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渚玉器,它和红山文化玉器一起是我国新石器时代两大玉器中心。均以各自独特的材质、器型、纹饰、治玉工艺及其强烈的文明色彩而著称于世。

良渚文化分布在我国东南的钱塘江北岸至江苏常州太湖流域地区。年代约为公元前3300-前2200年,在其文化的分布空间与存在时间中,均有玉器发现。据鉴定、良渚玉器的用材,多为就地取材的透闪石一阳起石系列的软玉,相同的玉材在现代该地区的小梅岭也有所发现。

器型,依器用分,有琮、璧、磺等礼器;有环、镯、串饰、珠、管、坠、带钩等佩饰品;有钺、斧、刀、纺轮等工具;有柱形器、冠形器、三叉形器、锥形器、牌饰及玉人和动物玉雕等其他器物。不仅器型丰富,且独具特色,尤其是纹饰,常见有一种已成定制的羽人图案,作披羽冠,蹲踞爪足而双手棒兽面状,被普遍认为是良渚文化的族徽或神徽,宗教色彩显著,而其具有权力象征的琮、璧、璜等礼器的大量出现和敛葬,则被学界公认为是我国文明曙光出现的重要象征。

当时,虽无金属工具,人们却十分科学地根据玉的物性,或采取“它山之石,可以攻玉”的原理,以硬度较玉大的石英石或燧石来磋琢玉器,或采取刀以柔克刚”的方法,以兽皮或树皮,加砂添水来解剖玉器,其主要治玉方法大致有四:(1)拉锯,用于解刻玉器,以线锯或圆锯(即转铊)加砂添水而将玉慢慢切开;(2)钻燧:用于穿孔玉器、方法有二:一、是用硬度较玉大的石英钻或燧石钻,钻燧取孔,二、是以竹木钻加砂添水钻孔;(3)磨减,用于雕刻玉器纹饰,以石钻或木铊加砂添水磋琢玉器表面,磨减出所需线纹;(4)磨光,用于磨光玉器,以兽皮或树皮加砂添水磋磨 1. 器表面而使之磨光。

良渚玉器主要集中出上:在浙江、上海和江苏三地,其重大发现遗址有:草鞋山(江苏吴县)、寺墩(江苏武进)、张陵山(江苏吴县)、花厅(江苏新沂)、福泉山(上海青浦)、瑶山(浙江余杭)和反山(浙江余杭)等。由于这些遗址所处地区的地质条件比较特别,所出玉器常有受沁呈鸡骨白等特征,从而形成了良渚玉器的一个显著特征,这也是需要说明的。

良渚玉器精品(良渚玉器1)(1)

良渚玉器精品(良渚玉器1)(2)

1、名称:兽面纹玉琮

时代:良渚文化

出土:1977年江苏省吴县张陵山

尺寸:高3.5cm 射径10cm 孔径8.2cm

质地:软玉。绿色、带褐红斑。

收藏:南京博物院

玉踪:玉礼器,方柱形,而内穿圆孔,节状,多为二节或三节,但也有少至一节或多至十七节者。综表多雕纹饰,常见兽面纹或人面纹及乌纹。用于礼地。《周礼》有“黄踪礼地”。

良渚玉器精品(良渚玉器1)(3)

2. 名称:兽面纹玉琮

时代:良渚文化

出土:1987年浙江余杭县瑶山

尺寸:高4.5cm 射径7.9cm 孔径6.7cm

质地:软玉。

白色、带灰褐色斑

收藏: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对钻:新石器时代治玉方法、即取硬度较大之燧石与石英石等为锥钻,两面对钻穿孔,或取木棒或竹管为管钻,加砂添水两面对钻取孔,因对钻,孔眼常对不准,故孔壁往往会留下管钻台面与锥眼痕迹。

良渚玉器精品(良渚玉器1)(4)

3. 名称:兽面纹玉琮

时代:良渚文化

出土:1982年江苏省武进县寺墩

尺寸:高4.1 cm 射径上端7.4-7.5cm 下端7.2-7.3cm 孔径上端:6.7cm下端6.6cm

质地:软玉。

青白色、带褐斑。

收藏:南京博物院

良渚玉器兽面纹:良渚文化玉器流行纹饰,有繁简之分,一般作粗眉圆眼、阔步嘴、大鼻、獠牙,主要出现于玉琮、玉锥形器、玉冠形器、玉璜、玉牌饰、玉三叉形器等,并繁简有序,有一定的规律。

良渚玉器精品(良渚玉器1)(5)

4. 名称:兽面纹玉琮

时代:良渚文化

出土:1982年江苏省武进县寺墩

尺寸:高7.2cm 射径上端8.5-8.6cm 下端8.3cm 孔径上端6.8-6.9cm下端6.7-6.8cm

质地:软玉。乳白色,带翠绿、赭红斑。

收藏:南京博物院

寺墩遗址:中国新石器时代遗址,位于江苏省武进县三皇庙村,下部为崧泽文化遗址,上部为良渚文化遗址。其良渚文化之年代,据碳-14测定,约为公元前2790年。多出玉器。有琼、璧、镯、斧、钺等。

良渚玉器精品(良渚玉器1)(6)

5. 名称:兽面纹玉琼

时代:良渚文化

出土:1987年浙江省余杭县瑶山

尺寸:高8.7cm 射径7.8cm 孔径6.2cm

质地:软玉。白色,带红褐斑。

收藏: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瑶山遗址:中国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遗址,位于浙江省余杭县下溪湾村瑶山。1987年发掘,遗址有祭坛和墓葬,距今约5000余年,出土有琮、钺、璜、镯、冠状饰、三叉形器、半圆形器、锥形器、牌饰等玉器。

良渚玉器精品(良渚玉器1)(7)

6. 名称:兽面纹玉琮

时代:良渚文化

出土:1984年上海市青浦县福泉山

尺寸:高5.6cm 射径上端9cm下端8.7cm 孔径6cm

质地:软玉。乳白色,略带淡绿斑。

收藏: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

形制:①作方柱体;②对钻圆孔;③琮表分两节;④上节雕刻简化人面纹;⑤下节雕刻简化

福泉山遗址:中国新石器时代遗存为主的遗址,位于上海市青浦县重固镇西福泉山。198%——1984年发掘。其中,良渚文化遗存中多出玉器,有琮、璧、锥等。

良渚玉器精品(良渚玉器1)(8)

7. 名称:人面纹玉琮

时代:良渚文化

出土:1982年江苏省武进县寺墩

尺寸:高10.8cm 射径上端5.8cm 下端5.4cm 孔径上端5.2cm下端5cm

质地:软玉、乳白色、带青斑。

收藏:南京博物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