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练太极拳的随处可见,太极拳可以延年益寿、增强体质的效果。但是,学习太极拳又很难掌握技巧要领,今天我们就详细介绍一下如何快速学习太极拳。

通过基本功练习了解运动规律

基本功包括手上的各种缠丝动作和左右前后的步法练习。通过这些基本动作的练习来初步了解陈氏太极拳对手法、步法、手型、步型的基本要求,明确陈氏太极拳的基本特点和风格。

分解记忆循序渐进

按教练的分解口令把动作的一招一式来龙去脉弄清楚。了解动作的基本要求,明白每个姿势的方向、角度和重心的虚实变换。学太极拳和学写字一样,要一笔一划,认认真真,步步为营,循序渐进,欲速则不达。

从易到难,从简到繁

“手眼身法步,精神气力功”。步法和手法的单个动作练习是练好二十四式太极拳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要精选出典型的几种步法和手法在开始阶段反复练习。

步法不得当都会造成重心不稳或上下动作衔接不顺畅。如迈步过小、过窄,出脚的位置、方向、角度不对,都会形成上身不正、重心不稳等现象。

边练边记动作名称

练拳需思想集中,心神专注。初学者往往难以做到,先将思想集中在动作与名上,练习动作的同时自己背诵动作名称,由于身体动作与记忆口诀同时进行,既容易记住名称,也容易掌握动作内容,教练在念名称时,练习者也可在心里跟着背诵。

温故而知新

每学会一招或一段,一定要牢记,才能往下走。每天都要把前边学过的动作练无数次,只要时间和体力允许,多多益善。在意念中把那些学过的东西变成自己的东西,储存在记忆里,才能很轻松地去学习下边的动作。

总之,拳打万遍,其理自现。熟能生巧,只要坚定信念,勤思勤悟,多加练习,定会有回报。

循序渐进

有些人学拳贪多求快,想先把动作比划下来,以后再注意改进,或是以多为胜,见异思迁,结果费劲不小,会的不少,可惜质量不高,收效不大,徒有一付空架子。我们知道,太极拳锻炼的效果和质量密切择关,没有正确的姿势和动作,就收不到健身和医疗的效果,一旦形成了错误定型,纠正起来比学习新的动作更困难。而且学的草率马虎,一味贪多求快,几天不练也容易忘掉。所以学太极拳要循序渐进地学,扎实地学,宁要少,但要好,打好基础,这样才能收效大、进步快。

练习太极拳的姿势要求

1、头部

即“头顶悬”。练习太极拳时,要求练习者的头部头正、顶平、项直、颌收。头顶百会穴上犹如有绳索向上提悬,使“头容正直,神贯于顶”。同时,头顶要保持平正,在练习时即使头顶上放一碗水,也不会洒出。要做到“头正,顶平”,就必须使“项直,颌收”,但又不可过分用力,否则就会导致颈项僵硬,气血不能流通。就像练习郑多燕减肥舞一样,动作不要过于僵硬。

2、臂部

其总的要求是沉肩垂肘,使肩、肘两个相关联的关节放松。运动时,注意肩关节松沉,并有意识地向外引伸,使手臂有回旋的余地。

太极拳的手臂一伸一屈都不可平出平入,直来直往,应把腕部和前臂的旋转动作确切地表现出来。对手的动作要求是:凡是收掌动作,手掌应微微含蓄,但不可软化、飘浮。出掌要自然,手指要舒展。拳要松握,不要太用力。

手和肩的动作是完整一致的。如果手过度向前引伸,就容易把臂伸直,达不到“沉肩垂肘”的要求;而过分地沉肩垂肘,忽略了手的向前引伸,又容易使臂部过于弯屈。

总之,动作时,臂部始终要保持一定的弧度,推掌、收掌动作都不要突然断劲,这样才能做到既有节分又能连绵不断,轻而不浮,沉面不僵,灵活自然。

学习一下太极拳的基本步法(教你快速掌握太极拳的动作和姿势要领)(1)

3、松腰敛臀

腰为一身之主宰。太极拳要求含胸及气下沉于丹田,则必须松腰,腰部松沉后,才会使坐身或蹲身时的姿势更加稳健,这样,不仅能帮助沉气和增强下肢的稳定性,更主要的是它对动作的进退旋转、用躯干带动四肢的活动及动作的完整性起主导作用,即虚实变化皆由腰转动,有拳谚曰:“命意源头在腰隙”。

敛臀是指在含胸拔背和松腰的基础上臀部稍作内敛,敛臀时,应尽量放松臀部和腰部,使臀肌向外下方舒展,然后向前、向里轻轻收敛,像用臀部把小腹托起来似的。当然,也不能使臀部故意前攻而导致上体后倾。松腰敛臀部有利于气沉丹田。

4、腿部

两腿要分清虚实,左虚右实、右虚则左实,重心要渐渐转移变化。动步时要先坐实于一腿,另一腿才轻轻提起、缓缓迈出或退后,再轻轻着地,做到轻起轻落,点起点落。

5、躯干部

不论用何种速度,习练时要始终保持心静、体松、身正、轻柔。要身立中正、含胸拔背、直脊塌腰(松沉直)、敛臀落胯圆裆。身体不要明显起伏,要以腰为轴、旋腰转脊带动四肢运行。

想要练好极拳不仅要掌握动作和要领,还要培养学习兴趣,只有自己感兴趣了才能够坚持长期习太极拳。还有建议初学者不要贪多贪快错误的定型,再纠正就很困难了。步法准确,出步适度,保持身体稳定性、步法的协调性,为进一步学习太极拳打下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