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太公 垂钓(先秦姜太公钓鱼)(1)

姜太公钓鱼

姜太公,名尚,字子牙,商周人氏,我国古代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谋略家。

姜子牙的祖上四岳,是尧舜时期的能臣,因协助大禹治水有功被封吕地(河南省卫辉市),因此,姜尚又称吕尚。姜子牙出生时,姜氏家族已经败落,辗转到东海之滨居住。

年轻时的姜子牙,做过小买卖,却无法养家糊口。后来又到朝庭做了小官,竟一直没有得到施展抱负的机会。他一直在动心忍性,悉心观察着世间的风云变幻,试图寻找一位盖世明主,以期辅佐他成就一番名垂千古的事业。

渭水流域的周国是商的附属国,周的祖先姓姬,在尧舜时候担任农师(后稷),从那时起,姬姓后人世世代代承袭了农师的职务,使得农耕取得了很好的发展。

周国的国君姬昌在位时,周国农业发展迅速,国力也逐渐强大起来。许多能人贤士纷纷前来投奔他,他麾下的文臣武将越来越多。这一切都被姜子牙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他决定想办法接近姬昌,测试他是否真像传说中那样知人善任,如果他确实是位贤明之君,姜了牙决定把自己的治国安邦大计献给他,辅佐他完成讨伐商纣建立周朝的宏伟大业。

已经年届七旬的姜子牙须发斑白,他手持一根没有钓钩的鱼杆,背对渭水支流磻溪坐在岸边,那鱼杆离河面足有三尺多高。姜子牙嘴里不停地唠叨:“鱼儿呀,你们愿意的话,就自己上钩吧!”一坐就是好多天,引得很多人都前来围观。一天,一个打柴的人来到了溪边,觉得这老头真是不可思议,就凑到他跟前说:“您老真是糊涂了,哪有您这么钓鱼的。依您这种钓法,恐怕钓上一百年也不会钓到一条鱼啊!”太公举了举钓竿,笑着说,“跟你实话实说吧,我不是在钓鱼,我是在钓王侯将相呢!”

姜太公 垂钓(先秦姜太公钓鱼)(2)

封神榜

不久,姜子牙直钩钓鱼的事情传到了姬昌的耳朵里,他觉得这个老头是个身怀绝技的奇人,于是就派了一名士兵去传话,招他到西岐城来面见自己。士兵到了河边说明来意后,姜子牙连眼皮都没抬,继续自言自语:“钓吧,钓吧,大鱼没钓上来,小虾米却来捣乱!”士兵一看请不动姜子牙,只好一个人返回周国,把姜子牙说的话如实禀报给了姬昌。姬昌心想,这老头一定是嫌传令兵身份太低了,换位大臣前去,或许就能请动他了。大臣来到河边说明来意后,姜子牙依旧纹丝不动,嘴里嘟嚷着,“钓啊,钓啊,大鱼不上钩,小鱼别胡闹!”大臣一看这奇人他也请不动,只好回去如实复命。求贤若渴的姬昌意识到,这个耄耋钓者必是祖上一直渴望得到的国之栋梁,于是,他持戒三天,沐浴更衣,带着厚礼,亲自前往磻溪去拜会姜子牙。姜子牙与姬昌坐在河边谈起了自己的治国安邦之策,姬昌大礼参拜,“您真是我的祖先梦中都渴望得到的大贤之士啊!”于是,姬昌把姜子牙请入宫中,拜为“太公望”。

周国在姜太公的辅佐下大业日益盛隆,势力迅速覆盖了商朝的三分之二。姬发继位后,姜太公继续辅佐他灭掉了商朝,建立周朝,实现了自己建功立业的愿望。

大钓无钩、直钩钓国,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钓,成为千古流传的佳话。

姜太公 垂钓(先秦姜太公钓鱼)(3)

武王伐纣

宝鸡记游诗

宋/苏轼

闻道磻溪石,犹存渭水头。

苍崖虽有迹,大钓本无钩。

题溪垂钓图

唐/罗隐

吕望当年展庙谟,直钩钓国更谁如。

若教生在西湖上,也是须供使宅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