在燃烧匙内装入足量红磷,将导气管上的止水夹夹紧,在酒精灯上点燃红磷,立即放入瓶中并塞紧橡皮塞,(4)充分反应后,待瓶冷却到室温,打开止水夹。请根据实验回答问题:

A、步骤(3)中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B、步骤(4)中打开夹子后观察到的现象是

C、实验得出的关于空气组成的结论是

5.收集满的一瓶无色无毒气体。请你用学过的知识进行探究,确定该气体可能是什么气体。

假设(猜想)

验证方法及操作

可能看到的现象

结论

6.固体药品通常保存在 里,取用固体药品一般用 ,有些块状固

体药品可用 夹取。取药时,应先将瓶塞取下, 放在桌面上。倾倒药液时标签应向着 ;给容积为15毫升的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不能超过 毫升;防止加热时 ;加热时,试管夹应由试管 ,夹在试管的

7、实验室中用于过滤的仪器是 ;试管主要用作 ;所学仪器中用于

加热的仪器是 ;能直接加热的仪器是 ;量筒用于 ;胶头滴管

主要用于

8.在题后横线上简要说明不正确使用仪器可能造成的后果。

⑴用嘴吹灭酒精灯的火焰

⑵倾倒试剂瓶中的药品时标签没有压手心

⑶将取液后的胶头滴管平放在实验台上

⑷将烧杯直接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

⑸加热时试管口对着人

9.某同学在练习固体加热的实验时,先取用一支新试管加热,但过了一会儿,却发现试管炸裂了,请你帮他分析炸裂的原因:

10.实验室里的药品,有的有毒性,有的有腐蚀性,所以,取用药品时要求做到“三不准”,具体内容是:①

11.根据物质的哪种性质可鉴别下列各组物质?

①白糖和食盐 ; ②酒精和食醋

③金和银 ; ④冰和水

12.铜片在空气中加热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

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13.镁带在空气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为

该实验的现象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