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8年11月4日,37岁的光绪皇帝去世。在他死后的第二天,执掌中国最高权力近半个世纪的慈禧太后死去。又过了4年,宣统帝溥仪退位,清朝宣告灭亡。

古代第一奇毒鹤顶红究竟是什么(孔雀胆听起来高大上)(1)

光绪帝死后,其死因众说纷纭。2008年,在光绪皇帝死亡100年后,通过对光绪帝的骨骼、内层衣物及头发的分析研究,自最后得出明确结论:光绪帝死于砒霜中毒。

死因是搞清楚了,但很多人可能会觉得不过瘾:有没有搞错?竟然是砒霜?那个潘金莲和西门庆谋杀武大郎用的东西?杀堂堂一国之君竟然用这么低级的东西?以前杀皇帝不都是用鸠毒什么的吗?再不济也是用鹤顶红、孔雀胆、断肠草、牵机药这些高端大气上档次的毒药。

其实,作为杀人毒药,砒霜,即三氧化二砷,可谓是使用悠久广泛的“居家旅行、杀人灭口的必备良药。”

纯的砒霜,是白色的粉末,与面粉、淀粉、精盐和碱面非常相似,易于伪装。砒霜无色无味,投毒不易被发现。砒霜的毒性很强,进入人体后能破坏某些细胞呼吸酶,使组织细胞不能获得氧气而死亡,在没有特效药的古代,砒霜中毒极难生还。

易于伪装,不易发现,毒性强,只需小剂量,死亡率高,而且死前及其痛苦,能满足投毒者的报复欲望,再加上价格低廉容易获得,这样的毒药当然就会成为投毒的首选。事实上,砒霜很可能是历史上使用最广泛的毒药,广为流传的银针试毒法,其实就是针对砒霜的。

其实,三氧化二砷本身是不会和银发生反应的,但是,古代的砒霜成分往往不纯,由于生产技术落后,导致了砒霜基本都伴有少量的硫和硫化物。其所含的硫与银接触,就可起化学反应,使银针的表面生成一层黑色的“硫化银”。

古代第一奇毒鹤顶红究竟是什么(孔雀胆听起来高大上)(2)

所以,银针试毒法,试出来的不是砒霜,而是砒霜里的杂质,而银针试毒法在古代中国流传如此广泛,以至于妇孺皆知,由此可见砒霜在人类投毒史上被广泛使用的程度了。

说完了砒霜,再来看看大名鼎鼎的鸠毒。鸠是一种传说中的猛禽,比鹰大,鸣声大而凄厉。羽毛紫黑色,长长的脖子,赤色的喙,因食各种毒物,所以羽毛有剧毒,用它的羽毛在酒中浸泡就成了鸠酒。毒性很大,几乎不可解救。

除了鸠毒,另一个名气很大的毒药就是鹤顶红了。这种毒药在古代中国的宫廷里也是十分常见的,但实际上,白鹤顶上的血是没有任何毒性的。所谓的鹤顶红,普遍认为是毒药红信石的别名。

古代第一奇毒鹤顶红究竟是什么(孔雀胆听起来高大上)(3)

红信石也叫红砒,是三氧化二砷的一种天然矿物,加工以后就是著名的砒霜。红信石呈不规则块状,质脆、易砸碎。由于杂质关系,呈粉红色,鹤顶红,应该就是古人根据颜色给它取的比较隐晦文雅的名字。

因为鹤顶红带了颜色,所以用来投毒就容易被发现,所以无论是历史记载还是小说言家,鹤顶红都是用来自杀的常备良药。

至于孔雀胆也是一种容易误解的毒药,真正孔雀胆是没有毒性的,目前比较靠谱的观点是说:传说中的孔雀胆,其实是一种昆虫——南方大斑蝥的干燥虫体,因为和孔雀的产区重叠,加上去除足翅后的斑蝥,外观极似孔雀的胆囊,所以得来的“孔雀胆”之名。

孔雀胆是一种毒性极强的毒药,它的主要毒素是斑蝥素,斑蝥对黏膜、肝、肾及神经系统都会造成极大的损害。但此种毒药不易得,所以一般都是赐自尽的官方药物。

古代第一奇毒鹤顶红究竟是什么(孔雀胆听起来高大上)(4)

最后还有一种毒药,可称世上第一毒了,那就是“人心”,就像慈禧毒害“儿子”光绪帝一样,都是人心在作怪,有了一颗毒“心”才会有各种毒药不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