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渡之战,袁绍七十万大军,粮草充足,更有地理优势,相反曹操只有七万军队,而且粮草将尽。从条件来看,袁绍拥有压倒性优势,但在曹操谋士们的一系列运筹帷幄下,几乎不可能战胜袁绍的事,曹操集团却办到了。

郭嘉、荀彧的谋略虽佳,在官渡之战中也仅是在一隅突出,而有一人却全程参与了官渡之战,且在官渡之战前中后的每一环节都有杰出表现,只是囿于其个人性格因素、后人偏向对郭嘉、荀彧的推崇热爱以及后世的忽略,使得其奇策卓识不尽为人所知,这个人就是荀攸。

观其荀攸一生更是颇多传奇色彩。 早年在京师,密谋刺杀董卓,结果事情败露,下狱。何颙被杀,荀攸安然自若。后来适逢董卓身死,荀攸出狱。 之后荀攸本来要去蜀郡,因道路不通留在荆州,后来入曹操麾下。

从此,荀攸,料敌机先,算无遗策。 水淹下邳破吕布,奇袭白马斩颜良,诱敌深入杀文丑,任用徐晃劫粮车,攻心为上收张郃,离间之策击二袁……在曹操统一北方时期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还有一个类似小说里的情节,荀攸曾经有十二遗策,可惜钟繇没整理完就去世了,所以失传了。陈寿说他和贾诩,算无遗策,经达权变,张良陈平般的人物。讲真我觉得这个评价对应得很中肯,不仅评价到了能力,也评价到了行事风格。

谁被公认为曹操的第一大谋士(官渡之战中谁才是曹操的第一谋士)(1)

一、官渡之战前期:设计击斩颜良,看穿破文丑之谋

许多人都熟知关羽斩颜良的事迹,而在正史中,关羽之所以能够快人一步、出其不意地击斩颜良,背后和荀攸的谋划有关。

《三国志 武帝纪》(“二月,绍遣郭图、淳于琼、颜良攻东郡太守刘延于白马,绍引兵至黎阳,将渡河。夏四月,公北救延。荀攸说公曰:‘今兵少不敌,分其势乃可。公到延津,若将渡兵向其后者,绍必西应之,然后轻兵袭白马,掩其不备,颜良可禽也。’公从之。绍闻兵渡,即分兵西应之。公乃引军兼行趣白马,未至十余里,良大惊,来逆战。使张辽、关羽前登,击破,斩良。遂解白马围,徙其民,循河而西。”)和《三国志 荀攸传》(“后从救刘延于白马,攸画策斩颜良。”)都将官渡之战前期击斩颜良的功劳归于荀攸的妥善谋划。

从史料记载中可以看出荀攸谋划大抵分为三步:第一步,分析敌我力量,荀攸看出敌我力量差距较大,因此必须智取不能硬拼。第二步,采取部分牵制加轻兵突袭,用一部兵力迷惑、诱导和牵制袁军大部,再派遣轻兵迅速开赴袁军疏于防范的白马。第三步,出其不意直扑对方主帅,破坏袁军的指挥中枢。

实践证明,荀攸的这一谋略得到了很好的效果,袁军大将颜良授首,袁军锋芒大挫。

谁被公认为曹操的第一大谋士(官渡之战中谁才是曹操的第一谋士)(2)

除了设计斩颜良,在官渡之战前期,荀攸亦看出曹操在延津的诱敌之计,此役曹军阵斩袁军大将文丑。

《三国志 荀攸传》载:“太祖拔白马还,遣辎重循河而西。袁绍渡河追,卒与太祖遇。诸将皆恐,说太祖还保营,攸曰:‘此所以禽敌,奈何去之!’太祖目攸而笑。遂以辎重饵贼,贼竞奔之,陈乱。乃纵步骑击,大破之,斩其骑将文丑,太祖遂与绍相拒于官渡。”

而类似的记载在《三国志 武帝纪》(“绍于是渡河追公军,至延津南。(曹)公勒兵驻营南阪下,使登垒望之,曰:‘可五六百骑。’有顷,复白:‘骑稍多,步兵不可胜数。’公曰:‘勿复白。’乃令骑解鞍放马。是时,白马辎重就道。诸将以为敌骑多,不如还保营。荀攸曰:‘此所以饵敌,如何去之!’绍骑将文丑与刘备将五六千骑前后至。诸将复白:‘可上马。’公曰:‘未也。’有顷,骑至稍多,或分趣辎重。公曰:‘可矣。’乃皆上马。时骑不满六百,遂纵兵击,大破之,斩丑。”)中亦有体现。

从上述资料中可以看出,荀攸设计斩颜良,为曹操在官渡之战前期积累和鼓舞士气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计策的成功也驳斥了袁军难以战胜论调,为曹操军如何在接下来的战役中巧胜袁军提供了经验。

二、官渡之战中期:献计烧毁敌粮,接纳张郃归降

袁曹官渡之战至中期,双方僵持不下,曹军粮草不济,利在速战,此时急需寻找攻击袁军的突破口,根据《三国志 荀攸传》的记载:“军食方尽,攸言于太祖曰:‘绍运车旦暮至,其将韩猛锐而轻敌,击可破也。’太祖曰:‘谁可使?’攸曰:‘徐晃可。’乃遣晃及史涣邀击破走之,烧其辎重。”荀攸便是在此关键时刻向曹操提出袭击袁军粮草辎重的计策的。

此役中,荀攸不仅看到袁军粮草的供给上存在漏洞,同时还能推荐合适人选担任袭击敌方粮草辎重的重任,说明荀攸不仅能洞察情势,还懂得选人用人。而首次袭击袁军粮草辎重成功后,也为曹操袭击乌巢提供了方向、积累了宝贵经验。

此后,许攸来降,建议曹操偷袭乌巢,众人皆疑,根据《三国志 武帝纪》(“绍谋臣许攸贪财,绍不能足,来奔,因说公击(淳于)琼等。左右疑之,荀攸、贾诩劝公。”)和《三国志 荀攸传》(“会许攸来降,言绍遣淳于琼等将万余兵迎运粮,将骄卒惰,可要击也。众皆疑。唯攸与贾诩劝太祖。”)的记载,只有荀攸、贾诩力劝曹操迅速行事。

谁被公认为曹操的第一大谋士(官渡之战中谁才是曹操的第一谋士)(3)

【贾诩】

而偷袭乌巢,不妨视为袭击韩猛粮草辎重队的翻版。

在曹军成功袭击乌巢后,袁军大将张郃因遭到自家谋臣的谮害愤而投降,留守的曹洪不敢接受,亦是荀攸力劝后才接纳张郃。

《三国志 荀攸传》载:“(张)郃之来(降),(曹)洪疑不敢受,攸谓洪曰:‘郃计不用,怒而来,君何疑?’乃受之。”官渡之战中期,荀攸的谋略打开了曹军击败袁军的突破口,打破了两军僵持的状态,将曹军之被动化为主动,对曹军取胜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三、官渡之战后期:力主先定北疆,分析刘表情势

官渡之战后期,袁绍之子退守北方,众人以为袁氏已不足虑,可先平定荆州刘表。而荀攸却力排众议,《三国志 荀攸传》载:“明年,太祖方征刘表,谭、尚争冀州。谭遣辛毗乞降请救,太祖将许之,以问群下。群下多以为表强,宜先平之,谭、尚不足忧也。攸曰:‘天下方有事,而刘表坐保江、汉之间,其无四方志可知矣。袁氏据四州之地,带甲十万,绍以宽厚得众,借使二子和睦以守其成业,则天下之难未息也。今兄弟遘恶,此势不两全。若有所并则力专,力专则难图也。及其乱而取之,天下定矣,此时不可失也。’”

荀攸清晰的看到,袁氏在北方的根基牢固,当借此胜利之机、袁氏兄弟不合之时一鼓作气平定北疆,这样才能清除后顾之忧。同时,荀攸也看出刘表并无雄心,难以在短时间内对我构成实质威胁。荀攸的眼界可谓深远,而最终曹操的实践也证明了先定北疆,扫除后患是正确之举。

在平定北疆期间,荀攸还力主曹操接纳袁谭投降,《三国志 武帝纪》载:“(曹)公之去邺而南也,谭、尚争冀州,谭为尚所败,走保平原。尚攻之急,谭遣辛毗乞降请救。诸将皆疑,荀攸劝公许之,公乃引军还。”此时,荀攸和曹操都看出可以够利用袁谭和袁尚之间的嫌隙使二人相争,让曹军最终坐享渔翁之利。

而《三国志 武帝纪》裴松之注引《魏书》的一段曹操的自叙,也表达出此时曹操对刘表和二袁之间利害的分析:“我攻吕布,表不为寇,官渡之役,不救袁绍,此自守之贼也,宜为后图。谭、尚狡猾,当乘其乱。纵谭挟诈,不终束手,使我破尚,偏收其地,利自多矣。”从曹操的分析中,也可看出荀攸的判断是准确的。官渡之战后期,荀攸的战略眼光长远,力主先定北疆,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谁被公认为曹操的第一大谋士(官渡之战中谁才是曹操的第一谋士)(4)

设计斩颜良,挫伤袁军锐气;献计烧毁敌粮,打开了决胜的突破口;力主先定北疆扫除了后顾之忧。荀攸的谋略在官渡之战中可谓环环相扣,每一次都能击中要害,足见其过人的韬略。

但荀攸其人在官渡之战全程表现优异,最终却并不如同期的荀彧、郭嘉亮眼,原因在于荀彧、郭嘉在其谋略过程中一直是主角,而荀攸在官渡之战的过程中只是献计人,决策人是曹操,执行人是其他武将(如,斩颜良的是关羽,烧敌粮的是徐晃),因此荀攸的角色容易被忽略。

加之荀攸“深密有智防,自从太祖征伐,常谋谟帷幄,时人及子弟莫知其所言”,不外露的个性让荀攸显得颇为低调。因此荀攸在官渡之战中的功绩虽大,但不常为人所乐道。

但不可否认,荀攸之谋环环相扣、针对性强,对官渡之战全程把控,其韬略丝毫不逊色于同时期曹操阵营其他优秀的谋臣。荀攸是官渡之战当之无愧的军前谋主。

曹操也评价荀攸:公达外愚内智,外怯内勇,外弱内强,不伐善,无施劳,智可及,愚不可及,虽颜子、宁武不能过也。真可谓是大智若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