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姓氏宗族探源系列(之一)

西周姬姓先祖世居宁夏南部上千年

姓氏源流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汉族姓氏始自黄帝、炎帝。黄帝生子25人,因居姬水(今渭河支流),其后代以姬为姓氏。今宁夏固原地区曾是黄帝后裔姬弃的封国邰邑辖地的一部分,是西周文王姬昌、武王姬发的祖居地。由此看来,姬姓成为宁夏第一个有史记载的有名有姓的宗族。

姬姓和王姓是什么关系(宁夏姓氏宗族探源系列)(1)

后稷姬弃画像

黄帝宗族,以农封国邰邑

姬弃,单名弃,又名后稷,别名邰弃。他是黄帝的曾孙帝喾的后裔,大约生活在距今4000年前。与帝尧、帝舜同时。曾做过尧舜的农师,官号后稷,封国邰邑。因后代姬发周武王东征灭商朝,建立周朝,姬弃被尊为西周朝始祖、神农后稷。 有关姬弃的身世,《诗经》就有记述,司马迁据以改编入史:姬弃的母亲为邰氏之女姜嫄,是炎帝后裔。传说姜嫄生下的这个孩子被看作不祥,先被扔于路上,牛羊避开走;又扔于树林中,被人抱了回来;再抛在结冰的渠沟里,大鸟飞来用翅膀覆在孩子身上。姜嫄觉得奇怪,将孩子抱了回来,取名弃。当然,3次被弃只是神话传说。

姬弃孩提时代受母亲好稼穑的影响,在游玩的过程中,喜欢效仿大人种植麻、菽,成人后,他擅长种地耕田,根据田地土质和肥力的不同,种植和收获适宜的农作物。部落里的人都跟着他学种田。于是,他指导大家种庄稼,改变了人们的食物结构,也为人民生存增添了食物来源,天下得其利。当部落联盟首领伊祁放勋(尧帝)听说了这件事,便任命姬弃为农学师傅,教全天下的人学种田。后来的部落联盟首领姚重华(舜帝)以姬弃之功,封官号后稷,并把名为邰邑的地方封赐给他。于是,“稷于邰而国”,成为部落联盟的一方诸侯。《国语·周语》记载“世后稷,以服事虞、夏”,是说姬弃的后世均为虞、夏的稷官,直至商朝灭夏。

宁夏南部,西周宗族之地

姬弃“相地”之所在,查古典史籍已无从对证。但姬姓部落居六盘山与泾河时期,毕竟留下了不少历史文化遗迹,为后世学者深入考证提供了可靠依据。上世纪80年代,宁夏彭阳县等地发掘出土了斧、锛、凿、刀等石器和少量青铜器,还有先周最常见的陶器“高领袋足鬲”等陶器。其中“高领袋足鬲”,正是考古界认定先周早期文化和周人活动区域的重要依据。由出土的先周文物分布情况来看,姬姓邰国地辖约今陕西咸阳以北至宁夏南部和甘肃东部地区,涉及今宁夏境内地域为彭阳、隆德、泾源3县及原州区和西吉县南部地区。考古学界据此认定了邰国区域,《宁夏通史》也据考古发现记述说:“宁夏南部也曾是周人早期的发祥地之一”,是“先周文化”的一部分。同时,也说明姬姓是今宁夏固原,也是中华姓氏文化最早的起始之一

《史记·周本记》说:姬弃到邰邑之地后,“遂好耕农,相地之宜,宜谷者稼穑焉,民皆法则之。”由于姬弃大力推广农耕,种植谷物,完成了由游牧生产方式到农牧兼作的转换。由于不再四处游牧,居民开始建造半地穴式和深土窑洞式的房子。生产工具虽然仍以石器为主,但此时,开始出现少量的青铜器,还出现了以灰色陶器为主的生活用具,表明这一时期姬姓部落不仅在农业上有了较大进步,冶炼和制陶技术也有了较大进步。生产技术的进步,带来的就是国力的增强,姬姓部落在六盘山南麓泾河两岸逐渐富强起来。随后,姬姓部落以其强大的国力,与邻国结成部落联盟。其后代承袭姬弃的诸侯国主之位,与其相邻姜姓西羌(西周时称戎狄)部落通婚,到夏朝末期,农耕生产方式逐渐为邻邦接受和效仿。

从姬弃到他的后裔古公亶父(公元前11世纪)时期,前后1000多年,姬姓部落一直战斗生活在今六盘山和泾河一带。到公元前1600年时,夏朝被商朝所灭,姬姓部族首领失去了后稷的官号,虽然臣服于商朝,仍以方国自治,但日渐与华夏中原交往减少,加上祖辈与戎狄通婚,其经济生活和文化已与戎狄无太大的差异。但从彭阳等县发掘出土的文物来看,姬姓毕竟是创造华夏文化的部族之一,喜欢接受先进文化技术,逐步强大。通过千年的休养生息,奠定了后来逐鹿中原、雄霸中国的基业。

攻灭商朝,建立西周王朝

唐地理名著《括地志》记载:“宁、原、庆三州,……周先公刘,不居之,古西戎也。”据此,查阅《史记》得知,姬姓部落到古公亶父即位之前,原与姬姓祖辈通婚的姜姓及其他西北戎狄部落逐渐强大起来,不断攻略姬姓部落,扩张地盘,大小战争不断。姬姓部落虽然农业发达,但游牧马背民族的优势已经蜕变,国力削弱,无力与西戎抗争。据《后汉书·西羌传》记载:商朝武丁时,朝廷大举出兵,支持姬姓部落“征西戎、鬼方,三年乃克”,可见鬼方西戎势力的强大。为了保存部族,亶父不得不离开六盘山,举族往东南迁徙。居豳(今陕西彬县、旬邑一带)时,仍然被戎狄攻略,“欲得地与民”,迫使亶父率众继续迁徙,最终在歧山(今陕西岐山县)之南定居下来。此时,地近中原,与商朝开始有了频繁往来,受其文化影响,姬亶父开始“营筑城郭室屋”,建立方国,以周名为号,“作五官有司”“贬戎狄之俗”。史称其地为周原,西周王朝的发源地。

到公元前11世纪初,周国积极进行体制改革,发展以农业为基础、畜牧业并举的经济,国力日益强大,通过东扩西征,令周边及西部方国臣服周国,势力强大起来。《后汉书》说:周文王姬昌时,积极备战夺取中原。“及武王伐商,羌、髳率师会于牧野”,集中士卒4.5万人、虎贲(冲锋兵)3000人,浩浩荡荡地向东进发,灭了商朝,建立西周。

自有史记载的姬弃开始,宁夏远古居民氏族也开始了有姓氏记载的时期。按史载时间推算,姬姓部族在今宁夏南部时间长达千年以上,是迄今为止宁夏历史上定居时间最长的居民。姬姓建立西周朝之后,其族大部分又移居今河南一带。同时,西周朝通过大封诸侯,仅分封姬姓国就有53个。后因朝代更替等多种原因,姬姓融化到中华各种姓氏当中,演化为上百个汉族姓氏。至今,虽然真正以姬为姓氏的已为数不多了,但姬姓仍不失为宁夏及陕甘地区最早的姓氏宗族。

文章来源:新消息报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