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梨园的“梨园”》 作者:小站红绿灯,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东湖梨园的回忆 原创没有梨园的?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东湖梨园的回忆 原创没有梨园的

东湖梨园的回忆 原创没有梨园的

《没有梨园的“梨园”》

作者:小站红绿灯

与老家紧邻,有一个诺大的梨园,这个大队(村)也因此得名梨园大队(村)。

听老人讲,这梨园有超百年历史,是一陈姓人家所置,故叫陈梨园。陈姓一族后去了台湾,梨园自然归公。陈梨园名气很大,十里八乡年长者,至今仍习惯叫“陈梨园”。

说“陈梨园“是这一带方圆数十里的百年地标,实属当之无愧。

梨园很老,历经数代;梨园很大,延绵数里;梨树很粗,两人合抱;梨树很旺,树冠蔽日。最壮观最浪漫的是每年3月,梨花如雪,树冠染白,引得彩蝶闹春来。最香甜的是秋天,梨香涌动,数里有香,周边村民,夜夜枕着梨香眠。

梨园,留下许多孩提时的童趣。从梨园走出的乡人,至今没忘记留在梨园的追忆。儿童少年们,凭从小画书中获得的故事,自扮角色,“刘关张”啊、“赵子龙”啊“孙悟空”等等。小“将官”们埋伏梨园边的庄稼地,青纱帐是天然隐蔽所,待机向园内冲去,摘个把梨就跑……

伴着梨香,吃着甜果,以梨为嬉的孩童,在梨园边生活着、成长着。

这梨园的“黄盖梨”有些知名度。梨熟时,鲜为一见的汽车,也从远道时不时开进梨园贩梨。老百姓说,沙土、盐碱地种粮不行,种果树好。于是又在梨园旁扩展了大片苹果园,用现今时髦新词,算是规模经营了。

有了规模,就有人盯上了。有一天,公社发话,梨园与大队分离,成立直属公社管辖的果林场。果林场还请来果木专家剪枝修叶,提高梨的品质,梨和苹果一度卖到了城市。

梨园红红火火了十几年。老百姓说,这茬当官的吹的“调”好,点子也多。照这样下去,有奔头。

忽然,又有一天,果林场又与梨园大队合并。专事果林的人,一乎啦又回到大田种粮去了。没人管的梨园,枝叶疯长,虫害泛滥,梨、苹果烂了,梨园的味道也变了。

再到后来,公社消失,大队变村。土地分了,梨树苹果树成了“孤儿”。于是有“大人物”出了主意:梨园老了,结个把梨也不当饭吃,谁闲着没事来看梨花,连根刨了吧,还是种粮实惠!

就这样,百年梨园走到了尽头。曾经的地标,也就此倒下。梨园村成了没有梨园的“梨园”。

在梨园那片土地上,人们看到的是良莠不齐、缺乏营养的麦苗、玉米。

有人说:当年,陈梨园随着陈姓地主的隐去而姓了“公”,梨园还是那个梨园,梨花照常年年开,梨香从来没断过。现在,梨树被连根刨了,此地再无梨花飘,秋天断了梨味香。

又有人说:梨不是粮食,但能换回粮食。梨花好看,填不饱肚子,但定会有赏花人自愿掏腰包。只是主事的那些“大人物”聪明了一时,却糊涂了一世。

短视和愚昧,确实比贫穷更可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