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古诗词种类繁多且风格迥异,既有“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之类的洒脱之情,又有“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的细腻之情里的这么多元化的诗词,让我们的思想升华陶冶情操。希望下面这几幅思维导图,可以帮助我们学好古诗词。(如果你需要高清思维导图,可以私信我们。)

古诗词脉络思维导图(思维导图玩转古诗词分类)(1)

诗词分类

古体诗:古体诗是与近体诗相对而言的诗体,也称古诗、古风,有“歌”“行”“吟”三种载体。古体诗没有一定的格律,不拘句数、不求对仗、不讲平仄、用韵自由,是古代的“自由诗”。从诗句的字数看,一般分为四言诗、五言诗、七言诗和杂言体。

《诗经》中收集的各地诗歌就是以四言为主,五言古体诗最早出现于汉代,如《古诗十九首》和乐府诗。唐朝七言古体诗大量出现,唐人又称七古为长句。杂言诗中,句子字数长短间杂,便于无所拘束地表达思想感情,如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古诗词脉络思维导图(思维导图玩转古诗词分类)(2)

古体诗

近体诗:近体诗又称近体诗、格律诗,是一种讲究平仄、对仗和押韵的诗歌体裁。近体诗是唐以后成型的诗体,格律严谨,句数、字数、押韵、平仄等都有一定的规则。主要分为绝句和律诗,按照每句的字数,又可分为五言和七言。

绝句和律诗的区别主要在于句数上,绝句共有四句,律诗共有八句,八句以上的律诗称为排律。律诗的一、二两句为首联,三、四两句为颔联,五、六两句为颈联,七、八两句为尾联,律诗的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

古诗词脉络思维导图(思维导图玩转古诗词分类)(3)

近体诗

散曲:散曲,出现于南宋和金代,在元代兴盛,又称为“乐府”或“今乐府”,由宋词俗化而来,是配合当时北方民间音乐曲调撰写的合乐歌词。散曲的体制主要有小令、套数以及介于两者之间的带过曲等几种。

散曲的句法较词而言更为灵活,是当时一种雅俗共赏的新文学体裁,每首散曲都有曲牌,且属于一定的宫调。后来随着散曲的格律化和去市民化,失去了鲜活的市民文化血液,变得与宋词几乎无异,随之衰败,未能像唐诗宋词一样繁荣延续。

古诗词脉络思维导图(思维导图玩转古诗词分类)(4)

散曲

词:词是诗的一种别体,是萌芽于南朝,兴起于隋唐的一种新的文学样式,经过长期不断的发展,宋朝时进入词的全盛时期。词还可称为“曲词”“曲子词”“长短句”“词子”等,最初是配合宴乐乐曲而填写的歌诗,所以每首词名前都有词牌名。词牌是词的调子的名称,不同的词牌在总句数、句数,每句的字数、平仄上都有规定。

北宋时,词成为一种完全独立,并与诗体相抗衡的文学形式。词相较于诗,更具音乐性和抒情性,更能突出词人情感上深婉、优美、细腻、回环的特点。常见的词牌名有“江城子”“念奴娇”“蝶恋花”“渔家傲”“行香子”“浪淘沙”“如梦令”。

古诗词脉络思维导图(思维导图玩转古诗词分类)(5)

初中的古诗词按体裁分就这几类,希望这几幅思维导图能帮助你们顺利通过考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