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问题,虽然经常看书,但是看完后却忘记了自己看的是什么,没过几天,甚至对这本书已经一点印象都没有了....我最近就有这种困惑,让我不免怀疑可能是我没有用一种合适的方法去阅读,以至于不仅费时费力,而且对书本上的内容也没有任何吸收,于是我又翻阅了一本叫《如何阅读一本书》的书籍,看了之后,发现原来我以前看书很多做的都是浪费时间的无用功!其实一本书有很多种阅读方法!而仅仅拿起书一行一行地读,只是其实最基本的而效率又比较低下的阅读方法之一!

我也才发现原来单拿着一本书从头看到尾把它就放在一边,其实这样并没有吸收多少书中的知识,反而是仅仅打发时间而已,当你拿到一本书的时候,你要清楚这本书带给你的意义所在!即读书四问:3W1H,这包括1.你为什么要读这本书?2.书中作者通过这本书解决了什么问题?3.这本书说得有道理吗?4.这本书跟目前的我有什么关系呢?

阅读的7种基本方法(原来阅读有这么多的方法啊)(1)

在阅读的过程中,带着问题去思索,翻阅一页一页的文字,那种投入进去的心流状态与你只是平常大略地翻阅书籍所得到的收获是完全不一样的!

曾经的我也是个阅读效率非常差的懒惰人士,很多时候自认为的很努力无非是自我感动罢了!哪怕是一个月下来,也很难读完一本书,读书也都是逐行逐句在看,很多时候是书架虽然堆满了,但是看过的书却是少之又少,有朋友来我住的地方找我玩的时候,打趣说:“你这这么多书,好多都堆灰了, 但是翻起来好新啊……”以前我一直有个错误的认知,本来以为把看一本书的时间周期延长,那这本书肯定没白看的,可是实践证明我错了!哪怕我花一个多月才看完的书籍,我依然是合上书本之后,对它是一点印象都没有……

看了《如何阅读一本书》之后,我才恍然大悟,原来读一本书的方法有很多种,而我当时的状态可能都还没有迈进阅读的大门!书中讲读书是分层次的,有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和主题阅读。按照读书的方法来分有速读法、精读法、以及主题阅读。当然如果把书籍比作我们的精神食粮来进行分类的话,有主食类、美食类、零食类、果蔬类还有甜点、零食类的书籍。主食类型的书籍是精细而专业的书籍;美食类的书籍是指关于陶冶情操、放松心情类型的书籍,比如有关文化、艺术、人文、历史等方面的书籍;而果蔬类书籍就是指一些工具书,比如这本《如何阅读一本书》就是属于工具类型的书籍,即是“果蔬类”;零食类型的书籍多指八卦、广告杂志类型的一些书籍。

阅读的7种基本方法(原来阅读有这么多的方法啊)(2)

1.对于“主食类”书籍(也就是我们的专业类型的书籍)是更加适合主题阅读,然后对于不懂的或者需要探讨的问题再采取深入阅读的方法去进行深挖,也就是围绕一个问题展开相关的海量搜索以及查阅和咨询,就相当于我们大学毕业写论文的时候,对于相关论点题材的准备工作以及提出问题、说明问题、解决问题的相关方案的实施等。

2.而速读就相当于是一目数行,视读不声读,有顺时针波浪线的读法以及逆时针波浪线的读法,即视线每次聚焦都以看清楚上下行的文字为准,一般一次浏览是3-4行,主要是靠检索信息促进联想来展开阅读,这种阅读的方法是需要长时间练习的。一般针对于一些故事类、叙事类型的书籍采用这种方法阅读既有趣也效率,当然对于一些零食、甜点类的书籍也可以试用此法。

3.精读法是对于一些你特别想要深入了解的书籍展开阅读的,精读一本书就相当于织一张网,需要层层剖析,深入理解。精读一本书很多时候不在于它的内容多么重要,而是我们在阅读此书的过程中,从中吸取了多少知识,获得了哪些不一样的思维方式,这里呢,我们是主体,书本是客体。在读的过程中,对于一些自认为重要的文字内容和一些自己不解的知识可以做上记号,然后等阅读完之后,再反过来细细品味、斟酌这些内容,对于一些自己深有感触的部分可以用一个笔记本记录下来。

阅读的7种基本方法(原来阅读有这么多的方法啊)(3)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环节,就是阅读完一本书之后,要写书评,也提醒广大朋友们在写书评的时候,也尽可能地保持客观、理性的心态去写,写书评的时候应该回归到“读书四问”这里来,主要针对于第三、第四个问题来展开评论和书写,即“这本书中的内容,我是否认同?”“这本书与我有什么关系、对我有什么用处?”然后写出自己读完整本书的所得、所感。好啦,广大读者朋友们,这是我最近了解到的读书方法,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让我们能在百忙之中,抽出一点时间更好地通过书籍与作者达到心与灵的沟通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