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送你一个名字,我从此叫你“女儿绿”,好吗?”这句话出自朱自清早期的游记散文《温州的踪迹》里一篇名为《绿》的文章。嫩绿、浅绿、淡绿、碧绿都是绿,单单这“女儿绿”至今却是一直萦绕心头想去看一看这一抹惊为天人的绿。想来这仙岩定是足够仙,足够美,才使得文学大家愿意赋文一首。尽管朱自清先生在温州仅生活了一年多的时间,但他给温州留下了众多的踪迹。他曾先后两次来到温州生态园仙岩游览梅雨潭,足以可见他对梅雨潭的喜爱。也正因他笔下的梅雨瀑与梅雨潭几乎根植于所有中国人心目之中,梅雨潭、梅雨瀑是仙岩乃至整个温州生态园大罗山景区的形象代表,越来越多游客来到温州生态园仙岩景区观赏梅雨潭,而朱自清先生俨然也成了这里的“代言人”。
多少自然风光因文人雅士生动的笔触而闻名遐迩,也有多少自然风光赋予文人雅士多姿多彩的情思。地处温州大罗山西麓的温州生态园仙岩景区,景区面积30.5平方公里,从古至今名人足迹络绎不绝,名家崖刻随处可见。杜光庭《洞天福地记》称为"天下第二十六福地”。是温州地区最早开发的风景区之一,由虎溪连接而成包括梅雨瀑、梅雨潭在内的五潭三瀑与凝灰岩山体结合的自然山水景观,在温州地区堪称最佳,是大罗山景区自然山水的代表,加上化成洞景区的清幽洞景,天河景区浩淼的水景,以及整个仙岩景区保持良好的生物群落、珍稀动植动种,使得仙岩成为整个大罗山景区最具有自然山水生态旅游开发潜质的景区。特别是梅雨潭, 通过当代文学大家朱自清先生笔下的 《绿》 而名扬天下,从此温州因《绿》而美丽。
梅雨潭是一个瀑布潭。远远望去,梅雨潭的瀑布狂奔直下,梅雨亭坐落在瀑布前一块突出的巨石之上,非常显眼。潭的形状像“一张极大极大的荷叶铺着”,面积约300平方米。水源主要来自潭北悬崖峭壁间飞洒直下的瀑流。瀑布落差约30米,瀑流与岩面的撞击,溅飞的水花像点点白梅纷纷飘洒。人立潭边,那“晶莹而多芒”的水花扑面拥怀,让你恍然走进了黄梅细雨天。一年四季,天天如是,故名“梅雨潭”。一个“绿”把梅雨潭的水“洒”向全国,滋润了多少游人的心。
梅雨潭水是雷响潭下来的,在梅雨潭之上约三里。朱自清在见过梅雨潭之后不禁感慨:那样凶的雷公雷婆怎么会生出这样温柔文静的女儿?雷响潭是仙岩五潭中其景色最奇特的,它藏匿在山涧之中。若非瀑声实在难寻其踪迹。清代旅游家潘耒,曾以“灵怪”一词概括之。这里山腹中开,瀑布豁口很小,人在瀑布下,如在井底了,上望如井底观天。裂石成涧,潭背口小,潭底宽敞,形如巨瓮倒扣,瀑流直冲潭底,可真是“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其音回荡四壁,声如雷响,故名为“雷响瀑”。
仙岩也不乏具有深远历史内涵的人文景观,与仙岩山水天人合一的圣寿禅寺,永嘉学派的讲学地——止斋祠,以及始于南朝遍布于仙岩山水之间的摩崖石刻,尤其是现代著名的散文家朱自清先生在此留下的足迹与文字,更使仙岩的自然山水增添了人文之灵气。仙岩山摩崖题刻是仙岩风景名胜区人文资源的一个重要内容。现发现的已有35处,主要集中分布在梅雨潭的周围,共计22处。
经过几十年的沧桑变迁,梅雨潭景色是否还是朱自清笔下那般令人惊奇的“绿”,但因朱自清的关系,努力给予保护,尽力保持旧观,和朱自清当年在此的情景相比,今日的梅雨潭多了一个新景——人们为纪念朱自清“到此一游”,在进入梅雨潭前的山道上新建造了一座“自清亭”,亭中石碑上刻有《绿》的全文以作纪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